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红楼梦:成功从贾府讨得200两银子,刘姥姥凭什么能够以小博大?
原標題:紅樓夢:成功從賈府討得200兩銀子,劉姥姥憑什么能夠以小博大?
劉姥姥兩次去榮國府,收獲了價值至少200兩銀子的財物,作為社會最底層的農家,一年到頭不餓肚子已經算是好年景,在曹雪芹末世的小說背景之下,劉姥姥卻逆天改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規律,當然是非常成功的。
劉姥姥憑什么成功?她的身份和榮國府差著十萬八千里,憑什么能以芥豆之微以小博大從榮國府這里實現從赤貧到中產的跨越?
劉姥姥有見識、有膽略、會來事、情商高……分析者眾,說來說去,無非這些論調,其實,這些都不是根本,根本的原因是榮國府愿意給,這里面其實是有學問的。
榮國府為什么給?
不僅僅是劉姥姥,賈府給出去的錢多了,而且白給的錢,《紅樓夢》許多處都有體現。
比如清虛觀打醮,那位剪蠟花的小道士因為沒能及時回避,情急之下要躲出去,一頭撞進王熙鳳的懷里,被鳳姐一個耳光搧翻在地上,當賈母得知這孩子受了驚嚇后,她沒有向管家們吩咐,而是直接叫來賈珍,讓他好生將這個孩子安撫好,安頓到安全的地方,并且要求給他錢。
賈母這么做,是貴族之家再正常不過的操作,她不是真的重視或者心疼這個孩子,而是維護賈族的聲譽、名譽,或者說,她心中有敬畏之心,懂得不可違天道人道的道理。封建社會的皇帝尚且要有“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的思想意識,更不要說公侯這種鐘鳴鼎食之家,得人心,無論什么時候都是重要的,王熙鳳這樣的豪門子孫淺薄不知天高地厚才會張狂。
賈寶玉在遭遇魘魔之禍后,賈母吩咐管事的人,要求以后寶玉每次出門,都要多帶一些錢,散給貧苦之人,無非也是積德積壽和樹立賈府美譽之舉,更深層次的,仍然是天道人道。在中國樸素的傳統哲學觀念中,均認為富貴之家的孩子很難養育,因為太尊貴,孩子受不起容易夭折,民間就有有錢富貴人家給孩子起一個賤名字的習俗,王熙鳳不也求劉姥姥給自己的女兒取名字嗎?也是這個意思。
除此,賈府還養著眾多的寺廟庵院,小說里出現按時間定例到賈府支取銀兩的宗教場所至少也有四五家,像王一貼、饅頭庵的靜虛老尼這樣能得賈府供養的就更多了,賈府為什么要養著他們?宗教不過是名義上的,站位高一點說,一為文化思想上是統治,二則不過是花錢買其榮華富貴法理天理上的合法性罷了。
劉姥姥這個底層的人,和那些宗教人士,和寶玉和賈府主子們施舍的窮人,本質上并沒有不同,賈府可以給他們,也可以給劉姥姥,因為他們面對公侯高門,都是螻蟻。封建等級社會,最高層的統治者知道,他們之所以錦衣玉食,就是有千萬劉姥姥們,他們雖然窮,但如果他們要面臨饑凍而死時,這富貴榮華也就到頭了。
因此,對窮人,如果有了見面的機緣,是要施舍的,尤其是能有一點親戚上的瓜葛,而且找上門了,也算有了布施的緣分,面對一個有生存危機的人,救濟是人之常情。
劉姥姥第二次到榮國府離開時,王夫人送她一百兩銀子,另外賈母、鳳姐等均有饋贈,丫環帶話給劉姥姥說:用這錢做個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后別再投親靠友了。這一百兩銀子對于榮國府來說的確不多,但對于劉姥姥來說的確不少,經營的好,是可以助她擺脫貧窮的命運的,劉姥姥這個精明的人,也的確因為賈府的兩次資助,實現了從赤貧到中產的躍升。同時,這段話也是買斷了劉姥姥,她今后就算是窮死,也是無法再向榮國府伸手了。
榮國府的社會關系往來,遵從等價原則,也不可能發生這樣的資金量,比如鳳姐為靜虛辦事,用一次人情就是銀子三千兩。鳳姐要察院幫她和張華唱雙簧,出手就是五百兩,這是建立在王子騰是察院下級的條件之上的,察院既可以收銀子,還能落上司的人情,就算是鳳姐不給他錢,他也巴不得要來建立這層關系。
所以,拉劉姥姥一把,當然沒有問題,問題是也僅僅是拉一把,榮國府在經濟上,不會對其沒完沒了,而這一把,就本著白扔錢的心態,既如此,這個金額說得過去,但對于榮國府這樣的體量來說,不足掛齒。畢竟榮國府每個月僅僅奴才的月例銀子都要幾百兩。
窮人面對富人,總覺得富人家大業大,給他一點也不為過,但在富人的眼里,思考的是你沒有什么可以跟我換,我給你肯定不是因為你這個人,有德之家考慮天理人情會拉一把,絕不是什么會來事、情商高的作用,無道之家就難說了。
當然,曹雪芹的本意不在此,他要表達的,是榮國府和劉姥姥的因果輪回關系。
本文作者:屏山品紅樓
參考原著:《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圖片來源:《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红楼梦:成功从贾府讨得200两银子,刘姥姥凭什么能够以小博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荐号|如果思维决定高度,那到底什么决定思
- 下一篇: 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现场评论·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