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丰臣秀吉之死到关原之战,德川家康如何一步步将石田三成逼入死局?
原標題:從豐臣秀吉之死到關原之戰,德川家康如何一步步將石田三成逼入死局?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吹雪
字數:10864,閱讀時間:約28分鐘
編者按:在歷年戰國后期的大河劇中關原之戰總是個令人關注的議題。當今年的大河劇也進入了這個歷史篇章。那么東軍的將領為何會加入東軍?西軍的將領又為何要加入西軍?家康在關原之戰前又是如何部署的?西軍果真從一開始就是家康的“魚肉”嗎?①秀吉生前豐臣家的內部矛盾:繼承人
如果說豐臣家族有矛盾,那么就該從為秀吉這個50多歲的老頭生下兒子的女人——淀姬(茶茶)說起。因為對于此時已經是天下人的秀吉來說,能夠有一個親生的男孩自然眉笑顏開。此后的淀姬也可謂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只不過這也引起了豐臣家族關于繼承人人選的問題。
▲2000年大河劇《葵德川三代》劇照:秀賴
因此為了能夠讓秀賴上位,秀吉只得逼得外甥秀次切腹,但是豐臣家血緣直屬其實并不多:能力相對較強的豐臣家頂梁柱弟弟秀長病死在了1591年的年初。秀次的弟弟豐臣秀勝病死在了侵朝的戰役中。甚至在秀次切腹后,秀吉將其子女滅族。如此一來秀賴成長后就沒有了血緣直屬可做的依靠。
▲2017年電影《關之原》截圖:秀次被滅門場景
為此秀吉只得找來拼湊起5奉行和5大老的權利結構:
內大臣德川家康:關東八國256萬石、
大納言前田利家:加賀金澤84萬石、
中納言宇喜多秀家:備前岡山57萬4千石、
中納言毛利輝元:關西十國121萬石
中納言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就的三子,因此也是輝元的三叔),但在1597年病死后由上杉景勝改封接替:陸奧會津120萬石
另外秀吉的正室北政所(寧寧)也是個不可忽略的存在。
▲2007年電影《茶茶天涯的貴妃》截圖:北政所(寧寧)
關于兩個女人如何“宮斗”,這倒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此后以兩個女人為核心利益圈的臣子卻分為了兩派人。尤其是在侵朝戰爭以后。
在這場戰爭中的失利被石田三成等人記敘為武將在前線軍事能力不足。而且這樣的記敘也是有針對性的:對于和石田等人交好的武將如毛利輝元、小西行長、宇喜多秀家、上杉景勝等皆“無罪”或“無大罪”。但是福島正則、加藤清正、黑田長政、池田輝政、淺野長政等皆有罪。
▲本年度大河劇截圖:石田三成劇照
而且彈劾的理由可謂是各種稀奇古怪。比如說加藤清正的家臣偷了明朝使臣的東西、黑田官兵衛則因為和淺野長政在下棋,所以不予接見身為監軍的三成,是對太閣的藐視。
而事實上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人恰恰是自幼便被尾張出身的北政所拉扯大的。因此在秀吉的家臣團中其實至少也分為了兩派:近江系與尾張系。而近江系的代表則是被秀吉稱為“天下智者”的石田三成。
▲日本NHK電視臺歷史紀錄片《轉動歷史的時刻》截圖
日本室町幕府后期誕生了一種叫寺子屋的教育模式:寺廟附近的幼年兒童被送往寺廟接受教育。當1574年還是近江(今滋賀)長濱城主的秀吉在附近的坂田郡石田村的寺廟中,遇見了15歲的石田佐吉的時候,秀吉對其“三獻茶”的機敏感到驚訝便將其收為家臣。而且給了500石的俸祿。②要知道此時的福島正則也只有500石、加藤清正更是只有470石、
本能寺事件后,秀吉勢力逐步擴大,便提拔了三成成為4萬石的大名,此后他招募的第一個家臣是大和(今奈良)簡井氏的侍大將島左近。并給了他1.5萬石的俸祿。他的初陣據說是在秀吉與柴田勝家的“賤岳合戰”中擔任“先懸眾”。
▲日本NHK電視臺歷史紀錄片《轉動歷史的時刻》截圖
然后三成還在琵琶湖旁修建了自己的居城:佐和山城。(今彥根市,另外在琵琶湖旁還有座化為灰燼的城:信長的安土城)到了1595年,佐和山城竣工的時候,該城的產糧為19萬4千石。此后的他也成為了秀吉的五奉行之一。
▲2017年電影《關之原》截圖:佐和山城場景
那么其它4人呢?
