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欧洲杯热度不如以往了吗?如果是的话,原因出在哪 ...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今年欧洲杯热度不如以往了吗?如果是的话,原因出在哪 ...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不僅是歐洲杯熱度不如以往,NBA、美洲杯也是一樣。我跟我好友聊天,說現在每天會關注NBA季后賽以及美洲杯的賽事,他一聽全然不知,說現在還有美洲杯,我怎么不知道?現在的網絡,隨著大數據推送機制的固定化,平時你瀏覽什么內容,平臺就給你看什么東西。要是你不看,你根本就沒法了解其它行業的消息,信息閉塞相當明顯,除非你有特意關注和搜索,否則你每天看到的消息就只能是你感興趣或者你看到的畫面。另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太喜歡足球了,看球的人相當少,平時大家更喜歡的是玩游戲、看動漫,對于體育賽事的熱愛越來越少。這幾年工作我接觸不少職場的年輕人,問他們平時看不看球賽?他們都說不看。問他們做什么?平時就是玩玩王者榮耀,拿手機玩游戲,搞得我也很郁悶,現實中要找到志同道合可以聊球的伙伴都很少,只能在網絡上找一些好友。相信大家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就是足球在大家生活中的關注度沒有那么高,也不太愿意看,玩游戲多爽啊,看一場球賽90分鐘,還是0:0,特別枯燥,有什么意思呢?畢竟大家的生活都是快節奏化,還有點興趣狹窄,只關注自己喜歡的,不關注的東西都不會去了解,信息太多,琳瑯滿目,也有點碎片化,很難沉得住氣、耐心地去關注足球帶來的快樂。想起小時候,那時候網絡還不發達,為了關注比賽,我們會經??醋闱螂s志、報紙還有新聞的報道,去了解研究球隊、球星間的事跡,非常用心,現在反而缺少了這種執著的勁頭,投入的熱情減少。舉個例子,捷克的希克。本屆賽事??吮憩F不錯,相當搶眼,居然有很多球迷不知道,我好友還問我這球員是誰,這么厲害我都不了解。事實上,希克老早就出名了,早年在意甲桑普多利亞、羅馬隊的時期就很有名,經常看意甲的球迷都會知道他,當年尤文還一度想要買他,可惜后面因為體檢不合格才放棄。在羅馬我看過他不少比賽,這名球員很有特點,在前場也具有威懾力,腳下技術也很靈活,而到了萊比錫紅牛、勒沃庫森之后,去了德甲,表現比之前更為成熟。他的表現,讓我想起哲科,身高1米86的??丝梢宰鳛閱吻颁h,但他也可以踢二前鋒或站樁前鋒。能護球,技術也不錯,相當全面。然而這么一名優秀的球員,很多人都表示不認識他。包括烏克蘭,現在對于烏克蘭,大家估計只認識舍甫琴科了,如果再了解的,可能也就是津琴科。其實球隊里亞爾莫連科也很出名,在西漢姆聯表現很不錯,英超的球迷會認識他。馬特維延科也很不錯,在實況足球游戲里面我還用過他,也是特別穩健。本屆賽事,烏克蘭的表現相當好,從預選賽到本屆歐洲杯都十分出眾,球隊技戰術水平、打法以及球場感染力都特別強,隊員們之間默契十足,傳切打得也很流暢,是一支不可小覷的隊伍。所以,歸根結底還是熱愛罷了,如果你是真球迷,你會關注許多不那么大牌的球員,看比賽的時候也會饒有興趣,也不會覺得枯燥;要是你是偽球迷,平時不看球的,突然來個大型賽事去看,也很難提得起興趣。
熱度的下降,這其實是傳統體育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nba在蕭華的帶領下,開始向博彩的合法化張開懷抱。我們也可以發現,在弗洛倫蒂諾闡述歐超動機的時候,也談到了足球在世界范圍內的熱度下降。無論他們是出于真心還是虛言借口,至少可以說明一點:足球和籃球在世界范圍內的熱度下滑,是確定的事實,這樣才足以讓他們作為一個可行的借口。原因其實也是很簡單的:相對于傳統體育,電子競技的直接參與成本,實在是太低了,而它的參與模式,實在是太適合當代社會的生活節奏了。任何一項運動,都勢必受到參與性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頻繁地直接接觸到一個運動,那么他對它的投入感顯然會比單純的觀看來得更強烈,而投入感便帶來了寄情。并且,這樣的接觸,也會帶來圍繞運動的“人群聚集”,從而形成一種群體性活動之下的社交性,進一步加深人對運動的粘性。試想一下,曾經的中國,籃球的民間群眾基礎要大于足球,其原因不外乎更小的球場所帶來的更多參與性。而到了今天,電競的出現,則帶來了進一步的參與便捷性提升:不需要現實中的聚眾,只需要一根網線,一臺電腦,甚至后續到一部手機,便可以實現參與和社交。而即使我們將考察對象縮小到電競內部,其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這樣的規律:需要電腦、室內固定環境的英雄聯盟(乃至于端游競技),其市場逐漸被手機端的王者榮耀所追趕,雖然后者受限于競技性的深度,但也達到了一個不錯的——或者說,高于其作為電競之硬素質的——聲勢影響。而從生活節奏來看,當代人的生活正在愈發地碎片化。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最高效率地獲?。ǖ煌耆恰拔照莆铡保﹥热莺腕w驗,已經成為了重中之重。也因此,才有了講漫、“xx說電影”、“五分鐘看完一本xx”等事物的出現興起,也才有了羅振宇這樣散布“內容濃縮后的無用輸出”模式者的活躍。而比起傳統體育,電競游戲的活動模式無疑是更加接近于碎片化的。最后不得不提到的一點,則是電競項目的偶像流量化,開始打造粉絲經濟的商業邏輯。在當代,粉絲經濟和流量化運營幾乎無處不在,也確實是盈利模式搭建優化中的有效武器。電競做到了這一點,而傳統體育對此則相對有些無動于衷,即使他們擁有著大量具備偶像化基礎的高人氣運動員。從方方面面來說,電競都是比傳統體育更適應當代的項目。事實上,這也完全不奇怪。因為,歸根結底,電競原本就是這個時代孕育出的產物。
