百度金融与农业银行战略合作,AI +金融的开放故事讲得好吗?
今天,百度與中國農業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合作領域主要是金融科技、金融產品和渠道用戶,雙方還將組建聯合實驗室、推出農行金融大腦,在智能獲客、大數據風控、生物特征識別、智能客服、區塊鏈等方面探索。在此之前,BAT都已喊出要開放金融科技能力、與傳統銀行牽手的口號,不過,截至目前與國家四大行級別的銀行達成金融科技領域戰略合作的,并全面輸出AI能力的,還只有百度金融一家。百度金融之所以快人一步,關鍵還是在于AI技術驅動的金融科技能力,對傳統銀行是雪中送炭。
傳統銀行擁抱人工智能技術
近年來隨著銀行業的開放和金融科技的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開始涉足到銀行業的傳統業務。近日,定位為“科技驅動的O2O銀行”的蘇寧銀行開業,更早之前還有小米主導的新網銀行、騰訊主導的微眾銀行和阿里主導的網商銀行創立或開業。這些銀行都瞄準傳統銀行未能顧及的長尾客戶和場景,提供金融服務,對傳統銀行還構不成威脅,但通過金融科技和互聯網渠道開展業務已經展現出很強的競爭力,傳統銀行也積極回應,積極擁抱新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更是在銀行業掀起了從BANK3.0到BANK4.0的升級的趨勢,即從互聯網化到智能化的轉變。
在AlphaGo戰勝李世石之后各行各業都被人工智能的發展進程所驚醒,金融業同樣不例外。百度CEO李彥宏曾表示,“未來簡單重復的腦力勞動都將被人工智能取代,人類每周將工作兩天休息五天”,這個預判在我看來并非危言聳聽,重復性強的崗位如編輯、翻譯、醫生、教師、保安……都會被機器替代,其中銀行業則首當其沖。
三年前,高盛紐約總部現金股票交易柜臺擁有超過600名交易員,今天這個柜臺只剩下2名交易員。去年三季度起,美國銀行、花旗和摩根大通關閉了至少400個線下網點,因為柜臺的面對面服務完全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等線上渠道自助完成。銀行業的分析師、風控師、保險精算師、柜臺柜員,許多職位都在被機器所取代。
之所以金融業被AI影響最直接,用李彥宏的話說,是因為“金融的數據化本質,加上業務規則清晰,使它成為人工智能最佳的應用場景。”這對于部分銀行從業人員和那些不重視科技依靠堆人而展開業務的銀行而言將是巨大挑戰,但對于整個銀行業來說卻是機遇,因為人工智能將會大幅提升效率,同時更智能的決策可以帶來更好的業績回報,為客戶提高投資回報率、降低投資風險。因此銀行業對于人工智能已十分積極,都在努力從BANK3.0向BANK4.0升級。
互聯網巨頭積極開放金融技術
銀行業對于AI技術很重視,一些大型銀行已經走上了自主研發和應用AI技術的道路。在去年12月招行就推出了中國銀行業首個智能投顧“摩羯智投”,這家傳統銀行每年在IT上投入50億元,并且計劃從2017年開始,每年將利潤的1%用來投入金融創新和金融科技。還有一家對新技術持續投入的銀行是工行,其董事長易會滿不久前透露,“工行在總行已經成立了七大創新實驗室,包括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生物識別、大數據和互聯網金融。”然而,傳統銀行并不擅長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技術投入力度也遠遠趕不上科技公司。
招商銀行積極投資金融科技,但研發投入不及BAT、華為的十分之一,其將利潤的1%拿出來投入,而互聯網公司則是將營收的兩位數比例投入到研發。在普華永道旗下管理咨詢機構思略特(Strategy&)公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1000強”的中,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上榜的前十中,沒有一家銀行。因此,傳統銀行在技術投入上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互聯網公司布局金融科技則與傳統銀行相反,不只是重視還十分依賴技術。百度金融在2015年12月成立以來就將技術當根本,大量將百度擅長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應用在風控等領域,在前期百度發展消費金融等業務時,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實現遠程開戶、貸款秒批等體驗。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也將技術視作核心競爭力,成立之初就采取了分布式和去IOE架構,同時積極應用生物識別、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技術來展開業務。阿里旗下的網商銀行在大數據風控、生物識別等技術上布局,有消息稱阿里網商團隊有超過一半是技術人員。