4人中有2人和三成是老鄉:長束正家出身近江栗太郡,近江水口城城主,俸祿5萬石。增田長盛出身近江淺井郡。大和郡山城城主,俸祿24萬石。這3人主導了秀吉的財務系統。
另2人中的淺野長政是信長時代的尾張派家臣,本能寺事件后跟隨了秀吉。先是被封為若狹(今福井縣)小浜城主,1593年被秀吉分封了整個甲斐國(武田信玄舊領),并主管秀吉的司法系統。但是淺野家由于秀次案受到牽連。而替淺野家求情的就是家康。
最后一個則是信長時期出身美濃(岐阜縣)的前田玄以。同樣是在本能寺事件后跟隨了秀吉,獲得丹波龜山(今京都府)5萬石的領地,主要負責對朝廷的“外交”。
▲本年度大河劇:長束正家、增田長盛、前田玄以劇照
如果從實際角度考慮,那么當戰國亂世結束后,以5奉行為首的文官派在國政上的重要性上,肯定超過了武官。尤其是三成在1582年提出的“檢地”。其用意就是要將全國土地產量重新檢查,以此來推斷各地大名的實力。等到了秀吉短暫統一日本之后,三成這樣的文官便有了“用武之地”。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就是得罪了很多原本瞞報土地數量的大名。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如此重要的崗位居然同樣可以分為了兩派人。
反觀家康這邊不僅能用與尾張差不多的三河方言無障礙溝通,而且除了淺野家外,在秀吉死后先后與尾張派的加藤(家康收家臣三河刈屋城城主、俸祿3萬石的水野忠重的女兒,為養女嫁與清正做側室)與福島(家康收侄子松平康平女兒為養女,嫁于了福島長子)、蜂須賀至鎮(家康收家臣小笠原秀政女兒為養女嫁于蜂須賀長子)等多位尾張系大名聯姻。
▲2000年大河劇《葵德川三代》劇照
而且這樣的聯姻還包括了與伊達政宗(伊達的女兒嫁于家康的兒子)、黑田長政(為了娶家康養女甚至休了正室)等實力很強的大名。
▲本年度大河劇黑田長政、藤堂高虎劇照
如果再算上池田輝政這種信長時代的尾張系大名(其封地就在家康三河故地:年產糧15萬2千石的吉田城)。那么在秀吉死后,大量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尾張系大名其實大多都被家康拉攏。
(實際上池田家也因秀次案受到牽連,但是這樣的牽連波及面很廣,比如細川忠興、伊達政宗、最上義光等都是被家康救下的)
1600年前后三成、家康的布局
1598年7月15日,除了在朝鮮的大名外,日本全國的大名幾乎都云集在了前田利家的府邸,參與了5奉行主持的天下大名效忠秀吉的寫誓言書儀式。
該誓言書的核心內容就是天下大名必須只效忠秀吉的遺子秀賴。然后該誓言書則交給了前田利家與德川家康兩人。家康本人的誓言書則交給了秀吉。
▲2002年大河劇《利家與松》截圖:前田利家與松夫人
8月4日秀吉命三成寫下遺言:“家康于伏見城代理秀賴主管全國政務,利家于大阪培養秀賴。而且在秀賴15歲前,不可出大阪城。”
8月18日秀吉死。遺體被秘葬于京都阿彌陀峰。
4天后,美濃高松城城主德永法印和秀吉的旗本武士一起發布了從朝鮮撤軍的命令。三成則跑去了博多灣等候從朝鮮歸來的侵朝日軍。
進入12月隨著侵朝日軍的陸續回國。家康也開始了布局:
首先便是對侵朝的很多“有功”將士進行封賞(反正封賞的是秀賴的土地):比如說和丹后國主細川藤孝(本來俸祿12萬石)被增加了6萬石土地。但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九州名門島津家(日后的薩摩)。
▲2000年大河劇《葵德川三代》劇照