1、轉播版權爭奪戰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觀看越便利,觀看成本越低的娛樂節目越容易獲得更大的熱度。拿這一屆歐洲杯舉例,咕咪可能是鐵了心下了血本,買了獨家,后來電視直播版權賣給了央視,網絡直播版權分發給了愛奇藝。搞得只有電視端cctv5能看,受不了咪咕和愛奇藝的時候想找央視網看也看不了。如此嚴厲的版權管控之下,就出現了很搞笑的一幅場景,ab站上很多球評節目因為版權限制只能整個人在那吹逼,甚至連比賽畫面都沒有,簡直是黑色幽默。足球的熱度,起碼在中國的熱度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于二次傳播和創作的,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論壇虛空嘴仗,微博造梗,視頻網站的二創二剪。咪咕天才一般地鎖死了傳播和二創的全部便利性,以至于捷克那場比賽結束了好幾個小時之后,那腳驚天吊射在直播吧的新聞資訊里竟然只有一張起腳位置的示意圖,何其黑色幽默。中國的觀眾里非核心球迷是居多的,以往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和歐洲杯是這波人出沒的舞臺,小龍蝦配啤酒,夏夜吹著逼看個球,成本非常低地就能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實在不濟也能在家整點小酒,微信上找往日好友邊看球邊吹吹水。但如今沒有了唾手可得的觀看渠道,沒有了二次傳播和二創帶來的熱度,自然也就沒有那么多非核心球迷涌入這個本來對他們來說就不是必需品的賽事。再說回咪咕,做一個橫向對比一個縱向對比。同為娛樂,電視劇行業,在互聯網資本三分天下之前出現的膾炙人口的劇集是不是比現在要多得多。大家看電視劇都是圖一樂,甚至可能是聽個聲,我現在要看個劇需要開會員,找到我想看的劇,然后再觀看,想要早點看完需要花錢超前點映,是不是和花錢原畫50幀再花錢買解說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橫向比對一下近些年來興起的電競,拿用十年做成電競聯賽標桿的LPL來說。同樣的圖一樂的娛樂節目,同樣的社區環境,同樣的吵架模式(據我觀察甚至和早年足球貼吧罵戰一模一樣),同樣的極度依賴于比賽轉播和觀眾消費,LPL走的是什么模式?對觀眾我處處讓利,我只賺廣告商和唯粉的錢。上海一場比賽五六十,兩場通票一百,兩個小時下來,就一場電影的價格。網上直播所有直播平臺都能看,不喜歡官方解說有二路甚至三路的解說免費看,畫質1080p起步,也有搞2k4k的平臺。唯一看比賽要收費的是什么?選手的第一視角。為什么這么搞,因為看的人多了熱度才起得來,熱度起來了才有更多的廣告和粉絲團體,而要看的人多就要給最廣大的觀眾群體,給看比賽就是圖一樂的觀眾群體讓利,先把盤子做大,熱度做高。騰競想的很清楚,而搞足球的這幾家搞了這些年還在迷糊。資本對所有的娛樂行業的噶韭菜模式都是差不多的,電視劇超前點映,會員多看畫質更好;游戲會員提前解鎖,本體內容拆成dlc再賣一次;音樂打版權站,強迫你聽個歌要開至少兩個會員?,F在足球直播也如此了,把原本的服務拆分,只免費提供最基本的服務,其他所有的增值服務再次售賣給你。比賽本體可以賣,畫質可以賣,解說可以賣,下一步估計賽后集錦也可以賣了。早幾年,再次的解說,不論是電視臺還是網絡,都說不出“倒地的是誰?”“誰進的球?是小弗嗎?不是,是22號,就是22號”這樣的話。2、球迷青黃不接我看球也有個十年了,以前從來沒覺得看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哪怕是第二天考試,2:45的歐冠我都是照看不誤。但成為社畜之后才逐漸發現原來看球是一件那么奢侈的事。今天凌晨睡不著才有機會能看一場三點的西班牙。(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西班牙總不會讓你失望)80/90后的球迷和我的處境基本上不會差太多,只要是需要工作,除了公司老板,看一場12點以后的球賽基本都是奢侈。而真正有時間去看球的人是誰,是十幾歲二十出頭還沒工作,還有熬夜權的學生。而他們在干嘛?在看電競,在看電視劇,在刷抖音,在打游戲。這群人早就被搞上面這些娛樂項目的公司搶走了。