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ge函数python-Python for循环与range函数的使用详解
for 循環
For … in 語句是另一種循環語句,其特點是會在一系列對象上進行迭代(Iterates),即它會遍歷序列中的每一個項目
注意:
1、else 部分是可選的。當循環中包含它時,它循環中包含它時,它總會在 for 循環結束后開始執行,除非程序遇到了 break 語句。
2、for … in 能在任何隊列中工作。有的是通過內置 range 函數生成一串數字列表,也可以是包含任何類型對象的隊列。
Eg.數字列表
for i in range(1,5):
print(i)
else:
print("for 循環結束")
Eg.字符串列表
lessons = ["語文","數學","英語"]
for lesson in lessons:
print("------------------"+" "+lesson)
else:
print("------------------")
print("for 循環結束")
range()函數
一般形式:range(start,stop[,step])
start :開始數值,數值為0,也就是如果不寫這項,則認為start = 0 。
stop :結束的數值,這是必須要寫 。
step :變化的步長,默認是1 。
Eg.
# range 類型
a = list(range(10,0,-1))
print(a)
并行迭代
迭代,在 Python 中的表現就是用 for 循環,從對象中獲得一定數量的元素。
將 for 循環用于列表、字符串、字典的鍵值對,這就是迭代。
Zip()的參數需要是可迭代對象。Zip 函數的返回值是一個 zip 對象。
Eg.兩個列表中值對應相加
a = [1,2,3,4,5]
b = [9,8,7,6,5]
c= []
for x,y in zip(a,b):
d.append(x+y)
else:
print(d)
a = [1,2,3]
b = ["python","https://home.cnblogs.com/u/ArticleYeung/","ArticleYeung"]
c = []
for x,y in zip(a,b):
c.append(str(x)+":"+y)
else:
print(c)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Python for循環與range函數的使用詳解整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腳本之家網站的支持!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range函数python-Python for循环与range函数的使用详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深入浅出mysql csdn_《深入浅出
- 下一篇: LeetCode 204.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