因為三成在秀吉九州攻略之后,曾經幫助島津保住了55萬石的封地。另外島津家在臣服于秀吉之后,將女兒龜壽姬送去了大阪幫人質,結果在三成的運作下很快被放回。而且三成還幫島津賣了很多鹿兒島的特產,使其賺了不少錢。因此島津才會在關原之戰時猶豫不決。
但是在12月6日,家康居然拜訪了島津家在伏見的官邸。并且給其增加了5萬石俸祿。5天后又拜訪了增田長盛。然后又接連拜訪了土佐國主長宗我部盛親(俸祿20萬石)
對此,三成也發起了“攻勢”。
1600年1月,三成本來想以家康未經秀賴允許就與大名聯姻的罪名彈劾他。但他的這個想法被一個“間諜”在1月20日送到了家康處。
這個“間諜”就是著名的七姓家奴:藤堂高虎。(他的養子高吉是織田四天王之一丹羽長秀的遺子。在侵朝戰爭中曾經救下了被圍困的加藤清正。但諷刺的是幕末的鳥羽伏見戰役中藤堂的后人居然被薩長聯軍策反)
21日,三成一次讓3個豐臣家的“中老”生駒親正(贊岐高松城城主,俸祿17萬石)、中村一氏(駿河府中城城主,俸祿17萬5000石)、堀尾吉晴(遠州濱松城城主,俸祿12萬石)找家康“問罪”。并威脅要將家康從5大老里開除。但家康對于私自聯姻的回答則是:“一時忘記了”。然后反問:“太閣遺命命家康管理政務,現在卻私自開除?”這樣一來3中老根本不敢擔違背秀吉遺命的責任。只得草草了事。
如此一來豐臣政權已經沒有了制約家康的“名義”。而在軍事上的制約力更是在3月2日前田利家病死之后徹底喪失。
耐人尋味的是利家的遺言:“長子利長住在大阪,次子利政長住領地金澤。各率8000兵力。如果大阪方向有戰事,利政立刻率領地兵力支援。”
▲2002年大河劇《利家與松》截圖:金沢城
這樣的遺言等于是預見了家康的“謀反”。而將利家病死這個重大情報報予家康的還是藤堂高虎。于是家康利用這個情報給自己創造了機會:
如果家康以豐臣大老的身份以“造反”的名義討伐前田家,那么愿意跟隨家康的大名必定會一同前往,而在大阪的三成也會集結反家康大名起兵。到時候家康在戰場上面對軍事能力遠不如自己的三成,獲勝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但是就在這個計劃的“籌劃”階段發生了一件令家康感到意外的事情:三成遭人追殺,只得躲進了家康在伏見的府邸。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等人的“互掐”:找家康遞訴狀。結果在三成的“運作”下,小西行長獲得了“勝利”。結果加藤等7人此后便一直秘謀刺殺三成。
▲本年度大河劇小西行長劇照
三成得知后給上杉家老俸祿30萬石的米澤城主直江兼續寫了書信(2017年的電影《關之原》中三成與直江不是通書信而是面談)③并與佐竹義宣(1597年今栃木縣的下野國宇都宮氏發生內亂使得臨近的佐竹氏受到牽連,三成從中斡旋后佐竹保住了54萬石的領地)一起商議今后的作戰計劃:
直江之后的回信是等上杉返回新領地會津(今福島縣會津若松市)后便在越后北陸同佐竹一起舉兵,到時候三成再從關西出兵,這樣便可南北夾擊家康。
而在石田與佐竹密謀完之后,佐竹便帶著假扮成女人的三成,從大阪逃到了伏見的家康府邸,以暫時躲避加藤7人的刺殺。等到加藤等人趕到家康府邸的時候,家康表現的就像只老狐貍:
▲本年度大河劇截圖:家康伏見府邸劇照
先是當著加藤等人的面大罵三成不是東西。然后卻訓斥了加藤等人以私怨在豐臣家內部挑起事端,最后才告誡眾人自己會以豐臣大老的身份對其討伐。等到三成回到自己的府邸后,家康又派了自己的次子結成秀康(曾被秀吉收為養子)護送三成出大阪城。
那么家康為什么會放走三成?
