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是什么意思?儒学的当代意义有哪些?
原標題:孟子的“性善論”是什么意思?儒學的當代意義有哪些?
近日,由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清華大學歷史系共同主辦的“性善論的全球視野暨《古今中外論人性及其善惡:以孟子為中心》新書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顧濤、韓振華、黃開國、毛朝暉、許家星、余治平、趙法生、鄭開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大學、孔子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與會嘉賓以新書為基礎,圍繞以孟、荀為代表的儒家人性論、性情論,人性與德的關系,西方性善論研究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進而反思孟子性善論及儒學的當代意義。
12月9日,“性善論的全球視野暨《古今中外論人性及其善惡:以孟子為中心》新書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陳曉霞表示,人性問題是中國社科領域學者繞不開的話題,也是進入中國哲學的必要前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是儒家“性善論”的開創者。宋儒尊崇孟子,確立了孔孟之道統,“性善論”正是其緊要關節。如程頤說:“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朱熹亦說:“近看孟子見人即道性善,稱堯、舜,此是第一義。”近人錢穆先生對孟子“道性善”評價肯綮,他說:“凡不主人類性善之論者,此皆不主人類有真平等與真自由者。”
在中國和世界歷史文化史上,圍繞孟子性善論來探討人性善惡的歷史文獻卷帙浩繁,一直是孟學文獻整理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此次出版的《古今中外論人性及其善惡:以孟子為中心》是繼2022年出版《性善論新探》(清華歷史文庫)之后,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方朝暉帶領簡佳星、閆林偉兩位博士生撰著的新作。該書匯集了古今中外170多家與孟子性善論有關的看法,其中收錄中國古代文獻70家,東亞及南亞文獻(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48家,歐美各國(英、美、德、法、意等)文獻29家,民國至當代中國學者(包括臺、港、澳地區)29家。
《古今中外論人性及其善惡:以孟子為中心》,方朝暉 簡佳星 閆林偉 著,社科文獻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孟子性善說是儒學對整個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
在研討環節,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及日新書院副院長、副教授顧濤以日本學者山鹿素行為例,書中談到該學者“以復古求解放”,可見在日本的17世紀,有這樣一種典型的風格與特色。此外,伊藤東涯同樣是以批判朱子學,呈現出一種古義學的風格。這種風格到荻生徂徠的研究在日本達到了一個高峰,荻生徂徠正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物茂卿,他的成果在日本引起極大影響。同樣在中國部分,從陳確到顏元再到戴震,達到頂峰。如果將這兩個動向聯動起來,就可以看到,中國和日本由宋代心性之學轉入實證之學在17世紀的巨大轉型,在中國和日本同時達到了互相交鋒的狀態。
四川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黃開國認為,孟子人性論研究一直是中國古代人性研究一個最重要關注點。黃開國在上世紀90年代曾提出一個觀念,從整個儒家的人性發展史來看,儒家人性論發展經過了三個基本形態:一個是先秦的性同一說,還有一個是漢唐的性品級說,第三個是宋明理學對性同一說與性品級說的合一。黃開國指出,孟子的人性論在儒家人性發展的這三個階段,都可以說占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地位。首先在先秦性同一說這樣一個基本形態中,孟子的性善說和荀子的性惡說,按照傳統一般的說法,這兩種說法應該是先秦性同一說最主要的形態。但是在這兩種主要的形態中,只有孟子的性善說才成為了中國后來言人性的最經典的說法。孟子在人性論上最重要的貢獻,是以善作為人生而具有的本性,解決了人的價值就在于性善而不是性惡,這是儒學對整個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
黃開國表示,孟子用性善來區別人和禽獸,解決了人禽之分,成為儒學一直討論的一個重大問題,成為經典說法。在他看來,《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個排列是很有問題的,把孟子的東西排在孔子前面是不合規矩的,但能夠得到整個社會的承認,而且學術界的承認也證明孟子性善論的意義和價值。
《孔子》(2010)劇照。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楊澤波說,孟子提出性善論是順著孔子“仁”的思想走的,他解決了孔子留下來的兩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一個是人究竟是什么,一個是人來自于哪里的問題。“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只能從性的角度,從生的角度來解決,所以他創立性善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對孔子學說的重大推進。而這個重大推進不是獨搞一套,按照孔子原來的思路,一定要往這個方向走,所以歷史一定會出現這么一個英雄式的人物,這就是孟子。”在楊澤波看來,“我們討論人性善、人性惡的問題,就使中國哲學、儒家哲學有別于世界其他哲學,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我們講人性的時候,講善和惡到底意味著什么?
