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计算机能力提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提升数学课堂魅力
原標題: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提升數學課堂魅力
2018年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專題網絡教研活動
2018年10月31日,我校數學科組根據北片指導中心文件精神,進行了一次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專題網絡教研活動。本次教研活動主會場在東莞,我校以網絡直播,結對學校集中觀摩的形式開展,也恰好地反映了信息技術深層融合突破了地點和時間限制,推動技術與教育的雙向、對流式改革。
我校數學科組開展2018年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專題網絡教研活動
本次教研活動主要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介紹本次活動的主要領導并作活動開場致辭。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兩位教師和東莞市大朗鎮(zhèn)中心小學的學生為我們呈現(xiàn)兩節(jié)精彩的教學課例。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專家教授們圍繞“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為主題,以這兩節(jié)課的磨課過程和技術應用進行圓桌點評與研討。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本次活動領導對這兩節(jié)課進行評課和對這次活動的目的與意義進行深刻表述。這四個環(huán)節(jié),讓我們數學教師加深對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小學數學教學的理解,給我們數學教師在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升數學課堂魅力方面指明了方向和和方法。
本次教研活動主會場在東莞,我校以網絡直播,結對學校集中觀摩的形式開展
在教研活動過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觀察圖形(二)》、《負數的初步認識》這兩節(jié)課例,兩位教師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解讀了如何把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
《觀察圖形(二)》這節(jié)課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從多維度觀察圖形的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擺放圖形的過程中獲得觀察圖形的經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是一節(jié)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課,傳統(tǒng)教學很難把學生操作的結果呈現(xiàn)出來,展示過程費時、費力,所以課堂生成很難擦出不同觀點的火花,甚至容易出現(xiàn)雜亂無章。而這節(jié)課,我們看到了教師拿著一個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學生所要擺的圖形的其中一個平面圖,教師只要對著學生桌面擺的立體圖形,屏幕上就會顯示學生作品的其中一面與屏幕中間的平面圖是否一致,全班學生就很清楚地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并且知道是否正確。后來專家介紹說這種技術叫做電腦同屏技術和玻璃板技術,讓我們數學教師大開眼界。有了這兩項技術在數學課堂上的應用,我們認為以后的課堂呈現(xiàn)會更精彩,從而也促使學生更愿意去動手實踐。
教師們在認真觀看課例直播——《觀察圖形(二)》
教師們在認真觀看課例直播——《觀察圖形(二)》
教師們在認真觀看課例直播——《觀察圖形(二)》
《負數的初步認識》這節(jié)課,教師多次用了正面點評和引導的方法,鼓勵孩子大膽去猜想和表達自己對溫度度數的表述方法,通過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對溫度知識的探索,從而得到用負數表示零下溫度的方法,使學生對負數有初步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手機拍照直接上傳屏幕展示,為我們同時展示了四個同學對溫度的記錄方法,很清楚地進行了四種方法的對比,從而優(yōu)化出數字加符號的表示方法,引出負數及讀法。這項技術,在我們北片的e-world軟件中也能很好地實現(xiàn),在平時教學中已經有許多學校運用。我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信息技術一直在慢慢地改變著我們的數學課堂,讓數學課堂更直觀有趣,而這次教研活動,讓我們對這項技術有更深刻的體會。
教師們在認真觀看課例直播——《負數的初步認識》
教師們在認真觀看課例直播——《負數的初步認識》
這次教研活動的點睛之處就是圓桌點評和研討,主辦方請來了大學教授和教研員一起探討如何實現(xiàn)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這一主題。兩位大學教授從高層次和深層次分析了小學數學教育所要達到的理想方向,并用課例中的一些實際數據去說明小學教育的方法。教研員們根據一線教師的實際經驗分析現(xiàn)在小學數學教育與理想方向存在的距離并探討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改革。研討過程觀點犀利,探討激烈,讓觀看的教師在不同觀點的碰撞中點燃對數學課程改革的熱情。
圓桌點評與研討環(huán)節(jié),教師們在認真聽專家教授們探討的觀點
這次研討活動為我們進行數學課程改革提供助力,期待我們的數學教師能更好地把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到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提升我們的數學課堂魅力。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师计算机能力提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提升数学课堂魅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 ajaxsubmit_jQue
- 下一篇: p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