眾所周知,所有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在他們的時間分配習慣已經被培養起來之后,四年一屆的歐洲杯世界杯又何德何能能半路截胡呢?設想一下,你說我一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就千把塊錢,拋開生活開支就不剩多少了,我偶爾還想買個皮膚,充個十連,現在我偶然在微博了解了林皇梗,又在b站刷到了一些足球二創視頻,很感興趣,想去看看球。然后慕名而來,白天睡個午覺,晚上準點打開英超直播,一看林皇的西漢姆聯不是免費場次,它要我付費,我咬咬牙花個十幾二十塊看了九十分鐘,然后看了個0:0。室友跑過來問我在看啥,我說在看足球比賽,室友說那玩意有啥好看的,九十分鐘進不了一個球的,招呼我去打游戲,我關閉了直播和室友去打游戲了,兩把下來一個小時,二連勝,殺得痛快,排位多了四五十分。然后我回頭想想,剛剛要是不看球還能多上幾十分,那十幾二十塊還能多買個皮膚,從此我就再也沒看過球了。其實本來新一屆球迷是有培養起來的土壤的,互聯網文化之下,林皇以一己之力差點改變了年輕人不看球的現狀,但玩梗和真的去打開比賽看90分鐘是不一樣的,后者的成本太高,以前只有時間成本,現在還要加上經濟成本。加上搞足球的平臺的短視和外部多方搶年輕人時間的壓力,終究最后足球的熱度在年輕人里只能越來越式微。3、這屆歐洲杯目前看來確實不好看本來我覺得這屆歐洲杯應該會還不錯,畢竟各只傳統強隊之間的實力都很接近,T2級別的隊伍看起來也都有爆冷的可能,同時又是六十年紀念,十個舉辦城市,各個強隊在自己熟悉的場地踢球踢出來的效果應該也會更好。但是,應該從來都有例外,在大規模傷病和疫情的雙重打擊之下,目前的幾場比賽看過來竟然最美麗的是意大利的那場揭幕戰,其他比賽的精彩程度和競技水平都比我想的差很多。總得來說,歐洲杯乃至足球的熱度變低是正在發生的,這三點我認為是最主要的。不光是對歐洲杯,這三點對足球也適用,VAR的引入,各項賽事的擴軍,歐足聯馬不停蹄的一個接一個的騷操作,國家隊賽事分量的下降,這些都在逐漸削弱足球的魅力。但這項運動早已走過了數個世紀,它也許會式微,但不可能消亡。我也很樂觀地認為,在疫情過去之后,在歐足聯腦子正常之后,歐洲杯還是會回到它該有的分量和精彩程度上的。那時候依然還是會有滿街扎啤龍蝦,花生毛豆,電視里放著歐洲杯,電視下坐著身著各色球衣的球迷。從利物浦的酒吧到米蘭的廣場,從馬德里的伯納烏到慕尼黑的安聯,這項運動的魅力和吸引力不會因為區區一個疫情,不會因為區區一個歐足聯而消散。以上。<hr/>6月17日補充更新:關于央視頻的問題。我的個人看球習慣是在PC端看球,而且也基本上是用網頁看球的。所以央視頻app可以看這個我確實是不知道的,感謝大家科普。但評論區有朋友說下一個幾十兆的app有什么成本,但是下一個幾十兆的app本來就是成本了啊。一如那個段子所言:“你說的這個app是不是叫瀏覽器。”很多球迷朋友代入自己之后會覺得這本身沒有什么麻煩的,也沒有什么成本。因為這幾年以來我們的看球習慣已經被pptv、咪咕這些公司強行培養起來了,看球需要自己去找渠道,需要去沖會員獲得更好的畫質,需要去下載很多個app在手機里。誠然它買了版權,是有權力去推廣自己的品牌和app,核心的球迷用戶也已經習慣了這個模式也沒問題。但我是在討論歐洲杯的熱度為什么下降了這件事,我的論點是版權戰導致的普通人,非核心球迷的觀看成本提高,所以看球的非核心球迷少了很多,加之對二創和二次傳播的版權管控,導致了歐洲杯整體的熱度是下降的。再多說兩句,熱度這個事情是要跳脫出你所在的圈子去看整體的,在球迷圈子里當然歐洲杯熱度不會低,一般球迷哪怕沒有空看全場的也會看個集錦刷刷微博。但足球圈子外面呢,我平時看知乎的球評最高的那幾個點贊數都是低的可憐的一個數字,更不要說知乎還是個不太有繭房的社區。我的本職工作是做影視的,所以我很自然地將目前的國內足球市場和影視去對比了。無論是資本聞著味來大舉注入,還是版權戰導致的獨播,亦或拆分服務二次售賣這些路數都是驚人地相似。而影視目前的現狀是資本掌握了市場絕對的話語權,質量好壞不再重要,好的劇集需要你自己去搜索,首頁是絕對找不到的,而那些捧人的、對平臺有利的影視工業的殘次品反而是霸占開屏和首頁頭條。我的這個擔憂是源自于那天聽了一整場的咪咕離譜解說有感而發的,如果有一兩家平臺能夠壟斷足球賽事在國內直播的版權,那他們就有底氣降低直播的質量,解說的質量,有底氣隨意往里面加入廣告,有底氣把90秒的廣告加到兩分鐘。因為這是目前影視的現狀。歐洲杯乃至足球的熱度下降是很明顯能夠感受到的,而我認為疫情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只是正好有疫情這么一個事給了這么一個合理合適的借口去掩蓋足球熱度和影響力式微的現實。我希望這項美麗的運動能被更多的人,尤其是被更多的年輕人喜愛,B站上最近也有不少足球相關的內容涌現出來,質量和熱度也都不錯,所以我不希望這股熱度在第一步就被轉播方,被眼界狹隘的某公司和某某公司扼殺在搖籃里。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這幾天也在想首先聲明,我是一個典型的“偽球迷”,說好聽點也叫“非核心球迷”我們這類人有個啥特點呢?就是平時看球嫌費電,一到2年一次的大型杯賽就冒出來了??