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大汉到大清,王朝更替了十几个,为什么都没有超过300年?
原標題:從大漢到大清,王朝更替了十幾個,為什么都沒有超過300年?
西周、東周加起來共有近800年歷史,在這八百年里,周天子擁有實際話語權的年份也就200多年,其余時間說的話基本上沒人聽,從這個角度來說,和其他王朝實際統治年份差不多。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
一、統治者僵化
雖說封建社會普遍采取郡縣制,官員任免主要采用推薦制、科舉制,但千百年來,能得到地方官員舉薦(孝廉)、讀書參加科舉的人,都不是普通農民能辦到的。說來說去,能當上官的,都是身家頗豐的地主。一般農戶要培養一個讀書人,基本上要耗盡三代積蓄,普通人逆襲太難了。
各級官員總在一個小圈子里繞來繞去,兩三百年過去,官僚體制嚴重僵化,逐漸脫離社會底層,不滿的人慢慢就多了,當憤恨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有大量的百姓起義,起來推翻舊王朝,建立新王朝。
二、統治者腐敗
僵化的體制必然會導致腐敗,家族利益盤根錯節,當皇帝也制止不了、根除不了的時候,往往就到了王朝末年。古人歌頌清官,比方說包青天、海青天,為什么要歌頌他們呢?說到底,還是清廉官員太少了!
東林黨的名氣很大,名聲也很好,可是內部超級巨腐也很多;更要命的是,他們打著國家的名義,不斷增加百姓的負擔,而對于他們自己的家族代表江南富賈,確是停稅減稅。官員中的清流尚且如此,其他腐敗程度就更嚴重了。
底層腐敗,容易引起百姓反感,激化社會矛盾;高層腐敗,往往能牽連一大串,危害更大;更嚴重的是,這些人吃里爬外,為了私利,私通敵對勢力,加速王朝衰敗。
軍隊官員腐敗就更危險了,畢竟一支腐敗的軍隊是沒有戰斗力的。
三、土地兼并嚴重
封建社會,土地是重要的生產資料,隨著統治體系的僵化、腐敗,土地的兼并就會更嚴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明朝徐階打倒嚴嵩的理由就是他很腐敗,可是嚴嵩當政后,自己家里也積累了非常多的土地,可見那年頭,多購土地已經成了各級官員的目標了。
翻看歷代史料,每到王朝末年,總是土地兼并最嚴重的時候。廣大百姓吃不飽飯的時候,也就是他們揭竿而起的時候。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封建王朝一般維持兩百多年就崩潰了。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从大汉到大清,王朝更替了十几个,为什么都没有超过300年?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胡歌一声不响当爸爸了
- 下一篇: AMD内存优化技术:释放潜力、智能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