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最早的师父竟然是和尚?
原標(biāo)題:魯迅最早的師父竟然是和尚?
魯迅的法寶:牛繩與銀飾
紹興長慶寺
◎蕭振鳴(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員)
魯迅不到一歲時,就被送到離家不遠(yuǎn)的長慶寺,拜了一個和尚為師,于是魯迅也做了一回和尚。
魯迅說:“名孩子為‘和尚’,其中是含有迷信的。中國有許多妖魔鬼怪,專喜歡殺害有出息的人,尤其是孩子;要下賤,他們才放手,安心。和尚這一種人,從和尚的立場看來,會成佛——但也不一定——固然高超得很,而從讀書人的立場一看,他們無家無室,不會做官,卻是下賤之流。讀書人意中的鬼怪,那意見當(dāng)然和讀書人相同,所以也就不來攪擾了。這和名孩子為阿貓阿狗,完全是一樣的意思:容易養(yǎng)大。”
在長慶寺,魯迅得到一個法名,兩件法寶。魯迅的法名為“長庚”,法寶是“百衲衣”和“牛繩”。“百衲衣”是用橄欖形的各色小綢片所縫就,非喜慶大事不給穿;“牛繩”原意是牽牛的繩索,而這小孩的飾品是用紅絲線編成,長約二尺,兩頭打結(jié),上掛零星小件,如歷本、鏡子、銀飾之類,套在脖子上,出門去的時候戴上。
魯迅最早的師父竟然是和尚。紹興長慶寺的和尚被大家稱為“龍師父”。和尚一般都是不留胡須的,但龍師父卻有兩綹下垂的小胡子,他待人和氣,不教魯迅念經(jīng)或是佛門規(guī)矩,管著寺里瑣屑的事。龍師父有老婆,還有孩子,魯迅講過他們戀愛的故事:“聽說龍師父年青時,是一個很漂亮而能干的和尚,交際很廣,認(rèn)識各種人。有一天,鄉(xiāng)下做社戲了,他和戲子相識,便上臺替他們?nèi)デ描專獾念^皮,簇新的海青,真是風(fēng)頭十足。鄉(xiāng)下人大抵有些頑固,以為和尚是只應(yīng)該念經(jīng)拜懺的,臺下有人罵了起來。師父不甘示弱,也給他們一個回罵。于是戰(zhàn)爭開幕,甘蔗梢頭雨點似的飛上來,有些勇士,還有進攻之勢,‘彼眾我寡’,他只好退走,一面退,一面一定追,逼得他又只好慌張的躲進一家人家去。而這人家,又只有一位年青的寡婦。以后的故事,我也不甚了然了,總而言之,她后來就是我的師母。”
魯迅在北京時,曾經(jīng)認(rèn)真研究過佛經(jīng),買過100多種佛經(jīng),還曾捐資六十元給南京金陵刻經(jīng)處印刻了佛教故事《百喻經(jīng)》。他與佛學(xué)的淵源,是不是與他從小拜師做和尚的事情有點關(guān)聯(lián)呢?
魯迅在散文《我的第一個師父》中,描述了紹興的民俗——將出生的孩子舍給寺院做和尚,以輕賤為名避免鬼的騷擾。而那寺廟的和尚,“不過是剃光了頭的俗人,是有女人,或聲明想女人,吃葷,或聲明想吃葷的和尚。”
魯迅的三師兄,就是這樣的和尚。這三師兄心里想的女人卻不是尼姑,而是千金小姐或是少奶奶之類。終于,三師兄也有了老婆。魯迅那時也已長大,就用和尚應(yīng)守的清規(guī)的古老話來嘲笑他,本意是要他受窘,不料三師兄毫無窘態(tài),立刻用“金剛怒目”式獅吼道:
“和尚沒有老婆,小菩薩那里來!?”
魯迅說:“這真是所謂‘獅吼’,使我明白了真理,啞口無言,我的確早看見寺里有丈余的大佛,有數(shù)尺或數(shù)寸的小菩薩,卻從未想到他們?yōu)槭裁从写笮 =?jīng)此一喝,我才徹底的省悟了和尚有老婆的必要,以及一切小菩薩的來源,不再發(fā)生疑問。”現(xiàn)在的和尚依然有娶妻生小菩薩,更有攜尼姑手逛豪華市,坐豪車做商務(wù)的。或許,那原理魯迅早就說清楚了。
供圖/蕭振鳴
(北京青年報)
責(zé)任編輯: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鲁迅最早的师父竟然是和尚?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胡歌当爸爸了???
- 下一篇: tcl电视:内存标准大比拼,小GB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