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如其所是,而非如你所愿——如何养育好孩子?这本书里有答案……|推荐
原標題:愛是如其所是,而非如你所愿——如何養育好孩子?這本書里有答案…… | 推薦
看完馬丁和小熊QQ糖合著的《育兒合伙人》,首先感覺“育兒合伙人”這個提法挺有意思!可不是嘛,為人父母,養育子女,無一例外都應該是“育兒合伙人”。“合伙人”能不能“合”得起來,能不能“合”到一定境界,對孩子的成長和家庭幸福影響極大。“育兒合伙人”這個概念對中國廣大年輕父母會有很大啟發。
本書的特色是由父母雙方合作,共同以第一人稱來講述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故事。內容清新,情節有趣,情感真摯,口吻細膩,娓娓道來,其中包含了不少新穎別致的思想,如“找回你自己”“先成為自己,再成為媽媽”“讓孩子在玩中受教”“比心手勢”“給孩子留下講條件的空間”“說謊,其實并不可怕”“把選擇權交給孩子”“為每個孩子定制專屬時光”“獨處,最好的專屬時光”……這些觀念和方法,都是有益而有趣的。
書中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愛是如其所是,不是如你所愿。”這個觀點有一定深度,非常重要。我們不妨沿著這個觀點前行你,繼續探討一下“合伙育兒”這個開放的話題。
教育首先要問:
“如其所是”與“如其所愿”是怎樣的?
教育是針對人性開展的工作,家庭教育基于人性,要求父母深入了解人性。每一個家長,每一個孩子,都是無限可能性的總和與有限現實性的呈現的疊加態,也就是天性與人性相互作用的疊加態,正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道德經》所言的“玄之又玄”。
“玄”的一個方面是“無名,天地之始”,即人生宇宙不可窮盡、不可限定、不可言狀的無限可能性,這就是人性的“如其所是”;另一個方面是“有名,萬物之母”,即由人類社會通過概念、理論、教育約定出來的現實性,這是人性的“如其所愿”。
“玄”的兩面,即人性的“如其所是”和“如其所愿”,總是處在往返流動之中。綜合來講,做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們解放天性,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美好的人生宇宙,這是我們首先要了解的。
父性:那神秘的、漸行漸遠的背影
大約20年前,我出版了《孩子的爸爸去哪兒了?——關于父性教育的四個必修專題》一書,討論了父親參與兒童成長陪伴與家庭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這個話題在當時是比較新穎的。現在20年過去了,中國家庭教育出現了巨大的變化,“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問題受到很多關注,“爸爸回家”成為社會的強烈呼聲。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世界文化對“父性”的理解,都共同指向“背影”。西方有一則名言:“孩子是和母親面對面成長的,而對于父親,只是看著父親的背影長大。”在中國,朱自清描寫父親的散文《背影》膾炙人口。為什么對“父性”的理解都指向“背影”呢?我想,這是一個象征、一個包含多種寓意的隱喻。
“背影”,總是背對著自己,而且是漸行漸遠的,這表示:1.父親經常要出發,經常行跡匆匆;2.父親要去遠方,要背井離鄉;3.父親的前程帶有許多不確定性;4.父親的“背”上,是沉甸甸的,承載著全家的希望和期待;5.父親要做的事情,對看著父親漸漸遠去的孩子們來說,帶有幾分朦朧、幾分神秘;6.父親“背”著整個家庭,要去拓展越來越大的空間;7.對于父親和他的使命,需要用更多的想象力去理解。
“父性教育”是一種渾厚、豐富而深遠的人性教育。一般來講,父親是敏于行而訥于言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父性教育會是遜色的。父性教育是“脊柱的教育”,它意味著堅定、崇高、不向苦難屈服的人格;父性教育是“肩膀的教育”,它意味著要勇挑重擔、責無旁貸;父性教育是“腳板的教育”,它意味著滿懷信心地上路、向前、腳踏實地,追求詩和遠方……
“父性教育”帶有鮮明的人性的“如其所是”和“如其所愿”,亦即“說不盡”的無限性與“勉強可以言說”的限定性的疊加態。我贊同“爸爸回家”,爸爸回家之后,應該根據父母不同的角色特點,發揮出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愛可愛非常愛:
