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要打回去吗?孩子间发生冲突家长如何处理
原標題:孩子被打了,要打回去嗎?孩子間發生沖突 家長如何處理
↑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孩子被打了,要打回去嗎?”
“孩子與同學發生沖突,怎么跟老師溝通比較好”
……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同伴之間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矛盾和沖突。如何處理孩子的同伴沖突,這也成為困擾很多家長的難題。其實,這在孩子的成長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課。
家長做好榜樣 教會孩子有效溝通
李瑤(北京小學紅山分校):
作為班主任,我有機會觀察到小學生在與同學、伙伴交往中的各種小摩擦,發現許多問題其實是因為“溝通不暢”而出現的。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關鍵。
當孩子帶著波動的情緒回家時,家長們首要的任務是成為那個平穩的避風港,用溫暖的懷抱和耐心的傾聽來安撫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家長不僅要細心傾聽孩子們的敘述,更需要敏銳地分辨其中的事實成分和孩子可能因為情緒而夸大或誤解的部分。了解清楚后,家長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與孩子進行溝通,指導他們如何處理沖突和摩擦。與此同時,積極與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在孩子的社交過程中,自我解決問題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家長應鼓勵孩子自己思考解決沖突的方法,而不是直接介入。例如,家長可以指導孩子與對方溝通自己的感受,尋找共同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在學校組織的家校活動中與其他家長積極交流,共享教育智慧。
讓孩子學會主動尋求幫助,也是重要一環。通過與他人交流和合作,孩子能夠汲取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維方式。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勇于尋求幫助,并與他們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堅定。
教育孩子學會謙讓。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利用各種機會教育孩子學會謙讓和等待。例如,可以通過家庭活動讓孩子理解不總是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時需要讓步于他人。通過這些經歷,孩子可以學會分享和尊重他人。
處理孩子與同伴之間的沖突不僅是為了解決當下問題,更是一次教育孩子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有效溝通的機會。作為家長,理解和應用這些策略,可以幫助孩子在社交技能上取得成長,同時也為其將來的人際交往打下良好基礎,讓他們身心健康地獲得成長。
授之以“漁” 啟發孩子積極解決問題
薛楊(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
大多數的家長通常采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孩子盡快解決與同伴之間的沖突。但當沖突再次來臨時,孩子依然不會解決,家長們應該怎么做呢?
家長要打破傳統觀念,正確看待同伴沖突問題。要讓孩子自己親身解決,即使孩子不能很好地解決,也可以將這次失敗的解決方法視為一次寶貴經驗。這樣不僅能增長兒童的社會化經驗,還能促進兒童思考,形成再遇到問題時首先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好習慣。
讓孩子主動道歉而不只是“道歉”。對于大多數家長解決孩子間的同伴沖突,經常做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道歉。這樣的方法表面看似很成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同伴之間的沖突,但孩子不情愿地道歉,實則是并不知道自己錯在什么地方,下次遇到同樣問題時,不知道要采用什么樣的策略來解決問題。所以家長要做的不是立馬想到讓孩子道歉,而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啟發孩子有哪些可以解決的方法,讓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一定程度上讓孩子明白在以后的交往中,哪些行為是合理的,哪些行為是需要改變的。
加強親子關系,會對孩子解決同伴沖突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孩子與家長的依戀關系如果良好,家長經常給孩子的交往予以情感幫助和支持,并且適當地鼓勵孩子的人際交往,長此以往,孩子在交往方面學到的知識會逐步內化,形成自己永久的經驗。
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與孩子建立好親子依戀關系,并且要合理地處理各種問題情境,提高自身的素質與道德修養,讓孩子以家長為榜樣,營造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可以更多地選擇積極的問題解決策略。
用好成長契機 打造雙向奔赴的交往之道
景學忠(首師大附屬房山學校書記、校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影響是深刻的、持久的、傳遞的。當孩子與朋友之間出現矛盾后,作為家長的我們該怎么辦呢?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遇到問題,需要處理的是情緒問題而不是誰對誰錯。所以,第一步,可以試試耐心聽他說,緩解情緒。抱一抱、拍一拍都可以,讓孩子知道父母理解自己,這樣就能避免孩子情緒亢奮、激化矛盾。
其次,在孩子情緒穩定后,再讓他傾訴事情發生的經過。孩子之間的矛盾,百分之八十是玩急眼了,話趕話上頭了,但也不排除是惡意欺負或者安全隱患。家長要先了解經過,判斷性質,全面分析后再處理。這就需要家長給孩子做好榜樣,有理有據地處理。如果家長不理智,就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信息:打人吵鬧是正常的。這樣的引導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是正常玩鬧引起的,引導孩子自己處理,這也是鍛煉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的過程,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有著自己天然的智慧,他的情緒被充分理解后,當家長詢問孩子自己的想法,他們就可以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如果孩子和別人發生矛盾,錯的是自己家孩子,那么家長應該告訴孩子該怎么做:跟小朋友道個歉,或者讓他做出補償等。如果孩子自己不會處理,可以通過討論,確定一些原則或方法;還可以通過角色互換,讓孩子體會對方的感受,學會理解他人。同時反思自己的不妥之處,學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矛盾如果比較大,建議家長優先與老師溝通,了解更多客觀情況。
對孩子來說,與同學的矛盾不可避免,每個人都是這樣長大的,這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佳契機。但是,家長的一言 一行,都是對孩子的教育。所以,每一次矛盾處理,都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榜樣和三觀,這才是化解矛盾的最優選擇。
文字整理:婁雪
編輯:付磊
編審:常悅
終審: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孩子被打了,要打回去吗?孩子间发生冲突家长如何处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胡歌不声不响孩子都有了
- 下一篇: 内存是盔甲电脑创新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