其實從實際戰略角度來說,對于家康,三成是豐臣政權內部文武對立的焦點。利用三成可以得到眾多武官的支持。其次就是讓石田三成一次性引出全國反家康的大名,一戰將其全部擊潰才是最主要的。但是如果三成此時被殺,那么豐臣政權內部就可能出現一致對外反對家康的局面。
而且放走三成的舉動使得家康在世人前展現了自己沒有以私廢公,始終都是豐臣家的托孤重臣的形象。(說句實話這樣的形象工程很符合日本人一向的慣例)而三成則在辭去奉行一職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只能在自己的居城內“隱居”。
之后家康正式從伏見的府邸入主了伏見城居住。然后繼續加強政治攻勢:
比如說4月12日替朝鮮軍功案“平反”:本來參與朝鮮軍功評定的除了石田三成還有秀吉旗本隊:福源長堯、熊谷直盛、太田一吉、垣見一直等4人。現在三成不在伏見城中。于是另外4人皆因評定“不公”而被處分。
而類似這種處罰秀吉旗本隊的行為也為家康提升了政治聲望。而加藤等人對家康的感激尤甚從前。與此同時“識相”的增田長盛還在9月初七向家康傳遞了“籌劃”好的計劃:“前田利長要刺殺家康。”的消息。但實際上在8月接替利家的利長已經回到了封地。
▲本年度大河劇前田利長劇照
因此前田家要“造反”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9月家康隨即就對前田氏發出了討伐令。當消息傳到金澤的時候,前田家只得送來了人質:利長生母松夫人。(受處罰的還包括了與前田家的聯姻大名:淺野家)
“處理”完秀吉的頭號遺臣后家康下一步就是要入主了大阪。耐人尋味的是9月26日,北政所居然將自己居住的西丸讓給了家康居住。隨后家康便在10月1日入主了大阪并建造了與秀賴同等規模的天守閣。
▲本年度大河劇:家康入主大阪城西丸場景
然后家康對下一個目標動手了:俸祿57萬4千石的宇喜多秀家。因為此時的宇喜多氏的首席家老病故。家臣團中為了“上位”發生了內亂。抓住機會的家康先是派出了神原康政去私下調停。結果戰場上勇武的康政卻并不擅長此等“外交”。
▲本年度大河劇宇喜多秀家劇照
于是宇喜多的家臣團干脆“造反”:在大阪和秀家公然對抗。如此一來秀家只得找到家康做公開調停。家康便將“造反”的宇喜多家臣以各種緣由對其“從輕處理”。最后這幫家臣不但沒被斬首,還直接投靠了家康。
分裂完宇喜多后,最大的敵人便成了原越后名門上杉氏。
上杉家的抵抗與西軍的優勢
上杉景勝在1599年8月回到新領地會津后,曾經多次與家康有書信來往。但這并不代表雙方就不是敵人。
這是因為上杉是以“替補”身份進入5大老體系的。這就造成了其話語權在豐臣政權里遠不如其他4人。而且其新領地會津還靠近著家康的關東八州東北部。如此一來家康很容易就能聯合伊達、最上等大名將其包圍殲滅。所以上杉和三成的“同盟”其實也是個必然。(而且三成其實和上杉家的二號人物直江兼續是故交:1586年秀吉向上杉家派出使臣勸其降服。而各自代表雙方談判的就是三成和兼續)
▲2009年大河劇《天地人》劇照
尤其是到了1600年1月家康命上杉上京。此時的上杉便派出了家臣藤田信吉(第一次上田城合戰中上杉派給真田的援軍就是此人為主帥)做為“名代”前往。結果此人受到了家康的隆重接待,臨走時還被家康贈送了大量財物。于是當藤田回到會津的時候被懷疑被家康策反。因此藤田只得在3月前去投靠家康,并“指認”上杉家“謀反”。
不久之后,從常陸(今茨城縣)唐松野合戰中的名將戶澤盛安之子戶澤政盛處,傳來了臨近的上杉正在備戰的消息。得到此消息后家康欣喜若狂:因為開戰的借口終于有了。
