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书笔记(part1)--对群体而言,最不公正的也许却是最好的
摘抄書中論點,不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學習參考
書籍:《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龐
烏合之眾
-
勒龐認為,群體的頭腦處于更為原始和本能的狀態,導致行為趨于野蠻。個人行為總是趨向理性,群體行為則恰恰相反,展現的是非理性特質。這是因為個人在群聚狀態下會產生高度的易感性,并因此感到擁有前所未有的力量。同時,處于群聚之中的個體,很容易情緒高漲,易于為群體的意志所左右。在群聚里,情感和行動都具有傳染性,它們可以發展到為了群體利益而犧牲自我的程度。
-
勒龐認為,任何一個種族的個體都被賦予了某種遺傳的特征。這些特征的總和就是種族的特質。這是他理解群聚現象的基本出發點。他認為,當個體湊在一起時,就產生了新的心理特征,而這種心理特征又同種族特征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不同種族在群聚時的不同特點。
-
應該說,社會動員是當今國家zheng|zhi,尤其是ming|zhu制度下,民眾參與治理的一環,并非必然導致負面后果。但勒龐要探究的是,個人在群體當中如何失去自我,從而卷入難以遏制的群體情感宣泄。
-
成功是名望的重要基礎,其證據就是,名望幾乎總是隨著成功的消失而失去。昨夜還被擁戴的英雄,一旦遭遇失敗,第二天就會迎來人群的噓聲。曾經的名望越大,反應就越激烈。跌落神壇的英雄變成了同類,群眾就會向這個曾令自己俯首貼耳的昔日權威進行報復。……沒有了成功,名望就會驟然消失。……能夠長期保持名望的神靈或人,都從不允許質疑。為了讓群眾信仰,就必須始終與他們保持距離。
-
群體可以集中地體現人們的愚蠢性——如果可以這么歸納的話。這是因為在群聚狀態下,人們處于一種情感勝于理性的無意識狀態,它可以使人們失去自我地盲從,使人們失去辨別是非的判斷力,使人們的推理能力下降而想象力扭曲。正因為如此,群體易于為人所左右與操弄,從而可能產生極大的破壞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
-
想要領導群體,絕不能依靠那些純粹建立在理論上的公正性原則,而是要尋找那些能打動他們、引誘他們的東西。譬如說,如果一個立法者想要制定一種新的稅制,那么他會選擇理論上最公正的那一種方式嗎?他絕對不會這樣做。事實上,對群體而言,最不公正的也許卻是最好的。只要它在表面上看起來是最不明顯也最不繁重的,那么,它就最容易被接受。因此,一項間接稅哪怕再高,也總能被群體所接納。因為每天讓群體為日常消費品支付一點點稅金,并不會妨礙他們的習慣,也不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但如果改為按工資或者收入的比例來征稅,讓民眾一次性支付,那么,哪怕這種稅制從理論上講比另一種稅的負擔輕上十倍,也會激起群體的一致抗議。人們每天支付的那一點幾乎感覺不到的零星稅金,實際上代替的正是一筆相當高的金額,這筆錢若是要求民眾一次性支付,其數目之巨大,定會令人震驚不已,而只有讓人每天一分一厘地支付,才感覺不到它的負擔。這種經濟手段之深謀遠慮,是群體所無法企及的。
后記:臨時插更一下這本書,要不然一直更《犯罪心理學》,我有點累…[土下座].jpg
而且我發現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畫的筆記有點少,所以更的就有點少,見諒。
嘖嘖嘖,而且這本書里面內容有些地方有點敏感,就適當刪一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乌合之众》读书笔记(part1)--对群体而言,最不公正的也许却是最好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犯罪心理学》读书笔记(part8)--
- 下一篇: Win10系统Windows De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