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何人们用燕赵形容河北,而简称却非燕非赵,用看似平庸的“冀”
原標題:為何人們用燕趙形容河北,而簡稱卻非燕非趙,用看似平庸的“冀”
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每當張飛出場的時候,他都會高喊:“吾乃燕人張翼德,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張飛是東漢時期涿郡人士,也就是現在的河北涿州市。
韓愈在《送董邵南序》中,開篇第一句便是“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其中的燕趙之地,指的也是現在的河北。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河北自古以來都被稱為“燕趙”,反而省份的簡稱卻是“冀”呢?
地方行政機構——諸侯國
其實想要搞清楚河北簡稱“冀”的稱號的問題,就必須先明白“燕”和“趙”的由來。
周朝建立之后,周天子實行分封制,將姬姓族人和開國功臣都分封了土地,繼而誕生出周初71個諸侯國,位于北方的燕國就是其中之一。
“燕”作為一個國家的名字,同時也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首先它包含了廣袤的土地和獨立的行政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質。那么形容這個國家和國人,必然先稱國號,之后才能計較地名。
比如我們能在國外介紹自己是中國人,卻不能直接說自己是哪個省份的人一樣,因為中國包含了太多省份和城市。就像奧運會臺灣運動員入場牌子寫的是中國臺灣一樣,單純形容地域不具備代表性。
其次,燕國管轄的范圍不僅有河北地區,還包括了現在的北京、天津、陜西和河南等一部分地區。那么“燕”單獨作為河北的稱號,顯然太過寬泛,不夠嚴謹。
至于趙國,原本開國之君是晉國的臣屬,三家分晉之后,周天子無力掌控諸侯,只好承認趙國的地位。
趙國定都邯鄲,這個名字直到現在還在沿用,這也是為何會有人質疑為何不用“趙”簡稱河北的原因。
同樣“趙”也能如上文那樣解釋,趙國所統轄的地區,雖然也涵蓋了一部分河北,但同樣也涵蓋了山西、內蒙古、河南部分地區。所以也不能單純地指代河北。
最關鍵的是,在當時齊國的勢力范圍也占有河北不少土地,如果單純以古代國家地名稱定義現在省份的簡稱,恐怕各個省份都會存在同時幾個簡稱共存的情況。
河北之名由何而來
搞清楚“燕”和“趙”的來歷,那么在分析“冀”之前,我們還需要搞清楚“河北”為什么叫做“河北”。
眾所周知,我國的地名許多都和“東南西北”有所關聯。例如湖南,因為大部分區域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北剛巧相反,管轄區域大部分處于洞庭湖以北。
同樣的,山東地區是崤山以東、山西是太行山以西。那么河南和河北,就泛指的是黃河南北地區。既然是泛指,就說明河北最開始并非單指一個地區。
在《戰國策》中,“河北”這個稱號第一次登上了歷史舞臺。當時六國正陷入合縱連橫的局面當中,樂毅就提出了“趙有河北,齊有河東”,用以均衡列國。
到了三國時期,同樣也用來泛指,例如河北袁紹、河北名將顏良文丑等。以概括袁紹掌控冀州、幽州等地,顏良、文丑勇冠北方的事實。
故而從這里看來,“河北”作為全稱似乎更加“平庸”,它甚至是燕趙地區的統稱,更加不具備代表性。而現在的河北只是一小部分黃河以北的地區,遠遠比不上前人對“河北”一詞的釋義。
“冀”根本不平庸
中華文化一直以博大精深著稱,漢字作為世界上僅存的象形文字,其囊括的內涵極其深厚。漢字分為形聲字和會意字,形聲字指的是通過常見字形作為聲旁以標注其讀音,再通過另一個形旁表示其含意。
而會意字則指的是通過最少兩個單個漢字組成,根據兩個象形進行釋意釋意。
例如“鷺”就是個形聲字,“路”表音,“鳥”表意;而“歪”就是會意字,一看就知道表示位置不當。
“冀”的甲骨文是“北”和“異”疊加起來的,看起來像是頭戴面具的人在跳舞。實際上“冀”本身就有著希望的意思,例如“希冀”、“冀望”等。
在上古洪水泛濫時期,大禹治水的第一站就是現在的河北地區。當時水患頻發,百姓苦不堪言,沒有科學知識和應對手段的他們,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神明之上,故而祭祀和舞蹈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除開民俗以外,地理也是能夠從會意字上看出端倪的。《墨子》曰:“遠國異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辯。”這里的“異土”就是他鄉的意思。
很顯然冀州遠離中原,就被大禹視作“最北方的異土”,兩個字連在一起,便就有了“冀”字。
故而在大禹安定天下之后,便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州”最初的本意,也是指的被水圍繞的大片的土地。所以大禹最開始治理的那片地方,被他命名為“冀州”。
這個名字顯然充滿了大禹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包含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到了周朝時,《周禮》描述為“河內曰冀”,是在分封諸國的基礎上,對于地名的傳承和官方認定。彼時的冀州西起山西臨汾,東至河南濮陽,北到遼寧,無愧“九州之首”的稱號。
只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過于龐大政治范圍導致內部局勢十分不穩定,故而冀州自古以來就充斥著戰爭的煙火。在不斷地割據和統一的過程中,冀州管轄范圍逐漸縮小。
秦統一六國之后推行郡縣制,設立了三十六郡,這個時候州名存實亡。西漢時期,由于劉邦實行分封制與郡縣制并存,故而州的概念再次出現。
隨著消除異姓王以及漢武帝時期推恩令的頒布,冀州一部分地區被單獨劃分出來,成為幽州。晉代時,原屬冀州的邢臺、邯鄲又被劃到了司州的管轄范圍。
到了隋唐時期,天下由州改郡,又由郡改州,但實際上,“州”已經成為了低級單位,不復當年的風采。元明清時期,冀州依然存在,只是河北的名字換了又換,從“腹里”變為“直隸”。
從這里可以看出,不論歷史如何變遷,“冀州”這個名字仍然存續了上千年。它的范圍即便一直在縮小,可其承載的文化底蘊依然在延續。
綜上所述,“冀”這個簡稱一點也不普通。
可以說現在所有省份的名字,也都是為了更好的識別和管理,其簡稱才是最具深意的稱號。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为何人们用燕赵形容河北,而简称却非燕非赵,用看似平庸的“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或将重回娱乐圈?权志龙被曝正在准备新专辑
- 下一篇: 原创:年轻时绝代芳娇,曾与吕良伟等众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