“如其所是”和“如其所愿”
書中提出“愛是如其所是,不是如你所愿”。這是很好的思想。什么是愛的“如其所是”?愛的“如其所是”即愛的本體、本源,是走向無限性開放人格的愛,它意味著愛應該是一種趨向“忘我”“無我”的行為,而且是言語所不可窮盡的。什么又是愛的“如其(你)所愿”?這是由具體個人的限定性(如“執著”)所驅動的愛,這樣的愛體現于現實生活,被“愛的本體”制約。
大多數家庭非常重視愛、贊美愛,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愛”里面安裝了“計算器”,要求孩子提供“回報”;借愛之名對孩子進行控制;“愛”只體現在物質生活中,不能體現它更重要的方面——給予孩子們充分的精神自由……這些都容易導致“因愛生恨”。
愛應該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是“如其所是”與“如其所愿”的統一。如何使二者內在融合、相擁而舞,是家長們需要認真思考并通過實踐去證悟的。
(作者陳建翔,系教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家庭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
《育兒合伙人》內容簡介
《育兒合伙人》是著名節目主持人馬丁與小熊QQ糖夫婦共同創作的首部家庭育兒實錄,夫妻二人通過分工合作、珠聯璧合,提出新手夫妻面對育兒困境的解決方法,為讀者展示了中國新式父母“合伙育兒”極具操作性的方法建議。
作者通過回顧十年來“合伙”養育一雙兒女的成長歷程,以及趣事糗事,提出夫妻在育兒過程中應該成為“合伙人”:分工協作,爸爸不缺位,媽媽不越位,共同建設幸福的家庭。書中有不少有益又有趣的觀點和方法:愛是如其所是,不是如你所愿;先成為自己,再成為媽媽;讓孩子在玩中受教;比心手勢;給孩子留下講條件的空間;把選擇權交給孩子;為每個孩子定制專屬時光……
本書以父母兩人的視角,穿插記敘,換位思考,集合其養育孩子、幸福生活的智慧,帶來高質量親子陪伴的新思路。
作者簡介
馬丁,知名主持人,《職來職往》中的“毒舌”面試官,《愛情保衛戰》中的溫暖調解員,《我是演說家》中感動中國的演講者。他同時也是《馬丁奶爸日記》中被女兒降服的“超級奶爸”。主持數十檔電視節目,兩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火星演講會創始人。
小熊QQ糖,本名陳熠,兩寶媽媽,姐姐十歲弟弟六歲。產后曾被抑郁癥壓身,開始在互聯網上分享育兒心得、養娃趣事,深受眾多年輕媽媽的喜愛,同孩子一路成長,成為母嬰自媒體百萬博主,連續三年入選新浪微博“十大母嬰博主”,同時也是中華兒慈會愛心大使。
專家推薦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羅翔
真正的愛一定是從心里發出的,一定是愿意承擔責任的愛,一定是不單求自己好、也要求對方好的愛。在這本《育兒合伙人》里,我看到了馬丁與小熊QQ糖的互相犧牲和彼此成就,看到了他們一起養育孩子的點點滴滴,這些點點滴滴其實就是愛的體現。
樊登讀書首席內容官 樊登
我認識的馬丁夫婦,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苦和難,與所有中國式父母都一樣,但他們選擇了攜手并肩,共同學習并制定規則,努力踐行,一步步成為大家可借鑒的“育兒合伙人”。
著名主持人、“有養”創始人兼CEO 周洲
好家庭,養育好孩子。我發現馬丁一家的家庭氛圍就特別好。這本書中,夫妻二人分享了十多年間的成長故事、夫妻相處之道以及好玩的親子互動,真實、有趣,相信這本書會幫助年輕父母們掌握家庭和睦與快樂育兒的密碼,少走彎路,推薦給大家。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 施鋼
“合伙育兒”本身就蘊含著育兒的真諦!生命起源于合伙,預示著科學的育兒本就需要夫妻雙方的合伙與合作,這是馬丁與夫人小熊QQ糖合著的這本《育兒合伙人》的畫龍點睛之筆!很多有創意的新玩法讓原本充滿“苦累、委屈、艱辛”的育兒過程變得輕松有趣起來,是一本理念科學、情感真摯、方法實用的育兒書。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爱是如其所是,而非如你所愿——如何养育好孩子?这本书里有答案……|推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最美笔记”惊艳无数网友!你重视笔记吗?
- 下一篇: 哈佛招生官坦言:如果你跟别人一样,我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