4月,家康以“破壞豐臣家的安定”為由再次命令上杉上京。并對上杉明言:“上杉家在新領地修路、鋪橋是準備攻打鄰國嗎?”結果上杉首席家老直江兼續懟了家康一封著名的“直江狀”。其前半段大概的意思就是解釋上杉家在新領地的行為:“國家的統治者在國內修路鋪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絕對不是為了謀反,這樣如果去謝罪那會使上杉家的武勇蒙羞。”
而后半段則干脆將家康罵的狗血淋頭:“家康大人只愿意聽信有利于自己的傳言,但是如果不聽取不同的意見是有違武士道的。這就說明了家康大人本來就是個說一套做一套的人。”
而收到這封充滿挑釁的回信后家康被氣得在5月便下令征討上杉家。
▲日本NHK電視臺歷史紀錄片《轉動歷史的時刻》截圖:直江狀
6月2日,家康宣布親征并命福島正則、加藤嘉明、細川忠興3人為前鋒。6日,召開軍事會議。會議上被秀吉轉封至越后的信長時代家臣堀秀政之子堀秀治,將上杉在鄰國會津的動向當眾向家康呈報。(上杉在轉封的時候將在越后累積的多年財富全部搬運一空,等到堀秀治入主春日山城的時候遭遇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因此雙方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6月15日,家康在得到秀賴的“將軍令”和賞賜,以及天皇的敕令后,便踏上了北伐上杉之路。大軍于16日開拔。
▲2011年大河劇《江~戰國的公主們》劇照
在佐和山城的石田三成得到消息之后同樣欣喜若狂:趁著家康北上討伐上杉氏,聯合關西大名出兵的日子到了。
只不過響應的三成大名中大部分都是出于私人友情,比較典型的就是三成的發小大谷吉繼。大谷的領地只有越前敦賀5萬石,就算算上豐臣家托管的部分領地也就只有15萬石。(但敦賀是當時日本的海運中心)因此本來已經“讀懂”局勢的大谷,在6月30日出兵的時候是準備響應家康的。但路上被三成叫去了佐和山城。后世對于此人的記載是被三成的友情所感動因此才加入東軍。
那么真相果真如此嗎?其實大谷在為秀吉臣子的時候曾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次秀吉舉辦茶會,但大谷因為臉上的毒瘡流出來的膿滴在了茶碗里,當秀吉卻接過了這個茶碗。(也有說接過碗的是三成,但不管是誰都足以讓大谷忠于豐臣)所以大谷雖然知道必敗,但依然還是加入了東軍。
▲2011年10月5日《歷史秘話》截圖:秀吉茶會接過大谷茶碗的場景
然后便是幫助秀吉完成關西、九州攻略的毛利家重臣安國寺惠瓊,在7月12日也進入了佐和山城。三人商議由俸祿120萬毛利輝元擔任此次討伐家康的主帥。宇喜多秀家為副帥。并以兩人的名義向關西大名發起了聯名狀請求出兵。由此關西的很大一部分大名,都受到此影響,在起兵的時候紛紛加入了石田方。
▲2017年電影《關之原》截圖:安國寺惠瓊劇照
但是毛利輝元其實早在3月就寫下過對家康的“誓言書”:尊德川家康為“父兄”,所以毛利氏與家康的關系其實也很“曖昧”。另外在毛利家的另一位重臣毛利元就之孫吉川廣家,與安國寺惠瓊早就在毛利家內部各種明爭暗斗。而吉川廣家更是早就暗中與家康來往(甚至在關原之戰前一夜向家康保證毛利家不會出兵)
▲2011年10月5日《歷史秘話》截圖:吉川廣家與家康的誓約書
