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python是解释型语言
怎樣理解python是解釋型語言
轉自:http://blog.csdn.net/dxeicho/article/details/7865045
目前,常用的解釋性語言有 Perl,Python, Lisp/Scheme,Ruby等,究竟什么是解釋性語言呢?
所謂的解釋性語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 一是他們都有自己的解釋器,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翻譯器;
- 二是他們都是在其他的編譯語言(通常是C語言)的基礎上定義和擴充了自己的語法結構。
解釋性語言的工作原理就是用自己定義的解釋器,解釋并執行有自己定義的語法結構生成的程序代碼。
所以解釋性語言并不編譯。
這里要區分Java,因為Java并不是單單是一門解釋性語言,它為了提高效率而擁有他自己的即時解釋器,實際上Java可以算作一門解釋和編譯的結合語言。
編譯型和解釋型語言:
計算機不能直接理解高級語言,只能直接理解機器語言,所以必須要把高級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計算機才能值型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
翻譯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編譯,一個是解釋。兩種方式只是翻譯的時間不同。
編譯型語言寫的程序執行之前,需要一個專門的編譯過程,把程序編譯成為機器語言的文件,比如.exe文件,以后要運行的話就不用重新翻譯了,直接使用編譯的結果就行了(exe文件),因為翻譯只做了一次,運行時不需要翻譯,所以編譯型語 言的程序執行效率高。
解釋則不同,解釋性語言的程序不需要編譯,省了道工序,解釋性語言在運行程序的時候才翻譯,比如解釋性basic語言,專門有一個解釋器能夠直接執行basic程序,每個語句都是執行的時候才翻譯。這樣解釋性語言每執行一次就要翻譯一次,效率比較低。
java很特殊,java程序也需要編譯,但是沒有直接編譯稱為機器語言,而是編譯稱為字節碼,然后用解釋方式執行字節碼。
Python為什么是一種解釋性語言,解釋性語言又有什么優越性呢?隨著分布式概念的提出,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趨向于多平臺實用性甚至是跨平臺。而隨著Web應用的普及,從而使的解釋性語言得到空前發展,因為解釋性語言擁有自己的解釋器,所以這種語言對于平臺的依賴性降低到最低程度,而Python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當然,雖然解釋性語言對平臺的依賴性相對小,甚至是獨立于平臺擁有很大的靈活性,但是由于他并不編譯,所以用解釋性語言編寫的程序代碼,在執行過程中要比編譯性語言的效率要低得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怎样理解python是解释型语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数字图像处理》题库3:判断题
- 下一篇: 应作如是观--全息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