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h5手簿求转换参数_工程之星、 gps操作、RTK求转换参数操作步骤
二.移動站
移動站開機后,接收到基準站電臺信號,STA燈和DL燈以發射間隔均勻閃爍。
工程之星操作步驟:
1. 打開工程之星,路徑:我的電腦→FLASH DISK→STEUP→工程之星3.0(根據應用程序的存儲路徑不一樣可以在內存卡中打開應用軟件)
2. 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寫或選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稱、橢球系名稱(默認北京54)、投影參數設置(只需輸入中央子午線),最后確定,工程新建完畢。(*.eg的文件為工程文件)
說明:開始測量前需要新建一個工程,工程文件將保存在“\FlashDisk\Jobs\”目錄下,在Jobs 目錄下以作業名命名的文件夾里將會生成“data”和“result”兩個文件夾及一個*.eg文件。(eg文件為數據存儲文件)
3. 藍牙連接:控制面板--藍牙-掃描設備--選擇相應gps接收機的機身編號---雙擊串口服務—選擇掃描出來的串口(com7)
4. 電臺通道設置:設置→電臺設置→選中電臺通道4(與基準站電臺通道一致)→點切換→切換成功后退出。
5.兩點校正或多點校正(求四參數和高程異常數,得出參數文件*.COT)
移動站到已知控制點上,氣泡居中→(固定解狀態下)按A測量(輸入點名、天線高)(注意天線直高,斜高,桿高的區別)→按ENTER保存(一般情況下平面校正最少需要2個控制點,高程校正最少需要3個控制點),分別測出幾個已知點的原始坐標。
設置→求轉換參數→增加→輸入已知控制點點名、坐標、高程→OK→從坐標管理庫選點→導入→打開→選擇GPS測量點的原始坐標文件(*.RTK文件)→選擇與已知控制點對應的點的原始坐標→確定→OK,再用同樣的方法增加第二個點的已知坐標和原始坐標,然后保存參數文件→確定輸入保存的文件名(*.COT文件)→確定→OK→應用,求四參數完畢。
查看四參數:K值是否是接近于1,一般如果有錯誤,軟件會提示.
6. 采集坐標: 當前狀態固定解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測量了,按“A”鍵測點,這時彈出對話框,在這個界面輸入點名和天線高,點”確定”保存該點坐標;查看測量點連按兩次”B”.
7.文件輸出
工程→文件輸出(南方CASS的數據格式為Pn,Pc,y,x,h)→選擇源文件→選擇目標文件(輸入文件名)→確定→轉換。
8.放樣
1) 點放樣
開始界面中,選擇測量→點放樣,進入放樣屏幕(圖8-53),點擊打開按鈕,增加放樣點的坐標 。選擇放樣點,確定后就開始放樣,顯示了當前點與放樣點之間的距離為28.42m, 假如顯示向南移動25.62。向東移動6.21,就朝這兩個方向走,直到向南向東為0就找到該點了.
在放樣界面下還可以同時進行測量,按下保存鍵—即可以存儲當前點坐標;按下8 鍵放樣上一點,2 鍵為放樣下一點,9 鍵為查找放樣點。
2) 線放樣
測量→線放樣,進行線放樣,點擊打開線放樣坐標庫,如果沒有設置好的線,可以通過輸入線的起點和終點坐標,例如要輸入起點P1 的坐標,即可以在對話框中手工輸入,也可以點擊打開坐標管理庫,調出該點坐標(具體:在中點擊,選擇包含該點坐標的文件,例如該點在文件101.dat 中,從坐標管理庫中選擇P1 點即可。設置好放樣直線以后,就可以進行線放樣了,我們可以看到當前點偏離直線的距離、起點距、終點距和當前點的里程(里程指的是從當前點向直線作垂線,垂足點的里程)等信息,其中指的是當人沿著從起點到終點的方向走時,當前點在直線的左邊,因此需要向右(靠近直線的方向)移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南方h5手簿求转换参数_工程之星、 gps操作、RTK求转换参数操作步骤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s5如何实现promise_彻底理解P
- 下一篇: python显示图像某列的颜色值_P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