辞虮旧懋斎恢匾?,但啤酒燒烤小龍蝦也重要,三五好友借著這種時機聚一聚也重要我們這類人,真球迷大概率不愛搭理,但不得不說,這類人在整個球迷群體中占的比重并不少,歐洲杯熱度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類人看得少了為什么看得少了?這是很多因素導致的首先一個就是看球成本變高了我是2006年世界杯正式開始看球的,之前2002年世界杯也跟著我爸零星看過幾場。我記得那會兒不只是CCTV5,北京衛視的體育頻道也會轉播。2010年夏天我印象最深,北京大部分有電視的餐館都播世界杯。而且這些頻道不止播比賽,基本上每天從早到晚都在播世界杯相關的節目。12點的比賽,9點《豪門盛宴》就開始反反復復給你講兩隊每一個球員的特點、打法策略等,比賽結束后還有《巔峰時刻》帶你回看比賽里的精彩瞬間,《天下足球》《足球之夜》這些節目播報最新的資訊,時不時地還會有節目介紹一下各國風土人情這種程度的信息轟炸,就算是一個足球小白,都能在短時間內搞清楚每支球隊的看點。哪支隊伍比較猛,哪支隊伍比較帥,哪支隊伍很友愛,哪支隊伍奇奇怪怪,就算平時不看球,該掌握的知識點也一個不會落這種氛圍里,你想不看球都難,見面了不嘮兩句昨兒晚的比賽,不八卦兩句球場外的緋聞,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今年歐洲杯,看球明顯不方便了。除了CCTV5和CCTV5+,電視上基本就沒啥轉播的(而且好多電視還收不到CCTV5+)。餐廳里也很少再有帶電視的,基本都得去球迷酒吧才能看。網絡轉播效果也真的一般,愛奇藝附帶超長廣告,咪咕時不時卡一下,就剩一個央視頻還湊合,但緊接著就是我想說的第二個問題:足球解說水平下降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情懷在作祟,但對于我這種“偽球迷”來說,足球解說是一場球賽中不可缺少的魅力,好的解說可以在剎那間擾動你的內心,激發你對足球的強烈情感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VS澳大利亞,黃健翔高呼:“偉大的格羅索,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2011-12賽季阿森納VS利物浦,詹俊大聲嘶吼:“橫刀立馬,范大將軍!”2010年世界杯德國VS英格蘭,賀煒真誠告白:“此時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漢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有無數的德國球迷為之歡欣鼓舞。而在倫敦、在利物浦、在曼徹斯特、在泰晤士河邊的小酒館,肯定有無數的英格蘭球迷為之黯然神傷。不過,讓我內心感到無比欣慰的是,在生命如此有意義的時間節點,在今天晚上,電視機前的億萬球迷們能夠一起來經歷,共同分享。這是我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012年歐洲杯德國VS意大利,劉嘉遠深情吟詠:“足球改革的失敗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人忍心責怪”聽完這些解說,你會發自肺腑地覺得:足球,真TM浪漫?。?!但在看看現在央視的解說,不能說形同虛設,只能說聊勝于無。今天凌晨我在央視頻上看法國VS德國,解說員先說“兩支隊伍中有許多球員來自拜仁慕尼黑”,又說“雙方也有許多球員來自切爾西”。所以到底是多少人?哪些人?說來說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當然,這也不能全賴解說,畢竟我自己對足球也越來越不上心了為什么感覺歐洲杯沒熱度了?還不是因為我自己也老了2006年世界杯,我從本子上隨便撕了一張紙抄寫德國隊23人大名單,這張名單我至今都能背。但今年的大名單,我一半人都不認識了2008年歐洲杯,我還在上中學,決賽爸媽不讓看,我偷偷躲在被子里用MP3聽完了整場比賽。但今年,凌晨12點開始的比賽我都還得猶豫一下要不要看2013年歐冠決賽,我跟舍友帶著電腦去學校邊兒上的酒吧占座,一邊寫論文一邊等著比賽開始。但今年,凌晨3點的比賽我恨不得睡到2:59才爬起來看2014年世界杯1/8決賽,阿爾及利亞把德國逼到踢加時,我緊張得動都不敢動。但今年,法國踢了20多分鐘就輕松領先,我的內心毫無波瀾我喜歡的球員,一個兩個三個都退役了,現在在場上飛奔的人,大部分比我還年輕我舍友曾經開玩笑,說看球就是一個從“叔叔們好帥”,到“大哥哥們好帥”,再到“孩子們好帥”的過程球迷終將老去,那片綠茵場上的人們卻永遠年輕我熬不動夜、喝不動啤酒了,現在的我,更多的時候只能捧著保溫杯,趁著上班摸魚的當兒刷刷微博上最新的比賽資訊我不是一個能永遠對足球保持熱情的人,但我堅信,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為這項運動如癡如狂,為自己喜愛的球員和球隊哐哐撞大墻祝愿足球的世界永遠波瀾壯闊,美麗動人
