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你怎么看,你又会怎么选择?
一日,人人網出現了這樣兩則故事:
 故事一:有一對情侶,他們高中開始相識,彼此相愛,大學去了美國,那個城市有一個殺人狂,專殺戀人,他們成為了殺人狂的犧牲品,他們被裝在機器上,一分鐘腰部的刀會撕裂腹部,生還的辦法是一個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機,勝方生存,他們決定共同摁拳一起死,可是女孩死了,因為他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
一樓女:那女的其實是為了男的死了,她太了解那男的了
 二樓女:其實女孩早就知道男孩會出剪刀,她為了讓男孩活下去才出布,那男的太賤了
 三樓女:支持樓上,那男的太賤了
 四樓男:也許是那女的好,可是那男的也沒錯啊……
 五樓女回復四樓:他明知道自己女朋友了解他會出剪刀,他為什么不出石頭?男人就每一個好東西,不是賤我是什么?
 六樓女:這女孩死的真不值,天底下男的就沒一個好東西
 七樓男:我感覺女的是為了生存吧,如果真是為了讓男孩活下去的話未免太像童話了
 八樓女回復七樓:呵呵,告訴你,天底下的女孩子都是這么善良,童話?我看是你們這些男的太偏激了吧
 九樓男:我想知道男的錯在哪里了……
 十樓女回復九樓男:錯在哪里了你都不知道?女孩子都為他死了,天底下男的就沒有一個好東西,這個世界怎么了
 
故事二:有一對情侶,他們高中開始相識,彼此相愛,大學去了美國,那個城市有一個殺人狂,專殺戀人,他們成為了殺人狂的犧牲品,他們被裝在機器上,一分鐘腰部的刀會撕裂腹部,生還的辦法是一個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機,勝方生存,他們決定共同摁拳一起死,可是男孩死了,因為她出了剪刀,男孩出了布。。
一樓女:這男的就是賤,女孩看上他就是瞎了眼,男的就沒一個好東西
 二樓女:CNM這些男的怎么都不去死,要不是女孩太愛他就是自己死了,怎么會有這種人渣
 三樓男:有沒有這種可能,男孩知道女孩會出剪刀讓自己生存,所以自己出了布……
 四樓女回復三樓男:呵呵,你以為這是童話呢
 五樓女:這男的死得好,哎呀怎么世界上就沒有好男人,哎,男的怎么都不去死啊
 
