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优先级划分_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之测试用例分级
在《全面的質量保障體系之發現缺陷》中提到測試用例分級的應用,以最少的測試用例實現覆蓋更多的測試場景,以提高測試的精準度。測試用例分級是每個公司都在做的事情,但如何精細化的做好測試用例分級,確實是不少測試團隊頭痛的事情。如何做好用例分級呢?本文主要從測試用例分級的理論依據、分級標準、分級建立過程以及測試用例分級的應用等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1)測試用例分級的理論依據
為了做好測試用例分級,當時查閱了好多資料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直到看到下面的話,才豁然開朗。
在“Use Case Testing”中說測試用例的前10%到15% 可以發現75%到90%的重要缺陷。( Ross Collard為美國著名的測試專家)
既然通過測試用例前10%到15%能發現75%到90%的缺陷,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測試用例的級別與缺陷的嚴重程度相對應,從“無限”的測試用例中,劃分中合理的用例執行范圍,以高效利用測試資源,提高測試效率。這樣就初步形成了前10%到15%的用例劃分成優先級最高的用例。具體怎么進行用例分級呢?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業務特點。以IM系統為例可以根據業務特性分為關鍵業務,非關鍵業務以及其他附加功能;再從用例邏輯上分析可分為正常邏輯和異常邏輯。這樣就初步形成了用例分級參考項。
根據功能的使用頻率及對用戶的影響劃分
(1)關鍵業務:用戶使用頻率較高的功能、IM基礎功能、付費項目,以及防用戶騷擾功能,此類功能的失敗將影響用戶體驗,引起用戶投訴;
(2)非關鍵業務:用戶使用頻率不高,但影響較大的功能點,或附加功能點。如,侵犯用戶隱私類的權限,及用戶資料與數據,此類功能的失敗將給產品體驗造成負面影響;
(3)其他:用戶使用頻率較低的功能點,此類功能的失敗對產品體驗影響較小;
根據需求功能點的測試用例邏輯劃分
(1)正常邏輯
(2)異常邏輯或邊界測試
(2)測試用例分級標準
用例的分級標準參考了原公司運營事故中的分級標準將用例分為BVT、高、中、低四個等級,BVT是用例級別最高的,其實和上文中的提到的前10%到15%相對應。高中低參照運營事故占比和測試對象特性進行分級,最終形成測試用例分級標準。如下圖所示
測試用例分級標準
(3)測試用例分級建立過程
有了測試用例分級標準和測試用例分級項(功能分類和邏輯分類),就可以建立測試用例過程,根據測試用例邏輯分為正常邏輯和異常邏輯,業務類型可以分成關鍵業務和非關鍵業務和其他相關業務,兩類標準兩兩組合,關鍵業務的正常邏輯用例級別為(高高)BVT級別;關鍵業務的異常邏輯(高中)以及非關鍵業務的正常邏輯(中高)用例級別為高;其他關鍵業務的異常邏輯用例和非關鍵業務中的正常用例為中級,其余的用例級別為低級。這樣就建立了一套測試用例分級規范。詳細可以參考下圖
測試用例建立過程
(4)測試用例分級應用
測試用例的建立過程就完成后,那么測試用例分級后如何使用;主要有以下應用和實踐
自動化冒煙測試(BVT測試):通過編寫自動化腳本實現冒煙測試自動化;
新功能測試:在新功能驗證測試時,使用用例分級,用較低成本獲得更好的測試效果。
單個功能變更測試:對單個功能點變更,根據變更范圍劃定回歸測試用例范圍,通過用例分級確定執行用例;
針對專項、升級版本的全回歸測試:根據每個版本特性,確定測試范圍,通過用例分級確定執行用例;
測試用例分級具體如何使用,需要根據各公司業務特點進行合理調整,在此提供一種測試用例分級建立過程的一般步驟,供大家借鑒和思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测试用例优先级划分_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之测试用例分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lementui可编辑单元格_关于遥感
- 下一篇: Codis的安装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