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基础知识
1.定義與作用
定義:
?企業信息化(Enterprisesinformatization) ,企業信息化實質上是將企業的生產過程、物料移動、事務處理、現金流動、客戶交互等業務過程數字化,通過各種信息系統網絡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資源,提供給各層次的人們洞悉、觀察各類動態業務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產要素組合優化的決策,使企業資源合理配置,以使企業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求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作用: ? 總的來說,作用是提高生產效率并由此獲得利潤。 ? 個別來講,不同的信息系統側重點不同。
2.全局架構參考
(自下而上看)
3.企業信息化分類介紹
? ERP: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
? PDM:產品數據管理(Product? Data?Management)
? MES:制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 OA: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
? MIS:管理信息系統(Mauagement Infomation System)
? EAI:企業應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 SCM: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CRM: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BI: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1)ERP-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
定義:由美國著名管理咨詢公司Gartner Group Inc. 于1990年提出來的,最初被定義為應用軟體,但迅速為全世界商業企業所接受,現已經發展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之一。企 ? ? ? ? ? ? 業資源計劃系統,是指建立在資訊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
功能:ERP是針對物資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財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件。
特點:
- 集成性:集成企業內部管理所需的業務應用系統,主要是指財務、物流、人力資源等核心模塊。
- 先進性:物流管理系統采用了制造業的MRP管理思想;有效地實現了預算管理、業務評估、管理會計、 成本歸集方法等現代基本財務管理方法;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在組織機構設計、崗位管理、薪酬體系 以及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同樣集成了先進的理念。
- 統一性:ERP系統是一個在全公司范圍內應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統。數據在各業務系統之間高度共享,所有源數據只需在某一個系統中輸入一次,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
- 完整性:對公司內部業務流程和管理過程進行了優化,主要的業務流程實現了自動化。
- 開放性:采用了計算機最新的主流技術和體系結構:B/S、INTERNET體系結構,WINDOWS界面。在能通信的地方都可以方便地接入到系統中來
主流廠商:SAP、Oracle
應用舉例:SAP的12個模塊
- 1> SAP MM模塊(物料管理模塊),主要有采購、庫房與庫存管理、MRP、供應商評價等管理功能。?
- 2> SAP SD模塊(銷售與分銷模塊),其中包括銷售計劃、詢價報價、訂單管理、運輸發貨、發票等的管理,同時可對分銷網絡進行有效的管理。
- 3> SAP AM 模塊(資產管理模塊),具有固定資產、技術資產、投資控制等管理功能。?
- 4> SAP CO模塊(管理會計模塊),它包括利潤及成本中心、產品成本、項目會計、獲利分析等功能,它不僅可以控制成本,還可以控制公司的目標,另外還提供信息以幫助高級管理人員作出決策或制定規劃。
- 5> SAP FI模塊(財務會計模塊),它可提供應收、應付、總賬、合并、投資、基金、現金管理等功能,這些功能可以根據各分支機構的需要來進行調整,并且往往是多語種的。同時,科目的設置會遵循任何一個特定國家中的有關規定。
- 6> SAP PS模塊(項目管理模塊),具有項目計劃、項目預算、能力計劃、資源管理、結果分析等功能。?
- 7> SAP HR模塊(人力資源模塊),其中包括:薪資、差旅、工時、招聘、發展計劃、人事成本等功能。?
- 8> SAP WF模塊(工作流管理模塊),可提供工作定義、流程管理、電子郵件、信息傳送自動化等功能。?
- 9> SAP QM模塊(質量管理模塊),可提供質量計劃、質量檢測、質量控制、質量文檔等功能。
- 10> SAP PP模塊(生產計劃模塊),可實現對工廠數據、生產計劃、MRP、能力計劃、成本核算等的管理,使得企業能夠有效的降低庫存,提高效率。同時各個原本分散的生產流程的自動連接,也使得生產流程能夠前后連貫的進行,而不會出現生產脫節,耽誤生產交貨時間。
- 11> SAP PM模塊(工廠維修模塊),可提供維護及檢測計劃、交易所處理、歷史數據、報告分析。
- 12> SAP IS模塊(行業解決方案),可針對不同的行業提供特殊的應用和方案。這些功能覆蓋了企業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能幫助企業實現整體業務經營運作的管理和控制。?
