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真的上市了,这对养殖业会有什么影响?
當地時間4月1日,漢堡王在美國圣路易斯的57家門店推出了一款人造肉漢堡(Impossible Whopper)。如果此次推廣市場反響良好,這款人造素食漢堡最終將在全美近7200家漢堡王餐廳中推出。 據國外研究機構估算,“人造肉”未來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4億美元。有分析師甚至還預測稱,未來5年這個行業將增長至100億美元。
人造肉看似不可能事情,但目前美國一些科研團隊已經研發出了跟真實肉類差不多的人造肉,如果這些人造肉大量推廣開來,勢必會對傳統的養殖業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對于那些有特色的養殖業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沖擊。
人造肉已經成為現實。
曾幾何時,人造肉看起來是一個天方夜譚的事情,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沒有科技做不到的。目前美國等一些國家已經掌握了人造肉的技術,而且制造出來的人造肉跟真實的肉類沒有多大的區別。
目前人造肉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素肉,一種是培育肉。
素肉指的是以植物為原料(一般主要是大豆,或豌豆的蛋白),盡可能地模仿真正肉類的味道和營養成分,即做出來的味道更真實的肉類口感差不多。以“素牛肉”為例,其制作方法是把豌豆蛋白和椰子油組合在一起,制成素肉餅。為了在口感上模仿得更像,素肉餅還添加了一些改性的小麥淀粉和馬鈴薯淀粉。最后,加入“血紅素”以彌補了顏色和香氣的不足,最終這些素牛肉跟真實的肉類,無論是外觀還是味道上都差不多。
和素肉相比,培育肉可是真正的肉類,因為培育肉”是用動物細胞“種”出來。其制作方法大概有下。
第一步:對牛進行活檢,獲取活的肌肉組織; 第二步:從肌肉組織中分離出干細胞; 第三步:把干細胞放入生物反應器,增殖生產出肌肉纖維; 第四步:在肌肉纖維中加入脂肪細胞和其它細胞,制成肉餅。
下圖是人類第1個培育出來的牛肉。
如果人造有大量普及,會對傳統的養殖業產生重大的沖擊。
目前人造肉的技術并沒有太成熟,生產成本比較高,所以人造肉還沒有大量普及,現在美國等國家市場上流動的主要是一些素肉,而培育肉還沒有開始產業化,目前大部分都局限于實驗室內生產。
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人造肉的成本會不斷降低,到時不論是素肉還是培育肉,全面產業化將成為可能,一旦人造肉全面推廣開來,那對傳統的養殖業會產生重大的沖擊。
畢竟跟傳統的養殖業相比,人造又有很大的優勢。
首先一個就是環境問題,傳統的養殖業不僅會對植被造成破壞,更關鍵的是動物的排泄物會造成污染以及空氣污染,這些污染甚至會帶來很多疾病。但是人造肉就不存在環境破壞和污染的問題。
其次是安全問題,目前食品安全已經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動物經常爆發流行疾病導致肉類產品食品安全受到了很大的挑戰,比如非洲一場豬瘟就導致很多地方不敢吃肉,同時這些疾病的爆發,直接推升了豬肉、牛肉和雞肉等肉類價格。相對動物疾病的不可控,人造肉在安全控制上就要方便很多。
再次是健康問題,現在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了全人類的問題,特別是肥胖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肉類雖然好吃,但容易引發肥胖,而用植物制作的人造肉則可以在滿足“無肉不歡”人士食欲的同時,減輕對體重增長的擔憂。
從多個角度對比之后,人造肉比傳統的肉類具有更大的優勢。所以目前人造肉的概念受到了很多人追捧,包括李嘉誠,比爾蓋茨等大佬在內都紛紛投資的人造肉產業。
而作為全球第1家人造肉規模化生產的公司。當地時間2019年5月2日,美國生產“人造肉”(植物性肉類)的超肉公司(Beyond Meat)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交易,是之后就受到了投資人熱捧,開盤價46美元,較發行價25美元大漲84%。截至當日收盤,其股價上漲163%,達到65.75美元。隨后該公司股價保持漲勢,截至當地時間5月7日收盤,股價已升至79.17美元,成為今年美股IPO最佳表現。
就算人造肉大量推廣開來,但是那些特色的養殖業仍然會有一定的市場。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人造肉批量生產將成為可能,到時大部分國家的養殖業都會受到影響。
但即便這樣,有一些特色的養殖業仍然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畢竟人造肉怎么美味也是人造出來的,吃多了肯定有一些人覺得乏味,然后就要開始尋找真實肉類的味道。就像現在很多豬肉,雞肉都是人工養殖,而大家更傾向于找那種野生的或者是放養的肉類一樣。
假如未來人造肉大量普及推廣,傳統養殖業規模會慢慢的縮小,但是隨著傳統養殖業的縮小,那些特色養殖業的市場空間反而會變得大起來,物以稀為貴,當人工養殖的肉類減少了,那人工養殖的肉類價格肯定會上升。所以那些特色的養殖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空間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人造肉真的上市了,这对养殖业会有什么影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为什么中国的四件套都产自南通
- 下一篇: 在农村有100万存款,算有钱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