重視且擅長技術的互聯網巨頭瞄準傳統銀行的痛點,紛紛啟動開放戰略。微眾銀行積極將其去IOE架構分享給傳統銀行業,其還上線了智能云客服“微金小云”并將之開放給中小銀行。建行則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牽手進行線上線下合作。百度金融的開放路線更加激進,且主線是銀行業眼下急缺的人工智能技術,這讓它跟其他科技公司路線不同,開放之路也走得更快。
AI+金融的開放讓百度快人一步
這一次,百度金融與農業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合作的重頭戲是人工智能,具體包括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智能獲客、大數據風控、生物特征識別、智能客服、區塊鏈等方向的應用,可以看到每一個方向都是AI相關的應用。事實上,人工智能技術也是百度金融科技開放的主線。百度金融在去年就已上線“金融云”向金融機構輸出包括人工智能等六大技術能力在內的全套金融解決方案;在今年數博會上,百度與貴州省政府金融辦、大數據局聯合推出了“貴州金融大腦”,通過智能風控幫助當地中小企業貸款。
百度金融每一次技術開放動作都與人工智能技術息息相關,這不難理解。
一方面,銀行業眼下正面臨從BANK3.0到BANK4.0升級的關鍵時期,普通互聯網技術已經不再急缺,人工智能技術是銀行業最匱乏也最難自給自足的,必須要借助于外部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是百度最擅長的領域,它在2013年就已建立深度學習實驗室,現擁有超過上千名AI工程師,在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諸多技術上形成了優勢,同時百度還有人工智能技術要生效的海量大數據(不只是金融,還有社交、生活、娛樂、交易、位置等綜合大數據),這些AI技術和大數據被應用到百度金融業務中,同時百度金融也沿襲了百度重視技術、AI為先的路線。
現在百度金融已儲備了AI驅動的七大科技能力:智能獲客、身份識別、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金融云、智能客服、區塊鏈。這些能力通過類似于“農行金融大腦”這樣的平臺開放給傳統銀行,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事實上,要獲得這些金融科技能力,傳統銀行最佳選擇也只有百度,因為百度技術優勢明顯。
例如身份識別認證中的語音識別技術可應用于聲紋支付等場景,安靜環境普通話識別率近97%,車載環境普通話識別率92%,即使在嘈雜環境,也能精準識別;再比如應用于遠程開戶的圖像識別技術,以百度目前技術水平,只需要1勒克斯(即1個蠟燭的光照在1平米上的亮度),就能夠準確識別,判斷用戶身份真實性。還有活體識別技術,百度已經在烏鎮互聯網大會實現了搭載百度人臉識別技術的閘機的部署,并在與泰康人壽合作中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線上投保的身份驗證;與同牛科技合作中,在用戶注冊、認證、授信、還款的全流程中,通過人臉識別完成用戶注冊后的身份核實。對于銀行業而言,通過與百度的合作則可將百度的OCR技術應用在防偽識別、印鑒識別、票據驗真等方面,從而解決銀行業最頭疼的“蘿卜章”問題,百度在這些技術能力上都具有很強的行業競爭力,并且在金融行業中可以充分發揮作用。
百度是互聯網巨頭中唯一一家將AI當成技術主線進行開放的,與農業銀行的戰略合作驗證了百度AI技術對于傳統銀行的號召力。作為四大行之一的農業銀行或許也會掀起頭羊效應,吸引更多傳統銀行吃上百度的AI金融能力。在發布這一戰略合作時,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公布了百度金融實現金融科技目標的“三步走”戰略——夯實金融業務、搭建金融平臺、輸出金融科技,現在百度已經走到第三步,回顧百度金融從成立以來的路線也不難發現,押注人工智能技術讓百度金融實現了彎道超車,在開放之路上人工智能技術會讓百度金融走得更遠。
微博@互聯網阿超
微信 羅超頻道(luochaotmt)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百度金融与农业银行战略合作,AI +金融的开放故事讲得好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 第三方模块之 numpy.
- 下一篇: 前端之 XMLHttpReq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