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最早的学霸是谁?
原標題:最早的學霸是誰?
“學霸”這個詞,現在就是指學習特別好的人。但是學霸這個詞的本意并非如此,而是指那些在學術界利用自己的地位鏟除異己,打壓其他人的壞蛋,也叫“學術界的惡棍”。大家知道最早的學霸是誰嗎?
在公元前 500 年左右的希臘,以畢達哥拉斯為代表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獲得了豐碩的數學成果。
例如,他們提出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勾股定理。這個定理告訴我們:一個直角三角形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同時,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觀點是“萬物皆數”,而且都是整數,他們認為宇宙的本質就是數,研究數學就是研究宇宙。
比如一根數軸,隨便扔一根針扎在數軸上,它可能會戳中一個整數,比如
也可能戳中
那么B這個點該如何寫作整數呢?畢達哥拉斯說,這個點雖然不能寫作一個整數,但是可以寫作兩個整數的比。
瞧,還是整數!
我們把可以寫作兩個整數之比的數叫做有理數,分數就是有理數,而整數顯然可以寫作它自身與1的比,所以整數也是有理數。這樣,畢達哥拉斯的觀點可以概括為:數軸上任意一點都對應一個有理數。
有理數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叫做整數,例如0,1,2,…
第二類叫做有限小數,它總可以寫作一個分數的形式,例如:
第三類叫做無限循環小數,它也能寫作一個分數的形式。例如
有同學可能要問,那0.343434…這個循環小數怎么寫作分數呢?數學上把循環小數轉化成分數的方法是首先數出循環節的位數,比如這里循環節是34,兩位。然后再利用循環節除以循環節位數個9,也就是:
看起來一切是那樣的完美!可是在畢達哥拉斯學派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時,有一天,學派內部一個年輕學者希帕索斯提出了一點疑問。
“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兩個直角邊都是1,那么斜邊的長度如何表示成兩個整數的比呢?”
顯而易見,根據勾股定理,斜邊的的長度是。但是如何才能表示成兩個整數的比呢?希帕索斯為這個問題苦苦思索卻沒有答案,他只好求助于他的老師:畢達哥拉斯。
天真地希帕索斯以為,畢達哥拉斯會給他答案,可誰知道,希帕索斯的問題居然動搖了畢達哥拉斯學派信仰的基礎:萬物皆是整數(或整數的比)。畢達哥拉斯實在無法解答這個問題,但是他又不想推翻自己已經對數和宇宙的信仰。
最終,畢達哥拉斯選擇了隱藏這個問題,他把可憐的希帕索斯扔進了愛琴海里淹死了。希帕索斯成為歷史上為探究真理而獻身的人,而畢達哥拉斯則成了歷史上第一位學術界的惡棍——學霸。
現在我們知道,數軸上的點不是與有理數一一對應,而是與實數一一對應,而實數包含有理數與無理數兩類。所謂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無法表示成整數的比。例如圓周率π=3.1415926...、自然對數的底e=2.71828...、
等,都是無理數。
提出了實數的概念之后,人們又想,那么如果把-1開平方,那么等于多少呢?我們知道,任何實數的平方都是非負的,所以-1貌似不能開平方。但是人們受到當年希帕索斯的啟發,認為這個數的存在還是有意義的,人們把這個數叫做虛數I, 并且
人們把實數和虛數又統稱為復數。瞧,我們對數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了!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最早的学霸是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有什么软件可以直接从网页 flash播放
- 下一篇: 内存溢出解决方法及内存与CPU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