而且西軍中還有一位封地在筑前、筑后(今福岡縣)俸祿52萬石的小早川秀秋(北政所的侄子后被秀吉收為養子,秀次事件發生后被送去了小早川家當養子)也早在侵朝的軍功評定中與三成結怨,后因家康才保住了領地。此次參加西軍時足足帶了15000人的兵力。結果為了拉攏此人,三成幾乎答應讓其當上關白。但要知道關白這個位置不是三成同意就能當上的。
▲2017年電影《關之原》截圖:小早川秀秋劇照
這一切也為西軍日后的戰敗埋下了禍根。
7月15日毛利家輝元率軍前往大阪。16日將東軍諸大名的家小扣為了人質。17日進入家康之前居住的西之丸。同日毛利、宇喜多為代表的武將與增田、長束、前田等3奉行發起了著名的《內府過失清單》以此來彈劾家康。
▲2017年電影《關之原》截圖:7月16日三成夜襲東軍諸大名府邸場景
這篇《內府過失清單》的內容大致為以下幾條:
1.不遵守誓約書。
2.逼迫前田家交出人質。
3.征討上杉出師無名。
4.未經秀賴同意擅自封賞、裁撤大名。
5.入住大阪城。
6.組織“親家康”派大名群體。
7.將北政所“趕”出大阪城。
8.私自建造與秀賴同等規模天守閣。
9.原居住在大阪城中的“親家康”派大名家屬被家康私自放回。
10.私自與“親家康”派大名聯姻。
11.組織“倒石田派”大名群體。
12.私自發布的政令未經過5奉行與5大老聯名。
▲本年度大河劇截圖:5大老與5奉行集結場景
當然,《內府過失清單》還是次要的,此時最主要的是“西軍”在事實上已經形成了聯盟。而且還控制住了秀賴。隨后西軍首先發起了軍事攻勢:7月19日開始進攻伏見城,為家康留守的鳥居元忠以寥寥無幾的兵力經過激烈抵抗后自盡。(但是此番阻擊中誤傷了島津家準備前往與家康匯合的軍隊)
▲本年度大河劇劇照:家康與元忠的最后一次君臣私宴
如此一來,不僅是政治上,在軍事上西軍都占有了先機。
家康在決戰關原前的最后布局
7月19日這天的家康,并不知道西面的軍情怎么樣。而在事實上家康為了等三成起兵,在征討的路上一直都是慢悠悠的行軍。
從6月16日出兵直到7月2日,家康才剛剛走到江戶;13日才命德川秀忠為前軍出發;21日自己才動身。但是23日這天行軍到小山的時候,家康收到了佐竹家“投靠”西軍的消息。為此家康當日便給會津北方的最上義光寫信,傳達了想要暫時終止會津征討的計劃。
▲本年度大河劇德川秀忠劇照
也就在等最上家回信的25日,家康收到西軍攻克伏見城的消息,對此家康相當的震驚。因為家康此次出兵是以豐臣政權擁護者,討伐想要“造反”的上杉家為名義。因此跟隨其中的討伐軍大多是忠于豐臣家的大名。而在家康原本的計劃里征討上杉已經是最后一個環節。
因為在之前一連串的政治攻勢中5大老的前田、宇喜多等大名勢力已經大大減弱、上杉也面臨自己的討伐軍。5奉行也被架空。因此此次征討上杉的難度其實也并不大。勝利之后再以封賞有功之臣的名義,再把豐臣的領地分封給“親家康派”大名之后自,己便可成了實際的全國統治者。
但是如果現在西軍以秀賴的名義出兵,那么德川就成了“逆賊”。到時候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性質了。
因此便有了“小山評定”這個著名的歷史情節:
▲本年度大河劇“小山評定”劇照
在這個軍事會議的前一晚,東軍中的黑田長政以打倒三成是為了給秀賴“清君側”的名義,說服了福島正則。
而對福島正則來說,從賤岳合戰時拿下“一番槍”成為5千石的大名后,就一直瞧不起成天只會算計的三成。因此如果三成打贏了家康,那么三成在豐臣政權中就會是個“天花板”般的存在,這對于福島來說就是“生不如死”。因此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在家康這里搏一把。