(2)PDM-產品數據管理(Product? Data?Management)
定義:PDM的中文名稱為產品數據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是一門用來管理所有與產品相關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檔、CAD文件、結構、權限信息等)和所有與產品相關過程(包括過程定義和管理)的技術。
功能:
? 從產品來看,PDM系統可幫助組織產品設計,完善產品結構修改,跟蹤進展中的設計概念,及時方便地找出存檔數據以及相關產品信息。 ? 從過程來看,PDM系統可協調組織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內諸如設計審查、批準、變更、工作流優化以及產品發布等過程事件。 ? 從總體來看,一個能夠滿足企業各方面應用的PDM產品應具有的九大功能,包括文檔管理、工作流和過程管理、產品結構與配置管理、查看和批注、掃描和圖像服務、設計檢索和零件庫、項目管理、電子協作、工具與“集成件”功能用戶對象:PDM可以觸及現代企業的每個角落,每根神經。在企業內,只要是與產品數據打交道的人,都可以使用PDM。
主流廠商:除了在2009年發布新的軟件版本的達索、Siemens、PTC、Oracle、SAP、艾克斯特以外,國內外還有CAXA、開目軟件、華天軟件、思普、天喻、英泰、用友、神州數碼、普維、大天、Autodesk等。
(3)MES-制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定義:位于上層的計劃管理系統與底層的工業控制之間的面向車間層的管理信息系統”,它為操作人員/管理人員提供計劃的執行、跟蹤以及所有資源(人、設備、物料、客戶需求等)的當前狀態。 功能:MES能通過信息傳遞對從訂單下達到產品完成的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優化管理。當工廠發生實時事件時,MES能對此及時做出反應、報告,并用當前的準確數據對它們進行指導和處理。這種對狀態變化的迅速響應使MES能夠減少企業內部沒有附加值的活動,有效地指導工廠的生產運作過程,從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廠及時交貨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又能提高生產回報率。MES還通過雙向的直接通訊在企業內部和整個產品供應鏈中提供有關產品行為的關鍵任務信息。”核心功能有企業建模、計劃建模、物流控制、制造過程控制、品質管理、數據集成、數據發布等。? 主流廠商:GE Fanuc、Siemens、Rockwell、AdAstra、Wonderware、Citech(已被收購,但獨立運營)、Mfsoft、Honeywell、CAMstar Systems、UGS、SAP(捆綁德國的PSI)、石化盈科、上海寶信、明基逐鹿、中冠咨詢、臺灣羽冠等。
( 4 ) OA-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
定義:狹義上講,OA系統是處理公司內部的事務性工作,輔助管理,提高辦公效率和管理手段的系統。 功能: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術,以“工作流”為引擎、以“知識文檔”為容器、以“信息門戶 ”為窗口,使企事業單位內部人員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協同工作;改變過去復雜、低效的手工辦公方式,實現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處理,為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主流廠商:承元、泛微、用友致遠、華天動力、金和、慧點、通達、藍凌、紅帆、源天
(5)MIS-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定義:是一個由人、計算機及其他外圍設備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 功能: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計算機及網絡通訊技術加強企業的信息管理,通過對企業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設備、技術等資源的調查了解,建立正確的數據,加工處理并編制成各種信息資料及時提供給管理人員,以便進行正確的決策,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構成:MIS應包括輔助決策系統(DSS)、工業控制系統(IPC)、辦公自動化系統(OA)以及數據庫、模型庫、方法庫、知識庫和與上級機關及外界交換信息的接口。 主流廠商:SAP、Oracle、用友、金蝶等