這只是個開始,以后足球洲際大賽的熱度會不斷下降。我指國內,國外我就不清楚了。原因有三。第一:94.98.02年世界杯培育起來的一代球迷已經老去,一方面他們年輕時的偶像基本已經退役,另一方面自身也沒有精力再熬夜看球了。觀球愿望和觀球能力都不足。第二:接著上面說,在02年世界杯之后近二十年來,隨著電子競技、NBA等體育項目的發展,以及其他娛樂手段的多樣化,導致新球迷數量不足。第三:現代足球的觀賞性是肉眼可見地下降了。團隊配合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導致個性化球員無容身之地,幾乎每個球員都必須成為多面手。梅西C羅只是因為他們在進攻上的能力太過強大而被允許不參加防守,但其他球員就沒有這樣的特權了。而要參與防守,當年德尼爾森那樣的球員就沒有用處了。說不好聽的,現在球場上別說玩花樣,哪怕像貝克漢姆那樣有個一招鮮的都很少見了。擁有個人魅力的球員難覓蹤影。最多就是身體強壯+跑得快,而這樣的能力要取悅觀眾那是完全不夠的,羅納爾多當年征服觀眾靠的不光是速度快,更重要的是高速奔跑時仍然有著極快的反應和機動能力,這才是他最大的魅力來源,至于小羅那就更不用說了,齊達內雖然不以花活著稱,但其腳下彈抹撥拉的功夫也極為扎實。賞心悅目的團隊進攻固然有其華麗之處,但球員個人的表演和魅力才是球迷們渴望看到的,只關注比分的那都是賭狗。總而言之,洲際足球大賽的熱度下降實際上是觀眾與足球本身共同老去的表現。想要恢復它的熱度,或者只說恢復它在中國的熱度,恐怕只能靠中國隊打入世界杯,而且是一次又一次打入世界杯,來喚醒和培養新一代中國球迷了。
熱度的下降,這其實是傳統體育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nba在蕭華的帶領下,開始向博彩的合法化張開懷抱。我們也可以發現,在弗洛倫蒂諾闡述歐超動機的時候,也談到了足球在世界范圍內的熱度下降。無論他們是出于真心還是虛言借口,至少可以說明一點:足球和籃球在世界范圍內的熱度下滑,是確定的事實,這樣才足以讓他們作為一個可行的借口。原因其實也是很簡單的:相對于傳統體育,電子競技的直接參與成本,實在是太低了,而它的參與模式,實在是太適合當代社會的生活節奏了。任何一項運動,都勢必受到參與性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頻繁地直接接觸到一個運動,那么他對它的投入感顯然會比單純的觀看來得更強烈,而投入感便帶來了寄情。并且,這樣的接觸,也會帶來圍繞運動的“人群聚集”,從而形成一種群體性活動之下的社交性,進一步加深人對運動的粘性。試想一下,曾經的中國,籃球的民間群眾基礎要大于足球,其原因不外乎更小的球場所帶來的更多參與性。而到了今天,電競的出現,則帶來了進一步的參與便捷性提升:不需要現實中的聚眾,只需要一根網線,一臺電腦,甚至后續到一部手機,便可以實現參與和社交。而即使我們將考察對象縮小到電競內部,其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這樣的規律:需要電腦、室內固定環境的英雄聯盟(乃至于端游競技),其市場逐漸被手機端的王者榮耀所追趕,雖然后者受限于競技性的深度,但也達到了一個不錯的——或者說,高于其作為電競之硬素質的——聲勢影響。而從生活節奏來看,當代人的生活正在愈發地碎片化。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最高效率地獲?。ǖ煌耆恰拔照莆铡保﹥热莺腕w驗,已經成為了重中之重。也因此,才有了講漫、“xx說電影”、“五分鐘看完一本xx”等事物的出現興起,也才有了羅振宇這樣散布“內容濃縮后的無用輸出”模式者的活躍。而比起傳統體育,電競游戲的活動模式無疑是更加接近于碎片化的。最后不得不提到的一點,則是電競項目的偶像流量化,開始打造粉絲經濟的商業邏輯。在當代,粉絲經濟和流量化運營幾乎無處不在,也確實是盈利模式搭建優化中的有效武器。電競做到了這一點,而傳統體育對此則相對有些無動于衷,即使他們擁有著大量具備偶像化基礎的高人氣運動員。從方方面面來說,電競都是比傳統體育更適應當代的項目。事實上,這也完全不奇怪。因為,歸根結底,電競原本就是這個時代孕育出的產物。
1、轉播版權爭奪戰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觀看越便利,觀看成本越低的娛樂節目越容易獲得更大的熱度。拿這一屆歐洲杯舉例,咕咪可能是鐵了心下了血本,買了獨家,后來電視直播版權賣給了央視,網絡直播版權分發給了愛奇藝。搞得只有電視端cctv5能看,受不了咪咕和愛奇藝的時候想找央視網看也看不了。如此嚴厲的版權管控之下,就出現了很搞笑的一幅場景,ab站上很多球評節目因為版權限制只能整個人在那吹逼,甚至連比賽畫面都沒有,簡直是黑色幽默。足球的熱度,起碼在中國的熱度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于二次傳播和創作的,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論壇虛空嘴仗,微博造梗,視頻網站的二創二剪。咪咕天才一般地鎖死了傳播和二創的全部便利性,以至于捷克那場比賽結束了好幾個小時之后,那腳驚天吊射在直播吧的新聞資訊里竟然只有一張起腳位置的示意圖,何其黑色幽默。