 有人為這個故事做了深入的分析,內容如下:
這個故事今天在校內瘋傳,故事本身連同人們對它的三種解釋。然而,不管是哪一種,你都會帶來些許遺憾讀完。或者,當你帶著這個故事回歸真實世界的時候,不禁毛骨悚然。
第一種:男孩為了救女孩決定自我犧牲,出了剪刀。女孩自私,使壞,一開始就謀劃出布,結果害人不成,自己死了,活該。如果你的第一反應是這種解釋,會把男孩的偉大和女孩的算計無限放大,最后變成女孩罪有應得。她已經死了,她失去了生命,連同她的名聲。而男孩卻收獲了這兩者。你會說,這是因為女孩的狹隘。但這何嘗不是自己現實生活觀念的投射?其實,很多男生都是這么看女孩子吧。不同人眼里這個故事的結局本就不同,如果你想到了這樣的結局,不妨問問自己原因,是否曾經錯過了什么。
第二種:男孩為了救女孩決定自我犧牲,出了剪刀。女孩憑著對男孩的了解,知道他一定會出剪刀,所以她出了布。這是一對相愛的戀人運用博弈論,想方設法要犧牲自己、讓愛人活下來的故事。聽起來,故事多美。但是,又多遺憾。男孩那么愛女孩,對女孩的了解卻遠遠不夠。他沒有想到,他深愛的她竟然也這樣深深愛著自己,甚至,這個女孩對他的理解與愛比自己更甚。男孩自由了,但是他卻是悲傷的。女孩死了,但是她卻是寬慰的。于是,他們有的有失,讀者悵然若失。投射到現實生活,第一反應是這個解釋的人,都是善良的孩子啊。但是,這種善良是否會讓他們錯解很多現實呢?即使這種善良能夠真實地反映現實,大家有沒有覺得男孩懂女孩懂得還不夠呢?也許都愛,卻注定傷痛,永遠遺憾。
第三種:女孩為了活命,出了布;男孩知道女孩一定會出布,所以男孩出了剪刀。多么厚黑多么經濟學的解釋。兩個人都在算計,最后女孩的死最多也只算是技不如人。沒什么遺憾,帶著冷漠,男孩離開女孩,女孩離開這個世界。如果你想到的是這樣的解釋,你自然不會覺得遺憾,反正不管結果怎樣不過是算計,算計,再算計。然而,投射到現實生活中,也許給出這種回答的人他們已經對“理性人”的經濟學假設習以為常了吧。然而,這種理性是病態的理性,它只應該活在課本中,成為簡化分析的工具。人的復雜又怎能讓它來概括?
是的,如果博弈,博弈,再博弈,解釋可以是一輪一輪又一輪,不管道理都是一樣的。并且,每種解釋都擺脫不了一維性,即目的的單一性。每種解釋,都或多或少留有遺憾。
這里的每一種解釋,我們都可以問這樣一個問題:男主人公看到女主人公的選擇,他會怎么想;女主人公看到男主人公的選擇,他又會怎么想。比如,第二種,男主人公可以認為女主人公是真的愛她懂她,所以才犧牲自己;也可以認為女主人公是不夠了解自己,不夠愛自己(雖然在本題中這是假象),他甚至可以很“變態”地反復循環思考。于是,誤會就產生了,看吧,誤會有的時候就是這么產生的。也許女孩希望自己被誤會,但是誤會就是誤會。呵呵,不贅述。
于是,我想到了第四種解釋,并且我也愿意相信第四種解釋。
其實,男孩這么想的:
1)我出剪刀。如果女孩真的愛我,愿意守護我和她的承諾,她會出拳,然而深愛她的我又怎么能讓她就這樣死去呢,所以我出剪刀,讓她好好活下去,而我寬慰地離去,為了她的堅持和守護。
2)我出剪刀。如果女孩真的愛我,愿意為我犧牲,她會出剪刀。然而,我又怎么能拋下愛我的女孩獨自存活呢?所以,我不會出拳的,我也會出剪刀,因為我愛她,我要跟她一起死去。
3)我出剪刀。如果女孩不夠愛我,如果那曾經的愛是山盟都只是逢場作戲,她會出布。這樣,也罷。讓我留下,讓她離去。其實,這樣做,我并不想,我只是更愿意相信,你是前兩種人,而不是第三種人。所以,除了出剪刀,別無選擇。
第四種解釋的妙處在于它是組合決策,充滿了理性,又充滿了情感。它愿意相信美好,也不會對世界的丑陋毫無洞察。映射到現實,這樣的人,往往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他們珍惜愛他們的人,同時也能認清世事的不如意。他們冷靜,但是卻冷靜得很有人情味。
不過,這種解釋的潛在假設是,男孩必須讓女孩相信他一定會出拳,并且男孩也知道女孩會相信自己會出拳。這是有可能的,比如男孩從不跟女孩說謊,所以女孩對男孩有與生俱來的信任。(所以說,信用啊,對于經濟的發展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說,信息啊,對理性決策是多么的重要)
不過,如果這一假設并不成立。女孩也可以做出組合式決策。然后第四種決策同樣可以無限循環。
不過循環不是我的重點,女孩會不會做出組合決策也不是我的重點。重點是,我們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帶著理性的善意去看待這個世界,也許我們得到的會更多。
一些補充:
其實這篇日志最初并不是為了進行博弈論分析,而是想說明立場的重要性,即雙方的動機是什么,雙方愿意付出什么,又不愿付出什么。又因為,讀者看到這個故事后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自己內心傾向性的流露。所以,立場是最重要的邏輯起點,無論是對分析男孩女孩,還是分析讀者自己。
其實,這四種解釋只是眾多解釋中的一小部分。你還可以認為,當時男生嚇死了,女生也嚇死了,所以手一抖就出去了。什么都可以。這種想法的人,一般可能比較關注事物隨機和不確定性的一面。你也可以說,可以一起把殺人狂干掉啊。那么可能你是一個喜歡think out of box的人。你也可以說,在那種情況下根本無法理性分析,不過這也許說明你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啊。
不過,似乎Game Theory真的很受歡迎,很多人的都會想到這個。如果要玩,可以做這樣一個假設,男生和女生都學過并且精通博弈論,這就可以變成博弈論中的博弈論了。
其實沒必要想那么復雜。因為無論如何,男生和女生都必須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立場,并不是掏空心思地去揣摩別人。博弈論最多是一個技術問題,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況且,雙方都知道,無論怎么猜測,都無法百分之百確定對方出什么,因為人類就是這么的復雜啊。
那么,你希望得到什么?又愿意為此付出什么?
 
死理性派們,如果是你們。你們怎么看,又會怎么出?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你怎么看,你又会怎么选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计算机里面的Profile怎么翻译比较好
- 下一篇: Altium designer--L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