(6)EAI-企業應用集成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定義:EAI是將基于各種不同平臺、用不同方案建立的異構應用集成的一種方法和技術。EAI通過建立底層結構,來聯系橫貫整個企業的異構系統、應用、數據源等,完成在企業內部的 ERP、CRM、SCM、數據庫、數據倉庫,以及其他重要的內部系統之間無縫地共享和交換數據的需要。有了 EAI,企業就可以將企業核心應用和新的Internet解決方案結合在一起。
產生: ?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期間,企業應用大多是用來替代重復性勞動的一些簡單設計。當時并沒有考慮到企業數據的集成,惟一的目標就是用計算機代替一些孤立的、體力性質的工作環節。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有些公司開始意識到應用集成的價值和必要性。這是一種挑戰,很多公司的技術人員都試圖在企業系統整體概念的指導下對已經存在的應用進行重新設計,以便讓它們集成在一起。然而這種努力收效甚微。20世紀90年代,ERP應用開始流行的時候,同時也要求它們能夠支持已經存在的應用和數據,這就必須引入EAI。所以說,EAI的發展是合乎邏輯的,企業利用客戶機/服務器技術實現了分布應用,但后來認識到連接多樣業務處理的好處。其他推動EAI市場的因素還有應用軟件包的發展、針對Y2K問題的應用、供應鏈管理(B2B集成)、流式業務處理以及Web應用集成。 內容: ?EAI包括的內容很復雜,涉及到結構、硬件、軟件以及流程等企業系統的各個層面。 ?業務過程集成當對業務過程進行集成的時候,企業必須在各種業務系統中定義、授權和管理各種業務信息的交換,以便改進操作、減少成本、提高響應速度。業務過程集成包括業務管理、進程模擬以及綜合任務、流程、組織和進出信息的工作流,還包括業務處理中每一步都需要的工具。 ?應用集成 為兩個應用中的數據和函數提供接近實時的集成。在一些B2B集成中用來實現CRM系統與企業后端應用和Web的集成,構建能夠充分利用多個業務系統資源的電子商務網站。 ?數據集成 為了完成應用集成和業務過程集成,必須首先解決數據和數據庫的集成問題。在集成之前,必須首先對數據進行標識并編成目錄,另外還要確定元數據模型。這三步完成以后,數據才能在數據庫系統中分布和共享。 ?集成的標準 要實現完全的數據集成,必須首先選擇數據的標準格式。集 成的標準化促成了信息和業務數據的共享和分布,構成了企業應用集成的核心,包括COM+/DCOM、CORBA、EDI、JavaRMI和XML。 ?平臺集成要實現系統的集成,底層的結構、軟件、硬件以及異構網絡的特殊需求都必須得到集成。平臺集成處理一些過程和工具,以保證這些系統進行快速安全的通信。 主流廠商:Axway、IBM、Active、Constellar、Frontec、NEON、STC、TSI等
(7)SCM-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定義:是圍繞核心企業,主要通過信息手段,對供應的各個環節中的各種物料、資金、信息等資源進行計劃、調度、調配、控制與利用,形成用戶、零售商、分銷商、制造商、采購供應商的全部供應過程的功能整體 功能:整合并優化了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的業務效率,使商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品質、在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時間、最佳的成本進行生產和銷售。SCM就是對企業供應鏈的管理,是對供應、需求、原材料采購、市場、生產、庫存、定單、分銷發貨等的管理,包括了從生產到發貨、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顧客的顧客的每一個環節。 主流廠商:SAP、ORACLE、用友