中國的觀眾里非核心球迷是居多的,以往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和歐洲杯是這波人出沒的舞臺,小龍蝦配啤酒,夏夜吹著逼看個球,成本非常低地就能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實在不濟也能在家整點小酒,微信上找往日好友邊看球邊吹吹水。但如今沒有了唾手可得的觀看渠道,沒有了二次傳播和二創帶來的熱度,自然也就沒有那么多非核心球迷涌入這個本來對他們來說就不是必需品的賽事。再說回咪咕,做一個橫向對比一個縱向對比。同為娛樂,電視劇行業,在互聯網資本三分天下之前出現的膾炙人口的劇集是不是比現在要多得多。大家看電視劇都是圖一樂,甚至可能是聽個聲,我現在要看個劇需要開會員,找到我想看的劇,然后再觀看,想要早點看完需要花錢超前點映,是不是和花錢原畫50幀再花錢買解說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橫向比對一下近些年來興起的電競,拿用十年做成電競聯賽標桿的LPL來說。同樣的圖一樂的娛樂節目,同樣的社區環境,同樣的吵架模式(據我觀察甚至和早年足球貼吧罵戰一模一樣),同樣的極度依賴于比賽轉播和觀眾消費,LPL走的是什么模式?對觀眾我處處讓利,我只賺廣告商和唯粉的錢。上海一場比賽五六十,兩場通票一百,兩個小時下來,就一場電影的價格。網上直播所有直播平臺都能看,不喜歡官方解說有二路甚至三路的解說免費看,畫質1080p起步,也有搞2k4k的平臺。唯一看比賽要收費的是什么?選手的第一視角。為什么這么搞,因為看的人多了熱度才起得來,熱度起來了才有更多的廣告和粉絲團體,而要看的人多就要給最廣大的觀眾群體,給看比賽就是圖一樂的觀眾群體讓利,先把盤子做大,熱度做高。騰競想的很清楚,而搞足球的這幾家搞了這些年還在迷糊。資本對所有的娛樂行業的噶韭菜模式都是差不多的,電視劇超前點映,會員多看畫質更好;游戲會員提前解鎖,本體內容拆成dlc再賣一次;音樂打版權站,強迫你聽個歌要開至少兩個會員?,F在足球直播也如此了,把原本的服務拆分,只免費提供最基本的服務,其他所有的增值服務再次售賣給你。比賽本體可以賣,畫質可以賣,解說可以賣,下一步估計賽后集錦也可以賣了。早幾年,再次的解說,不論是電視臺還是網絡,都說不出“倒地的是誰?”“誰進的球?是小弗嗎?不是,是22號,就是22號”這樣的話。2、球迷青黃不接我看球也有個十年了,以前從來沒覺得看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哪怕是第二天考試,2:45的歐冠我都是照看不誤。但成為社畜之后才逐漸發現原來看球是一件那么奢侈的事。今天凌晨睡不著才有機會能看一場三點的西班牙。(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西班牙總不會讓你失望)80/90后的球迷和我的處境基本上不會差太多,只要是需要工作,除了公司老板,看一場12點以后的球賽基本都是奢侈。而真正有時間去看球的人是誰,是十幾歲二十出頭還沒工作,還有熬夜權的學生。而他們在干嘛?在看電競,在看電視劇,在刷抖音,在打游戲。這群人早就被搞上面這些娛樂項目的公司搶走了。眾所周知,所有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在他們的時間分配習慣已經被培養起來之后,四年一屆的歐洲杯世界杯又何德何能能半路截胡呢?設想一下,你說我一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就千把塊錢,拋開生活開支就不剩多少了,我偶爾還想買個皮膚,充個十連,現在我偶然在微博了解了林皇梗,又在b站刷到了一些足球二創視頻,很感興趣,想去看看球。然后慕名而來,白天睡個午覺,晚上準點打開英超直播,一看林皇的西漢姆聯不是免費場次,它要我付費,我咬咬牙花個十幾二十塊看了九十分鐘,然后看了個0:0。室友跑過來問我在看啥,我說在看足球比賽,室友說那玩意有啥好看的,九十分鐘進不了一個球的,招呼我去打游戲,我關閉了直播和室友去打游戲了,兩把下來一個小時,二連勝,殺得痛快,排位多了四五十分。然后我回頭想想,剛剛要是不看球還能多上幾十分,那十幾二十塊還能多買個皮膚,從此我就再也沒看過球了。其實本來新一屆球迷是有培養起來的土壤的,互聯網文化之下,林皇以一己之力差點改變了年輕人不看球的現狀,但玩梗和真的去打開比賽看90分鐘是不一樣的,后者的成本太高,以前只有時間成本,現在還要加上經濟成本。加上搞足球的平臺的短視和外部多方搶年輕人時間的壓力,終究最后足球的熱度在年輕人里只能越來越式微。3、這屆歐洲杯目前看來確實不好看本來我覺得這屆歐洲杯應該會還不錯,畢竟各只傳統強隊之間的實力都很接近,T2級別的隊伍看起來也都有爆冷的可能,同時又是六十年紀念,十個舉辦城市,各個強隊在自己熟悉的場地踢球踢出來的效果應該也會更好。但是,應該從來都有例外,在大規模傷病和疫情的雙重打擊之下,目前的幾場比賽看過來竟然最美麗的是意大利的那場揭幕戰,其他比賽的精彩程度和競技水平都比我想的差很多。總得來說,歐洲杯乃至足球的熱度變低是正在發生的,這三點我認為是最主要的。不光是對歐洲杯,這三點對足球也適用,VAR的引入,各項賽事的擴軍,歐足聯馬不停蹄的一個接一個的騷操作,國家隊賽事分量的下降,這些都在逐漸削弱足球的魅力。