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推荐的6种方法
個性化推薦,有一些基礎的認識,簡要總結下。
數學和深度學習之類的,不太懂,但不影響做項目。
1.人工推薦
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編輯、運營和領導等角色,推薦什么,用戶就看什么。
2.分組/聚類推薦
根據用戶的信息,比如?
? ? 地域(廣東、湖南),給廣東人推薦辣食品,大概率 不如 推薦給湖南人推薦賣的好。
?? ?用戶等級(初級會員、黃金會員),等級高的會員,可能更愿意花錢買貴的商品。
? ? 職業(互聯網、金融),推薦職業相關的書籍。
?? ?
3.協同過濾
我們想給用戶推薦東西,最合乎邏輯方法是找到具有相似興趣的人,分析他們的行為,并向用戶推薦相同的項目。
另一種方法是看看用于以前買的商品,然后給他們推薦相似的。
CF有兩種基本方法:基于用戶的協同過濾和基于項目的協同過濾。
4.矩陣分解
不太懂。
感覺是 用戶*項目 2個維護,根據已知數據,來打分。
5.深度學習
不太懂。
但是,看網友的文章,矩陣分解和深度學習有點類似,大致如下:
算法由兩個神經網絡組成:一個用于候選生成,一個用于排序。
候選生成:以用戶的瀏覽歷史為輸入,候選生成網絡可以顯著減小可推薦的視頻數量,從龐大的庫中選出一組最相關的視頻。這樣生成的候選視頻與用戶的相關性最高,然后我們會對用戶評分進行預測。
這個網絡的目標,只是通過協同過濾提供更廣泛的個性化。
排序:進行到這一步,我們得到一組規模更小但相關性更高的內容。我們的目標是仔細分析這些候選內容,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這個任務由排序網絡完成。
所謂排序就是根據視頻描述數據和用戶行為信息,使用設計好的目標函數為每個視頻打分,得分最高的視頻會呈獻給用戶。
通過這兩步,我們可以從非常龐大的視頻庫中選擇視頻,并面向用戶進行有針對性的推薦。這個方法還能讓我們把其他來源的內容也容納進來。
如衡量推薦模型的質量?
“除了標準質量指標之外,還有一些針對推薦問題的指標:比如說召回率與準確率?!?br /> 推薦的文章,用戶是否點擊閱讀了。
推薦的商品,用戶是否瀏覽購買了。
無論是哪種方法,對推薦的列表,點擊和購買等數據進行監測,或者AB2種推薦方式效果對比。
有了數據,推薦算法和不同用戶的匹配效果就出來了。
再針對性的調整。
6.另外,我還想到一種方法。
在jd上買東西時,經常發現我買過一個東西之后,還給我持續推薦。類似的推薦,讓人感覺算法很蠢。
所以,我們可以電話了解部分用戶的情況,推薦了10種商品,你為啥不點擊,不購買?
用戶給出反饋,比如:我只買自己想買的、推薦的我已經買過了、推薦的商品價格太高、朋友買過效果不好等。
通過用戶,買或不買的反饋,了解很多推薦算法需要處理的本質問題。
因此,我們的推薦算法會考慮 商品價格、他的朋友是否好評是否購買、用戶的興趣偏好、用戶的地域等。
主要參考了
詳解個性化推薦五大最常用算法
https://www.cnblogs.com/mafeng/p/7912229.html
順便看了下
基于矩陣分解的推薦算法,簡單入門
https://www.cnblogs.com/kobedeshow/p/3651833.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个性化推荐的6种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pring boot注解@PostCo
- 下一篇: International Eng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