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梅耶(Myers, G. J.) 等《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3版)》书籍(第3版)
?????《軟件測試的藝術(原書第3版)》從第1版付梓到現在已經30余年,是軟件測試領域的經典著作。《軟件測試的藝術(原書第3版)》結構清晰、講解生動活潑,簡明扼要地展示了久經考驗的軟件測試方法和智慧?!盾浖y試的藝術(原書第3版)》以一次自評價測試開篇,從軟件測試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入手,探討了代碼檢查、走查與評審、測試用例的設計、模塊(單元)測試、系統測試、調試等主題,以及極限測試、互聯網應用測試等高級主題,全面展現了作者的軟件測試思想。第3版在前兩版的基礎上,結合軟件測試的最新發展進行了更新,覆蓋了可用性測試、移動應用測試以及敏捷開發測試等內容。適合軟件開發人員、IT項目經理等相關讀者閱讀,還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軟件測試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
?????? 第3版闡述了如何將經典軟件測試法則應用到解決當今計算機行業所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之中,這些問題包括:移動設備的應用測試,各種設備上的軟件代碼走查、代碼審查(從技術以及如何發現錯誤的角度討論),可用性測試(隨著直接面向廣大終端用戶的應用在數量上呈爆發性增長,可用性變得越來越重要),互聯網應用、電子商務和敏捷編程環境的測試。
???? 《軟件測試的藝術》(原書第3版)是機械工業出版社于2012年4月出版的圖書。本書展示了各類軟件測試的方法和智慧,闡述了如何將經典軟件測試法則應用到解決當今計算機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之中。
?????? 本書適合軟件開發人員、IT項目經理等相關讀者閱讀,還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軟件測試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
基本信息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4月1日)
- 外文書名:?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
- 平裝:?189頁
- 語種:?簡體中文
- 開本:?16
- ISBN:?9787111376606
- 作者:(美)梅耶(Myers, G. J.) 等
- 譯者: 張曉明,黃琳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梅耶(GlenfordJ.Myers)(美國)湯姆?巴吉特(TomBadgett)(美國)克里?桑德勒(CoreySandler) 譯者:張曉明 黃琳?
GlenfordJ.Myers,IBM系統研究所前高級研究員,同時還是RadiSys公司的創始人和前CEO。?
TomBadgett,曾經主管大型企業軟件開發團隊,已出版超過60本關于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技術書籍,同時他還是PcJr,DigitalNews等主流計算機雜志的技術編輯。?
CoreySandler,計算機新聞的先鋒,他曾經負責GannettNewspapers和theAssociatedPress的技術部分以及之后成為PcMagazine的第一任主編。他同時還是DigitalNews(針對DEC小型機的一份報紙)的編輯創始團隊成員,他著作等身,目前已經出版了超過150本書籍,覆蓋了從計算機到商業以及很多其他領域。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一次自評價測試開篇,從軟件測試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入手,探討了代碼檢查、走查與評審、測試用例的設計、模塊(單元)測試、系統測試、調試等主題,以及極限測試、互聯網應用測試等高級主題,全面展現了作者的軟件測試思想。第3版在前兩版的基礎上,結合軟件測試的最新發展進行了更新,覆蓋了可用性測試、移動應用測試以及敏捷開發測試等內容。
第3版闡述了如何將經典軟件測試法則應用到解決當今計算機行業所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之中,這些 問題包括:
移動設備的應用測試
各種設備上的軟件代碼走查、代碼審查(從技術以及如何發現錯誤的角度討論)
可用性測試(隨著直接面向廣大終端用戶的應用在數量上呈爆發性增長,可用性變得越來越重要)
目錄
譯者序?
序言?
前言?
第1章 一次自評價測試 1?
第2章 軟件測試的心理學和經濟學 4?
2.1 軟件測試的心理學 4?
2.2 軟件測試的經濟學 7?
2.2.1 黑盒測試 7?
2.2.2 白盒測試 8?
2.3 軟件測試的原則 10?
2.4 小結 14?
第3章 代碼檢查、走查與評審 15?
3.1 代碼檢查與走查 16?
3.2 代碼檢查 17?
3.2.1 代碼檢查小組 17?
3.2.2 檢查議程與注意事項 18?
3.2.3 對事不對人,和人有關的注意事項 19?
3.2.4 代碼檢查的衍生功效 19?
3.3 用于代碼檢查的錯誤列表 19?
3.3.1 數據引用錯誤 20?
3.3.2 數據聲明錯誤 22?
3.3.3 運算錯誤 23?
3.3.4 比較錯誤 23?
3.3.5 控制流程錯誤 24?
3.3.6 接口錯誤 26?
3.3.7 輸入/輸出錯誤 27?
3.3.8 其他檢查 27?
3.4 代碼走查 29?
3.5 桌面檢查 30?
3.6 同行評審 31?
3.7 小結 32?
第4章 測試用例的設計 33?
4.1 白盒測試 34?
4.2 黑盒測試 40?
4.2.1 等價劃分 40?
4.2.2 一個范例 43?
4.2.3 邊界值分析 45?
4.2.4 因果圖 50?
4.3 錯誤猜測 66?
4.4 測試策略 67?
