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国诸侯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你都知道吗?
原標題:三國諸侯中,有兩個“倒插門”女婿,你都知道嗎?
贅婿,顧名思義,即通過贅婚的婚姻形式,入贅到女方家中的女婿。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門女婿一般都是家里很困難、沒什么本事的男人入贅岳父家里。但是,在歷史上,也有不少上門女婿成為了不起的人物。其中,在三國時期,就有兩位諸侯屬于“倒插門”女婿。
一、陶謙
陶謙(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陽人。陶謙的父親,曾經擔任過馀姚縣的縣令。陶謙幼年時,父親去世。對此,在筆者看來,父親去世直接導致陶謙家道中落,這是其選擇當“倒插門”女婿的重要原因。
陶謙少年時以性格放浪聞名縣里,十四歲時以布作為戰旗,騎著竹馬與鄉里小孩子一起嬉戲。他的同鄉、曾任蒼梧太守的甘公出門時遇見陶謙,見到陶謙的外貌不凡,于是叫上車來與他交談,感到非常高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陶謙。因為父親已經去世,陶謙就入贅到岳父甘公家里了。
不過,面對陶謙這位上門女婿,甘公的妻子卻非常憤怒,也即陶謙和自己的女兒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但是,甘公對其妻說:“這個孩子外貌奇特,長大后必成大器?!苯Y合陶謙日后的成就來看,甘公可謂是慧眼識珠了。在岳父的幫助下,陶謙后來喜歡學習,先是考上諸生,在州郡為官,后被舉為茂才,拜尚書郎,先后出任舒縣令、盧縣令。其后遷幽州刺史,被徵拜為議郎。
中平五年(188年),黃巾起義爆發。當時,徐州一帶遭到了黃巾軍的搶掠,而東漢朝廷因為四處用兵,已經沒有能力來平定徐州的叛亂了。在此背景下,朝廷就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他了。對此,陶謙展現出強硬的手段,很快就擊破了徐州的黃巾軍。
在安定徐州后,陶謙這位諸侯推行屯田,恢復生產。爾后聽從王朗、趙昱建議遣使進京朝貢,獲拜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不過,陶謙晚年因戰事上為曹操所敗,徐州大半幾乎遭兵禍所害,以致過度憂勞而逝,終年六十三歲。值得注意的是,陶謙臨終之際,將徐州讓給了劉備,并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退居幕后,這促使其后人沒有遭到殺身之禍。
二、公孫瓚
公孫瓚是貴族子弟,但因母親出身低微,只能任書佐。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出自世家大族,但是,嫡出和庶出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袁術和袁紹作為兄弟,前者就非常鄙視庶出的袁紹。所以,公孫瓚在原來的家族也是地位卑微的。
不過,公孫瓚長相英俊,聲音洪亮,能言善辯,做事情講究策略,機靈聰慧,每次向太守匯報工作時,都不一點點說,而是經常把多件事一起匯報,從沒有忘誤之事。太守侯氏非常賞識公孫瓚,并將女兒嫁給了他。和陶謙一樣,公孫瓚成為上門女婿后,也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公孫瓚得到岳父幫助,與劉備和劉德然共同師事于涿郡人盧植,在緱氏山中學習經典。他亦曾拜于劉寬門下作門生,與王邑、傅燮、魏杰等人為同門。公孫瓚后來被舉孝廉,任為遼東屬國長史。有一次公孫瓚跟隨數十名騎兵外出巡邏關塞,看到數百名鮮卑騎兵,公孫瓚就手執長矛策馬帶隊沖入鮮卑隊伍,殺傷數十人。鮮卑人懼怕公孫瓚的勇猛,再不敢輕易越進關塞。公孫瓚升遷為涿縣縣令。
后來,公孫瓚逐步做到中郎將,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游牧民族。公孫瓚好戰,與主張以懷柔策略對待胡人的上司幽州牧劉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漸激化。初平四年(193年),公孫瓚擊殺劉虞,并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公孫瓚與袁紹多次相爭,初期占據優勢,但在龍湊之戰后銳氣頓減,采取自保戰略,漸失部下信任,被袁紹擊敗。到了公元199年,公孫瓚最終被困高樓,被逼自盡。盡管他的實力曾強于陶謙,卻落下了不得善終的結局。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三国诸侯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你都知道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毛主席建国前的旧中国,是什么样?鲁
- 下一篇: 原创:吕布、颜良、文丑,与张飞、赵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