▲2011年10月5日《歷史秘話》截圖:福島正則在“小山評定”的場景
于是福島正則在第二天的“小山評定”上,率先表態支持家康打倒三成。山內一豐更是表示會將居城獻上。(后來被賜予了今高知縣的土佐一國,此地還出了日本近代著名人物:坂本龍馬)因此,此時還在行軍前往會津路上的“親家康派”大名,紛紛表示會繼續追隨家康。
▲2006年大河劇《功名十字路》截圖:山內一豐戰后被賜土佐國劇照
如此一來,這場“小山評定”這場“政治秀”也成為了德川政權的一個起點。但如果深究為什么家康會上演這場“政治秀”,其實還有個家康的軍事戰略選擇問題。
那就是家康“引三成起兵”的軍事戰略是早就定好的。只不過家康本人并沒有想到“西軍”的勢力居然如此龐大。因為根據此前的布局,使得他并不輕易相信毛利家會有勇氣與其開戰。但等到鳥居元忠的戰死將這個消息坐實之后,家康才知道其嚴重性。(也正是元忠的這場伏見城阻擊戰為家康贏得了時間)而且此時不僅“西軍”聯盟成立,在兵力上更是超過了“東軍”。
于是當這場“政治秀”結束后,家康便命東軍諸將先趕往地理要沖:尾張。隨后不想東西同時開戰的家康,便暫時在小山先穩住對上杉的局勢。此階段家康先是讓次子結城秀康統兵1萬8千守住上杉南下的通道,同時命伊達政宗暫緩對上杉的攻勢。
▲日本NHK電視臺歷史紀錄片《轉動歷史的時刻》截圖:德川、最上、伊達對上杉的包圍圈
這么部署的原因也很簡單:防止上杉、佐竹、伊達組成聯盟。
因為在實際上,上杉雖然有120萬的領地,但并不具備獨自攻入關東與德川開戰的實力。但如果加上佐竹、伊達就有可能了。尤其是伊達政宗對領土的擴張有著非常強烈的意愿。
因此直到8月5日,家康確信了上杉只打算采取守勢的時候,才開始準備返回江戶做最后的部署。而在西軍方面,則是在8月1日從大阪出發之后開始向江戶進軍。此后一路平推到了美濃。到了8月11日,西軍主力進入了美濃的大垣城。三成等人甚至計劃將決戰地點定在三河的木曾川。
▲日本NHK電視臺歷史紀錄片《轉動歷史的時刻》截圖:西軍進軍時間
到了此時,家康的軍事反擊才開始。
8月13日,東軍的前鋒福島正則等人回到了尾張的清州城。此地離大垣城僅25公里。而當三成得知東軍的前鋒人選后,更是感到了吃驚。(因為三成理解不了作為豐臣忠臣的福島為什么會背叛秀賴)
▲本年度大河劇福島正則劇照
而為了把“小山評定”這場“政治秀”中最有表現的福島正則“綁”住。家康更是干脆在回到江戶后,就自己先按兵不動的同時,派出了本多忠勝前往前線以“監控”福島等人。直到8月21日,此時回到尾張多日,早就已經等得不耐煩的東軍諸大名開始對家康有所不信任的時候,家康才派了一個叫村越直吉(茂助)的家臣前往傳達軍令:“前線將士欠缺斗志。但是如果開戰,家康本人將立刻親率大軍前來。”
▲2000年大河劇《葵德川三代》劇照
這樣的激將法對福島正則等“莽夫”而言絕對有奇效。于是8月21日東軍便兵分兩路攻打西軍的第一個據點:岐阜城(原齋藤道三的稻葉山城)。
東軍一路從木曾川上游河田口渡河北上,一路從木曾川下游向西渡河攻岐阜的衛城竹鼻城,然后再和上游的渡河軍一起對岐阜城完成合圍。
▲2000年大河劇《葵德川三代》劇照
守岐阜的是織田信長的后人織田秀信,但此時的織田軍和信長時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于是這批前線大名在8月23日便拿下了岐阜城。
