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股市为何20年上涨近20倍?
原標題:印度股市為何20年上漲近20倍?
看多者從經濟、企業、資金、人口紅利等多方面論證印度股市的長牛基礎。謹慎者則認為,印度股指至少一大半漲幅來自于貨幣貶值和通脹,印度牛的邏輯吹過頭了
文 |《財經》研究員 黃慧玲 實習生 王蔓
編輯 | 楊秀紅
印度股市正在勇攀歷史新高。
12月11日,印度SENSEX30指數盤中一度突破7萬點大關,再創歷史新高。截至當日收盤,該指數報收于69928.53點。過去20余年,印度股市經歷了長期上漲,近期印度股市總市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位居美國、中國、日本和中國香港之后。
從今年情況來看,中國股市與印度股市之間的資金流有“蹺蹺板效應”。“今年初疫情防控調整之后,對比中國和印度,市場普遍看好中國。1月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市場1500億元,而印度市場則相應出現了外資流出的情況。但是在不到一個季度之后,國內宏觀數據表現不如預期。此后,海外的投資者在三季度流入印度。”一位基金經理觀察認為。
為何印度股市的表現如此強勁?
“近期推動印度股市走高的因素包括強勁的經濟數據、企業盈利數據、油價下跌和強勁的國內資金流。”摩根大通策略師巴特拉在研報中分析。
而對于印度股市長期牛市的基礎,國信證券認為,雖然印度的制造業并不成熟,但一大批高市值服務業企業足以支撐股市上行,大市值企業普遍具有較高的成長性,成為推動股指上升的中堅力量;其市場化的交易所持股架構極大地活躍了印度股市交易;自由的外資流入制度激勵了投資組合凈流入,構成印度股市長牛的資金面支撐。
印度股市上漲背后有哪些風險?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認為,印度貨幣供應量的大幅增長導致貨幣貶值和通脹的問題不應被忽視。“1991年以來,印度的貨幣供應已經增長了93倍,而股市漲幅為66倍。因此,印度股指至少一大半漲幅來自于貨幣貶值和通脹。”
20年上漲1967%
12月4日-8日,印度SENSEX30指數以4.24%的漲幅位列亞太市場第一。
拉長時間來看,近三年印度SENSEX30以54%的漲幅遙遙領先。2003年以來,印度SENSEX30指數在20年間累計漲幅達1967%。
2022年,在美聯儲大幅加息的背景下,全球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大多經歷了美元外資的大幅流出和股市下挫。印度也面臨著美元資金回流壓力,但這一情況在2023年二季度好轉,當季引來了外資的凈流入。
對于印度股市的表現,宏利基金基金經理師婧用了“韌性”二字來形容。她告訴《財經》,三季度全球市場在強勢美元和超預期美債利率上行的背景下,均有所回調,印度市場在二季度表現亮眼,三季度在不考慮匯率折損的背景下,依然錄得正收益,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印度為什么能持續獲得關注度?隨著印度人口超過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英國,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印度在未來或可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
12月5日,標普全球發布了《2024年全球信用展望》。報告指出,印度至少在未來三年內仍為全球GDP增速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且最早2030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該機構預測,2027年印度GDP增長率將為7%。相比之下,2026年中國GDP增長率或放緩至4.6%。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印度二季度的GDP增長了7.6%,超出市場的預期。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經濟展望報告預估,2023年、2024年印度GDP增速均將高于6%,是全球少數長期維持GDP高增長的國家。
中金公司從經濟稟賦、產業政策、貨幣財政、國際合作、金融市場五個方面對印度發展潛力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印度最大的優勢是人口正在進入紅利期,近幾年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加大對制造業支持,有助于其更好融入全球制造產業鏈。與此同時,印度加強與西方的科技合作,加快國內體制改革,經濟增長潛能得到釋放。