“我們講人性的時候,善和惡到底意味著什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梁濤表示,這是他這些年始終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在傳統的說法中,孟子講性善論,荀子講性惡論。孟子地位很高,‘孟子道性善,其功不在禹下’;荀子講性惡,‘才道一句性惡,大本已失’,這是傳統的一個定論。”
在這里,梁濤認為存在一個誤區,“我們以前把孟子理解為性善論,那么,性善論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性善論……性善論是不是說人性就是善的?這個很重要。”以此推之,“性惡論又是什么意思?人性就是惡的嗎?”梁濤表示,這種理解可能簡單化了,“孟子沒有說過人性都是善的。孟子道性善、言性善,道和言是個動詞,他來講一個關于性善的一套獨特的領會和體悟。所以我覺得孟子實際上說的是這樣的意思。首先講我們人心中有善,但不排除還有別的東西。我們應當把善的東西看成是我們真正的性,而不應該把‘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東西看成真正的性,它是個價值選擇、價值判斷。”
梁濤指出,這里的價值判斷是針對君子而言的,“君子不謂性,君子不把‘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看成性,要把仁義禮智看成真正的性。”從這一點而言,梁濤認為,孟子的性善論實際上是以善為性論。梁濤進一步表示,包括荀子,雖然講了“人之性惡”,但其實后面還說了一句“其善者偽也”,“所以說孟子也好,荀子也好,他都不是說人性就是善的,或者人性就是惡的,他們都意識到人性其實有兩個方面,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這是從經驗層面來講的。”
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趙法生提到了中西合參的視角,“我覺得孟子研究現在又到了一個新的突破……或者說一種新的詮釋典范。這種詮釋典范實際上我覺得它有兩個路向:第一它還是要回到軸心期,漢儒解釋先秦,宋儒以為漢儒解釋先秦太淺,要把先秦真正的義理給解釋出來,所以宋儒產生了新儒學。現代新儒家又不滿,覺得宋儒這樣講不行,又批評宋儒,所以產生了現代新儒學。中國哲學和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時代理論一樣,一直在返回先秦,返回軸心期,但返的方法和思想資源不完全一樣。”
趙法生認為,我們今天再返回軸心期,一定要借鑒西方,“如果我們今天研究先秦不借鑒西方……大概永遠也做不過清代的樸學了。而且,我們今天如果脫離西學來搞孟子學研究、先秦研究,和這個時代是根本沒法銜接的,學術探討和時代需要建立起一個關系,因為我們畢竟生活在現代社會。”
儒學的開展是困擾當代儒家最核心的問題
“為什么我們要來開展孟子學,孟子學的意義到底是什么?”華僑大學孟子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毛朝暉認為,儒學的當代開展問題是困擾當代儒家最核心的問題。這其中涉及荀子學的開展、孟子學的開展,“以此類推,宋明理學開展……諸如此類都應該放在這樣一個視野里面來看。”
“講孟子學到底有什么意義?在當今這個時代,我覺得其實就是在古今中西之爭里面來看,如何重新來理解道統問題。儒家的‘道’到底是什么?”毛朝暉說,性善論在過去一個世紀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孟子學的反思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小問題,而是涉及每一個儒家學者精神處境的問題,“儒家人性論不管是從孟子以來,或者荀子或者后面的學者,從某種程度上都必然要接受某一個版本的性善論,它才能夠解決道德的動力問題,否則道德動力是無從建立的。哪怕是荀子,我也認為它有一個隱含的性善論的前設。我認為,我們在這個時代可以對人性論提出種種批判,但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對這個現象進行現代重構,或者是現代的一種改造,本質上,我覺得我們還是必然要維持這樣的一個理論,才足以讓我們安身立命。”
儒學在當代還有什么用?毛朝暉表示,當代道德倫理問題所面臨的嚴重處境,歸納起來有兩條:一條就是道德動力不足;第二個就是道德規范無從建立。從這個角度而言,毛朝暉認為孟子最重要的貢獻是幫助我們重建對于道德動力問題的解決方案。回歸到儒學的當代開展的問題。毛朝暉認為,在歷史上有三種開展的途徑:一種是經學的途徑,一種是子學的途徑,一種是史學的途徑。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鄭開指出,早期思想史中關于人的價值、人的地位,通過德來描述。德一開始主要在貴族中使用,這和我們今天所講的比較抽象的人性是不一樣的。德和位的關系對于古代來講是比較重要的,人性的思想也是這樣。“禮樂文明本質上講,是一個以身份來界定人的地位和價值的貴族制度……從春秋時期開始,一直到諸子百家興起之后,在討論倫理學的問題,討論政治思想,討論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時,它就逐漸聚焦在人性的概念上。”
鄭開表示,最初討論人性,從語詞上講,是一系列概念,不光是一個性字,主流還是從生開始講性字,“傅斯年考證過,最初的性都寫作生。” “生之謂性”不僅僅是告子的一個命題,其實它也代表儒家或者說整個諸子百家的一個主流的思想,“其實我們發現它一直延續到荀況、董仲舒那里,還沒有消散,仍然是圍繞著這一點來講的。我們從思想史的來龍去脈來審視孟子,講人性善,講性善論是比較特殊的,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在鄭開看來,《盡心下》孟子講性善其實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講的是人性善的層次;第二個層次,沒有完全否定“生之謂性”、“食色性也”。鄭開說,“我認為儒家從這一點開始,人性觀念開始成熟,而且提升到了即心言性這樣一種心性論的層次。”
記者/何安安
編輯/張進
校對/趙琳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孟子的“性善论”是什么意思?儒学的当代意义有哪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四六级要达到什么水平,雅思才能考到6分?
- 下一篇: iPhone支持的「L4S」技术,到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