到了8月27日,家康終于決定出兵了。這不僅意味著東西兩軍正式的決戰即將拉開序幕。更說明了三成對于戰策、戰略都有明顯的失誤。
因為三成本來和上杉、佐竹約定對家康南北夾擊。如今家康幾乎帶走了所有的軍隊,江戶城已經是一座空城。但此時不僅是上杉周圍還有伊達、最上這樣的敵對大名。就連佐竹家也因為內部意見分歧而遲遲無法派兵出戰。
因此上杉家出兵已時經是9月初,也就是北關原戰場的“慶長出羽之戰”。此時的最上家抵抗尤為激烈。因為最上家時年僅14歲的駒姬被卷入了秀次案遭到誅連。因此最上家對豐臣家肯定是有恨的。(當時的伊達正宗大部分時間按兵不動因此戰后只被加封了2萬石,而最上家領地則從24萬石增加到了57萬石)
▲日本NHK電視臺歷史紀錄片《轉動歷史的時刻》截圖:描繪“慶長出羽之戰”的長谷堂合戰屏風
這樣一來,三成原本想要在三河決戰策略便無法實施。所以他就只能暫時固守美濃的大垣城,以便繼續等待毛利的援軍。
但是這時從近江傳來了靠近佐和山城的大津城主的京極高次,突然在9月2日加入了東軍的消息。這對三成來說等于是自己的大后方一下子變成了前線。
于是,三成只得調遣被秀吉稱為“西國無雙”的九州名將立花宗茂去攻打大津城。(立花宗茂也因此錯過了關原之戰)
▲2011年大河劇《江~戰國的公主們》劇照
但是到了9月12日,家康的大軍已經趕到了清州城。離大垣城已經不遠,而且如果家康不選擇攻城而是圍城,并派一支偏師繞過大垣城去支援大津城,那么在大垣城的西軍就會陷入東軍的包圍圈。
▲2011年大河劇《江~戰國的公主們》劇照
因此到了14日晚上,三成只得率軍趕往了東軍的必經之路:關原。
當幾小時之后,家康得知了三成的行軍路線后也立刻率軍趕往了關原。
于是決定日本未來國運的關原之戰也即將開打了…………
▲2011年大河劇《江~戰國的公主們》劇照
①“東軍”、“西軍”都是后人的叫法,在當時都自稱“豐臣軍”。本文為了方便讀者也稱之為“東軍”、“西軍”。
②關于石田三成最初的俸祿:司馬遼太郎記敘為500石、2017年的電影《關之原》設定為100石、《轉動的歷史時刻》中出現的史料為300石。
③秀吉死前8個月為了拉攏上杉家便將其封地俸祿從55萬石增長到了120萬石,負責其中行政事物的就是三成。
參考資料:
紀錄片:
NHK電視臺~轉動的歷史時刻:《北關原~直江兼續的決斷》、《敗者石田三成的關原之戰》
《歷史秘話085:關原~不為人知的英雄~盛開于戰國亂世的男子華章》
書籍:
司馬遼太郎《關原之戰:爭霸天下》
指文《日本軍鑒:關原之戰》
吳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戰爭與陰謀:德川家康陷害了石田三成嗎》
影視:
大河劇:《江~戰國的公主們》、《葵:德川三代》、《怎么辦家康》、《天地人》、《功名十字路》
電影:《關之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吹雪,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从丰臣秀吉之死到关原之战,德川家康如何一步步将石田三成逼入死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杨丞琳事件闹大了?四川新年演唱会删
- 下一篇: 为什么《一闪一闪亮星星》的仪式感营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