(8)CRM-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定義:客戶關系管理(CRM)源于以“客戶為中心”的新型商業模式,是一種旨在改善企業與客戶之間關系的新型管理機制。通過向企業的銷售、市場和客戶服務的專業人士提供全面、個性化的客戶資料,并強化跟蹤服務、信息分析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協同建立和維護一系列與客戶和生意伙伴之間卓有成效的“一對一關系”,從而使企業得以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優質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戶,從而增加營業額;并通過信息共享和優化商業流程有效的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需求: ?由于企業中的銷售、營銷和客戶服務/支持部門都是作為獨立的實體來工作的。部門界限的存在使這些不同的業務功能往往很難以協調一致的方式將注意力集中在客戶身上。CRM則正是著眼于企業的這一需求應運而生的。 ?在目前充滿競爭的市場上,如何抓住客戶、留住客戶,維持客戶的忠誠度,保持市場競爭力,是今天所有廠商關心的問題。能贏得和留住客戶的唯一方法就是更加關注客戶的需求。 ?CRM采用富于創新的“一對一營銷策略”可以幫助你發現并留住客戶,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成為您創造事業成功的真正伙伴。客戶關系管理 (CRM) 這一突破性理念是通過重視每個員工在業務上開拓,培養和維持多變而又富于產出性的客戶關系來提高客戶忠誠度,使企業贏得競爭優勢和長足利潤。 好處: ●提高銷售額
?利用CRM系統提供的多渠道的客戶信息,確切了解客戶的需求,增加銷售的成功幾率,進而提高銷售收入。
● 增加利潤率。
由于對客戶的更多了解,業務人員能夠有效地抓住客戶的興趣點,有效進行銷售,避免盲目的以價格讓利取得交易成功,從而提高銷售利潤。
● 提高客戶滿意程度。
CRM系統提供給客戶多種形式的溝通渠道,同時又確保各類溝通方式中數據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利用這些數據,銷售部門可以對客戶要求做出迅速而正確的反應,讓用戶在對購買產品滿意的同時也認可并愿意保持與企業的有效溝通關系。
● 降低市場銷售成本。
由于對客戶進行了具體甄別和群組分類,并對其特性進行分析。使市場推廣和銷售策略的制定與執行避免了盲目性,節省時間和資金。
功能構成 :市場管理 、銷售管理 、銷售支持與服務 、競爭者分析
(9)BI: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定義:商業智能的概念最早在1996年提出。當時將商業智能定義為一類由數據倉庫(或數據集市)、查詢報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備份和恢復等部分組成的、以幫助企業決策為目的技術及其應用。目前,商業智能通常被理解為將企業中現有的數據轉化為知識,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策的工具。 功能: ?可讀取多種格式; ?分析功能:重點在于快速發現那些有實用價值的關聯發生的事件。通過選擇有/無關聯,同時/相反的關聯,把這種關聯的分析設計成按鈕的形式; ?監視功能、按鈕增值功能、記錄選擇功能、多媒體表示等; ?豐富的畫面:列表畫面、視圖畫面、圖表畫面、數值項目切換、定型處理、數據輸出。 應用范圍:銷售分析、商品分析 、人員分析 、分銷、營銷等 ????? 銷售分析 主要分析各項銷售指標,例如毛利、毛利率、交叉比、銷進比、盈利能力、周轉率、同比、環比等等;而分析維又可從管理架構、類別品牌、日期、時段等角度觀察,這些分析維又采用多級鉆取,從而獲得相當透徹的分析思路;同時根據海量數據產生預測信息、報警信息等分析數據;還可根據各種銷售指標產生新的透視表。 ? 商品分析 商品分析的主要數據來自銷售數據和商品基礎數據,從而產生以分析結構為主線的分析思路。主要分析數據有商品的類別結構、品牌結構、價格結構、毛利結構、結算方式結構、產地結構等,從而產生商品廣度、商品深度、商品淘汰率、商品引進率、商品置換率、重點商品、暢銷商品、滯銷商品、季節商品等多種指標。通過D系統對這些指標的分析來指導企業商品結構的調整,加強所營商品的競爭能力和合理配置。 ? 人員分析 通過D系統對公司的人員指標進行分析,特別是對銷售人員指標(銷售指標為主,毛利指標、購銷商品數、代銷商品數、資金占用、資金周轉等)的分析,以達到考核員工業績,提高員工積極性,并為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主要分析的主題有,員工的人員構成、銷售人員的人均銷售額、對于銷售的個人銷售業績、各管理架構的人均銷售額、毛利貢獻、采購人員分管商品的進貨多少、購銷代銷的比例、引進的商品銷量如何等等。 主流廠商:IBM、微軟、甲骨文和SAP
總結
- 上一篇: 疫情推动下的云联络中心终于引起了销售行业
- 下一篇: [book]《巅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