但這項運動早已走過了數個世紀,它也許會式微,但不可能消亡。我也很樂觀地認為,在疫情過去之后,在歐足聯腦子正常之后,歐洲杯還是會回到它該有的分量和精彩程度上的。那時候依然還是會有滿街扎啤龍蝦,花生毛豆,電視里放著歐洲杯,電視下坐著身著各色球衣的球迷。從利物浦的酒吧到米蘭的廣場,從馬德里的伯納烏到慕尼黑的安聯,這項運動的魅力和吸引力不會因為區區一個疫情,不會因為區區一個歐足聯而消散。以上。<hr/>6月17日補充更新:關于央視頻的問題。我的個人看球習慣是在PC端看球,而且也基本上是用網頁看球的。所以央視頻app可以看這個我確實是不知道的,感謝大家科普。但評論區有朋友說下一個幾十兆的app有什么成本,但是下一個幾十兆的app本來就是成本了啊。一如那個段子所言:“你說的這個app是不是叫瀏覽器。”很多球迷朋友代入自己之后會覺得這本身沒有什么麻煩的,也沒有什么成本。因為這幾年以來我們的看球習慣已經被pptv、咪咕這些公司強行培養起來了,看球需要自己去找渠道,需要去沖會員獲得更好的畫質,需要去下載很多個app在手機里。誠然它買了版權,是有權力去推廣自己的品牌和app,核心的球迷用戶也已經習慣了這個模式也沒問題。但我是在討論歐洲杯的熱度為什么下降了這件事,我的論點是版權戰導致的普通人,非核心球迷的觀看成本提高,所以看球的非核心球迷少了很多,加之對二創和二次傳播的版權管控,導致了歐洲杯整體的熱度是下降的。再多說兩句,熱度這個事情是要跳脫出你所在的圈子去看整體的,在球迷圈子里當然歐洲杯熱度不會低,一般球迷哪怕沒有空看全場的也會看個集錦刷刷微博。但足球圈子外面呢,我平時看知乎的球評最高的那幾個點贊數都是低的可憐的一個數字,更不要說知乎還是個不太有繭房的社區。我的本職工作是做影視的,所以我很自然地將目前的國內足球市場和影視去對比了。無論是資本聞著味來大舉注入,還是版權戰導致的獨播,亦或拆分服務二次售賣這些路數都是驚人地相似。而影視目前的現狀是資本掌握了市場絕對的話語權,質量好壞不再重要,好的劇集需要你自己去搜索,首頁是絕對找不到的,而那些捧人的、對平臺有利的影視工業的殘次品反而是霸占開屏和首頁頭條。我的這個擔憂是源自于那天聽了一整場的咪咕離譜解說有感而發的,如果有一兩家平臺能夠壟斷足球賽事在國內直播的版權,那他們就有底氣降低直播的質量,解說的質量,有底氣隨意往里面加入廣告,有底氣把90秒的廣告加到兩分鐘。因為這是目前影視的現狀。歐洲杯乃至足球的熱度下降是很明顯能夠感受到的,而我認為疫情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只是正好有疫情這么一個事給了這么一個合理合適的借口去掩蓋足球熱度和影響力式微的現實。我希望這項美麗的運動能被更多的人,尤其是被更多的年輕人喜愛,B站上最近也有不少足球相關的內容涌現出來,質量和熱度也都不錯,所以我不希望這股熱度在第一步就被轉播方,被眼界狹隘的某公司和某某公司扼殺在搖籃里。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這幾天也在想首先聲明,我是一個典型的“偽球迷”,說好聽點也叫“非核心球迷”我們這類人有個啥特點呢?就是平時看球嫌費電,一到2年一次的大型杯賽就冒出來了??辞虮旧懋斎恢匾?,但啤酒燒烤小龍蝦也重要,三五好友借著這種時機聚一聚也重要我們這類人,真球迷大概率不愛搭理,但不得不說,這類人在整個球迷群體中占的比重并不少,歐洲杯熱度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類人看得少了為什么看得少了?這是很多因素導致的首先一個就是看球成本變高了我是2006年世界杯正式開始看球的,之前2002年世界杯也跟著我爸零星看過幾場。我記得那會兒不只是CCTV5,北京衛視的體育頻道也會轉播。2010年夏天我印象最深,北京大部分有電視的餐館都播世界杯。而且這些頻道不止播比賽,基本上每天從早到晚都在播世界杯相關的節目。12點的比賽,9點《豪門盛宴》就開始反反復復給你講兩隊每一個球員的特點、打法策略等,比賽結束后還有《巔峰時刻》帶你回看比賽里的精彩瞬間,《天下足球》《足球之夜》這些節目播報最新的資訊,時不時地還會有節目介紹一下各國風土人情這種程度的信息轟炸,就算是一個足球小白,都能在短時間內搞清楚每支球隊的看點。哪支隊伍比較猛,哪支隊伍比較帥,哪支隊伍很友愛,哪支隊伍奇奇怪怪,就算平時不看球,該掌握的知識點也一個不會落這種氛圍里,你想不看球都難,見面了不嘮兩句昨兒晚的比賽,不八卦兩句球場外的緋聞,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今年歐洲杯,看球明顯不方便了。除了CCTV5和CCTV5+,電視上基本就沒啥轉播的(而且好多電視還收不到CCTV5+)。餐廳里也很少再有帶電視的,基本都得去球迷酒吧才能看。