今年4月,聯合國人口事務部預估,印度將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相關數據顯示,印度目前人口分布呈現金字塔形,50歲以下人口占比近八成,25歲以下的人口有6.1億,且英語普及率高,吸引外資前來。
這些人口紅利成為其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將提供轉業機會。富邦投顧研報認為,2018年以來,中美因科技對抗,貿易關系緊張,2022年因疫情,一些國際品牌大廠將部分生產從中國往外分散布局。由于印度逾14億且年輕化的人口紅利優勢,已吸引蘋果、三星、HP、DELL等消費性電子品牌大廠前往印度,其2022年出口額達213億美元的新高,年增45.4%。
在產業政策方面,據中金公司分析,長期以來印度的比較優勢聚焦于服務業,其服務業貿易持續順差、制造業持續逆差。近幾年來,印度政府加大對制造業發展的支持,服裝、手機等產業鏈承接轉移,數字經濟領域加快發展。幾十年來制約制造業規模效應的勞動力與中小企業制度得到修正,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改善。
2022年印度出口額雖創新高,但因進口額大增仍使凈出口逆差擴大。為了改善貿易逆差情況,2023年印度政府擴大公共投資,創造就業與帶動消費,支持內需繼續成長。雖然商品出口轉弱,但進口成本降低,服務出口增長,均將緩解凈出口逆差壓力。
莫迪政府為了爭取連任,此前亦頒布了多項政策,快速推動了金融行業的發展。其中最為關鍵的是2016年的“廢鈔運動”,將面值500盧比及1000盧比的大額紙幣作廢,并推動數字支付和包容性金融。頒布廢鈔令后,人們需要在指定期限內將持有的當時最大額度的500盧比和1000盧比紙幣存入銀行賬戶。由此實現了去貨幣化,有效推進了電子金融資產的改革。
機會還是泡沫?
師婧認為,由于印度股市的國際化程度比較高,海外機構投資者是影響印度市場的重要力量,而三季度強勢的美元導致一部分海外機構投資者流出印度市場,這使得印度的大盤股估值當前并不貴,印度市場估值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中小盤股。
工銀印度基金經理劉偉琳認為,中國進入新階段后,尋找新興市場的國家進行高速經濟發展配置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印度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國,其經濟發展更多地依賴于整體經濟。印度服務業發展較好,IT業、仿制藥、電影產業都有一定優勢。”她告訴《財經》,“雖然印度的制造業沒有中國發展得這么好,但印度現在也在積極推廣‘印度制造’,他們也在考慮其制造業是否能夠承接中國未來的一些低端產業轉移。”
在中國和印度之間權衡對比已經成為亞洲投資者的重要議題。在新加坡舉行的 2023年米爾肯研究院亞洲峰會(Milken Institute Asia Summit 2023)上,發言者表示,中國市場正面臨逆風,但仍有機會可尋;印度和東南亞已成為值得投資的另類市場,但它們也有各自的風險。
伴隨著印度投資的升溫,關于估值的討論越發激烈。2022年,印度基準股指在全球股債齊跌的背景下,仍然錄得4%的漲幅,而今年以來仍持續高漲。對于這一情況,高盛集團和里昂證券曾稱,印度股市的估值已經被推得很高,在全球基金今年累計向印度股市投入130億美元后,后續可能會在其他新興市場找到更好的交易機會。
“在新興市場國家里面,肯定不算特別便宜的,就是因為大家對它的信心比較足。目前的估值水平處于均值略偏下的位置。這表明,盡管印度股市已經連續多年上漲,但實際上并沒有太多泡沫。”劉偉琳認為。
師婧認為,短期需要注意估值調整的風險,長期看印度經濟基本面的韌性依然持續。
國信證券認為,長期看基本面,印度是在新興市場中的“趕超國”角色,通過復刻先行國的城鎮化與工業化經驗使得經濟維持高增速,盈利驅動下股票有長期上漲基礎。但短期看資金面,其高度依賴外資為印度股市帶來高波動性。
在考察了印度當前的經濟情況后,中金公司認為,印度女性勞動參與率低,基礎設施、營商環境短板突出,土地制度制約規模發展,資本市場估值偏高,這些因素使得投資印度也并非那么容易。
責編 | 張雨菲
題圖|視覺中國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印度股市为何20年上涨近20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AI板块连续上攻3日!指数低开高走
- 下一篇: 浙商证券强势涨停背后,券商会掀起并购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