4.5 小結 68?
第5章 模塊(單元)測試 70?
5.1 測試用例設計 70?
5.2 增量測試 81?
5.3 自頂向下測試與自底向上測試 84?
5.3.1 自頂向下的測試 84?
5.3.2 自底向上的測試 89?
5.3.3 比較 90?
5.4 執行測試 91?
5.5 小結 92?
第6章 更高級別的測試 93?
6.1 功能測試 96?
6.2 系統測試 97?
6.2.1 能力測試 99?
6.2.2 容量測試 100?
6.2.3 強度測試 100?
6.2.4 可用性測試 101?
6.2.5 安全性測試 101?
6.2.6 性能測試 102?
6.2.7 存儲測試 102?
6.2.8 配置測試 102?
6.2.9 兼容性/轉換測試 103?
6.2.10 安裝測試 103?
6.2.11 可靠性測試 103?
6.2.12 可恢復性測試 104?
6.2.13 服務/可維護性測試 105?
6.2.14 文檔測試 105?
6.2.15 過程測試 105?
6.2.16 系統測試的執行 105?
6.3 驗收測試 106?
6.4 安裝測試 107?
6.5 測試的計劃與控制 107?
6.6 測試結束準則 109?
6.7 獨立的測試機構 114?
6.8 小結 114?
第7章 可用性(或用戶體驗)測試 116?
7.1 可用性測試基本要素 116?
7.2 可用性測試流程 118?
7.2.1 測試用戶的選擇 119?
7.2.2 需要多少用戶進行測試 120?
7.2.3 數據采集方法 122?
7.2.4 可用性調查問卷 124?
7.2.5 何時收工,還是多多益善 125?
7.3 小結 126?
第8章 調試 127?
8.1 暴力法調試 128?
8.2 歸納法調試 129?
8.3 演繹法調試 132?
8.4 回溯法調試 135?
8.5 測試法調試 135?
8.6 調試的原則 136?
8.6.1 定位錯誤的原則 136?
8.6.2 修改錯誤的技術 138?
8.7 錯誤分析 139?
8.8 小結 140?
第9章 敏捷開發模式下的測試 142?
9.1 敏捷開發的特征 143?
9.2 敏捷測試 144?
9.3 極限編程與測試 145?
9.3.1 極限編程基礎 146?
9.3.2 極限測試:概念 149?
9.3.3 極限測試的應用 152?
9.4 小結 155?
第10章 互聯網應用測試 156?
10.1 電子商務的基本結構 157?
10.2 測試的挑戰 159?
10.3 測試的策略 161?
10.3.1 表示層的測試 163?
10.3.2 業務層的測試 165?
10.3.3 數據層的測試 167?
10.4 小結 169?
第11章 移動應用測試 171?
11.1 移動環境 171?
11.2 測試面臨的挑戰 173?
11.2.1 移動設備多樣性 173?
11.2.2 運營商網絡基礎設施 174?
11.2.3 腳本編程 176?
11.2.4 可用性測試 177?
11.3 測試方法 177?
11.3.1 真機測試 179?
11.3.2 基于模擬器的測試 181?
11.4 小結 182?
附錄A 極限編程示例程序 184?
附錄B 小于1000的素數 190
?
序言
??????1979年,GlenfordJ.Myers出版了一本現在仍被證明為經典的著作,這就是本書第1版。本書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25年來一直列在出版商提供的書目清單中。這個事實本身就是對本書可靠、精粹和珍貴品質的佐證。
?????? 在同一時期,本書第3版的幾位合著者共出版了200余本著作,大多數都是關于計算機軟件的。其中有一些很暢銷,再版了多次(例如CoreySandler的《FixYourOwnPC》自付梓以來已出版到第8版,TomBadgett關于微軟PowerPoint及其他Office組件的著作已經出版到第4版)。然而,那些作者的著作中沒有哪一本書能夠像本書一樣持續數年之后仍暢銷不衰。
???????區別究竟在哪里呢?那些新書只涵蓋了短期性的主題: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安全性、通信技術及硬件配置。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以來的計算機硬件與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必然使得這些主題頻繁變動和更新。
?????? 在此期間出版的有關軟件測試的書籍已數以百計,這些書也對軟件測試的主題進行了簡要的探討。然而,本書為計算機界一個最為重要的主題提供了長期、基本的指南:如何確保所開發的所有軟件做了其應該做的,并且同樣重要的是,未做其不應該做的?
?????? 本書第3版中保留了同樣的基本思想。我們更新了其中的例子以包含更為現代的編程語言。我們還研究了在Myers編著本書第1版時尚無人了解的主題:Web編程、電子商務、極限編程與測試及移動應用測試。
?????? 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新的版本必須遵從其原著,因此,新版本依然向讀者展示GlenfordMyers全部的軟件測試思想,這個思想體系以及過程將適用于當今乃至未來的軟件和硬件平臺。我們也希望本書能夠順應時代,適用于當今的軟件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掌握最新的軟件測試思想及技術。
?
?
?
?
?
?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美)梅耶(Myers, G. J.) 等《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3版)》书籍(第3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ebServices 基础知识
- 下一篇: [Webapp]国内移动端浏览器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