網絡轉播效果也真的一般,愛奇藝附帶超長廣告,咪咕時不時卡一下,就剩一個央視頻還湊合,但緊接著就是我想說的第二個問題:足球解說水平下降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情懷在作祟,但對于我這種“偽球迷”來說,足球解說是一場球賽中不可缺少的魅力,好的解說可以在剎那間擾動你的內心,激發你對足球的強烈情感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VS澳大利亞,黃健翔高呼:“偉大的格羅索,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2011-12賽季阿森納VS利物浦,詹俊大聲嘶吼:“橫刀立馬,范大將軍!”2010年世界杯德國VS英格蘭,賀煒真誠告白:“此時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漢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有無數的德國球迷為之歡欣鼓舞。而在倫敦、在利物浦、在曼徹斯特、在泰晤士河邊的小酒館,肯定有無數的英格蘭球迷為之黯然神傷。不過,讓我內心感到無比欣慰的是,在生命如此有意義的時間節點,在今天晚上,電視機前的億萬球迷們能夠一起來經歷,共同分享。這是我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012年歐洲杯德國VS意大利,劉嘉遠深情吟詠:“足球改革的失敗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人忍心責怪”聽完這些解說,你會發自肺腑地覺得:足球,真TM浪漫?。?!但在看看現在央視的解說,不能說形同虛設,只能說聊勝于無。今天凌晨我在央視頻上看法國VS德國,解說員先說“兩支隊伍中有許多球員來自拜仁慕尼黑”,又說“雙方也有許多球員來自切爾西”。所以到底是多少人?哪些人?說來說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當然,這也不能全賴解說,畢竟我自己對足球也越來越不上心了為什么感覺歐洲杯沒熱度了?還不是因為我自己也老了2006年世界杯,我從本子上隨便撕了一張紙抄寫德國隊23人大名單,這張名單我至今都能背。但今年的大名單,我一半人都不認識了2008年歐洲杯,我還在上中學,決賽爸媽不讓看,我偷偷躲在被子里用MP3聽完了整場比賽。但今年,凌晨12點開始的比賽我都還得猶豫一下要不要看2013年歐冠決賽,我跟舍友帶著電腦去學校邊兒上的酒吧占座,一邊寫論文一邊等著比賽開始。但今年,凌晨3點的比賽我恨不得睡到2:59才爬起來看2014年世界杯1/8決賽,阿爾及利亞把德國逼到踢加時,我緊張得動都不敢動。但今年,法國踢了20多分鐘就輕松領先,我的內心毫無波瀾我喜歡的球員,一個兩個三個都退役了,現在在場上飛奔的人,大部分比我還年輕我舍友曾經開玩笑,說看球就是一個從“叔叔們好帥”,到“大哥哥們好帥”,再到“孩子們好帥”的過程球迷終將老去,那片綠茵場上的人們卻永遠年輕我熬不動夜、喝不動啤酒了,現在的我,更多的時候只能捧著保溫杯,趁著上班摸魚的當兒刷刷微博上最新的比賽資訊我不是一個能永遠對足球保持熱情的人,但我堅信,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為這項運動如癡如狂,為自己喜愛的球員和球隊哐哐撞大墻祝愿足球的世界永遠波瀾壯闊,美麗動人
這只是個開始,以后足球洲際大賽的熱度會不斷下降。我指國內,國外我就不清楚了。原因有三。第一:94.98.02年世界杯培育起來的一代球迷已經老去,一方面他們年輕時的偶像基本已經退役,另一方面自身也沒有精力再熬夜看球了。觀球愿望和觀球能力都不足。第二:接著上面說,在02年世界杯之后近二十年來,隨著電子競技、NBA等體育項目的發展,以及其他娛樂手段的多樣化,導致新球迷數量不足。第三:現代足球的觀賞性是肉眼可見地下降了。團隊配合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導致個性化球員無容身之地,幾乎每個球員都必須成為多面手。梅西C羅只是因為他們在進攻上的能力太過強大而被允許不參加防守,但其他球員就沒有這樣的特權了。而要參與防守,當年德尼爾森那樣的球員就沒有用處了。說不好聽的,現在球場上別說玩花樣,哪怕像貝克漢姆那樣有個一招鮮的都很少見了。擁有個人魅力的球員難覓蹤影。最多就是身體強壯+跑得快,而這樣的能力要取悅觀眾那是完全不夠的,羅納爾多當年征服觀眾靠的不光是速度快,更重要的是高速奔跑時仍然有著極快的反應和機動能力,這才是他最大的魅力來源,至于小羅那就更不用說了,齊達內雖然不以花活著稱,但其腳下彈抹撥拉的功夫也極為扎實。賞心悅目的團隊進攻固然有其華麗之處,但球員個人的表演和魅力才是球迷們渴望看到的,只關注比分的那都是賭狗。總而言之,洲際足球大賽的熱度下降實際上是觀眾與足球本身共同老去的表現。想要恢復它的熱度,或者只說恢復它在中國的熱度,恐怕只能靠中國隊打入世界杯,而且是一次又一次打入世界杯,來喚醒和培養新一代中國球迷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今年欧洲杯热度不如以往了吗?如果是的话,原因出在哪 ...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狗宠物医院最好的
- 下一篇: 潍坊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