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期:阿里云VS腾讯云 谁才是中国未来的云计算之王?
阿里云早在 2009 年就已經開始布局云計算領域,具有先發優勢。據統計,40% 的中國 500 強企業、近一半中國上市公司、80% 中國科技類公司是阿里云的客戶。而騰訊云基于騰訊自身在游戲、視頻、社交、出行等業務的強勢地位,一路奮起直追,市場份額占比不斷擴大。本文將從戰略布局、市場份額、營業收入、技術能力、產品性價比這五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對比。
戰略布局:阿里云早于騰訊云
從游戲、資訊、影音娛樂、互聯網廣告到交通出行、旅游住宿、美食外賣、移動支付甚至金融保險等等……在幾乎每一個互聯網可以觸及到的行業,阿里和騰訊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云計算市場也不例外。
阿里巴巴擁有較強電商行業 DNA,阿里云最初圍繞電商行業進行業務的嘗試與建設,此后橫向拓展多個行業,并逐步拓展至海外市場。據統計,40% 的中國 500 強企業、近一半中國上市公司、80% 中國科技類公司是阿里云的客戶。
騰訊云晚于阿里云進入市場,在游戲、社交、視頻等領域布局較多,區別于阿里云的打法,騰訊云選擇在差異領域建立護城河,進而深挖垂直賽道用戶。
阿里云的定位是中小企業的賦能者。因此阿里云發力的重點是商業社會和物聯網世界的基礎設備,希望云服務可以惠及全球的中小企業和政府部門。另外,出于對云服務應用前景的思考,阿里云聚焦于新零售、新金融和數字政府三個戰略性行業。
騰訊云的定位是產業間的鏈接器。騰訊云基于 QQ、微信、騰訊游戲等海量業務的技術錘煉,從基礎架構到精細化運營,從平臺實力到生態能力建設,騰訊云將之整合并面向市場,使之能夠為企業和創業者提供集云計算、云數據、云運營于一體的云端服務體驗。馬化騰在公開場合曾提到:“騰訊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做連接,我們希望能夠連接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服務,在云時代它分別對應著人聯網、物聯網和智聯網。”
從“兩朵云”的戰略布局來看,阿里云的自主研發模式與 To B 業務進程領先于騰訊云。騰訊云業務起源于公司內部需求,2013 年走向市場后多以C端用戶為主,對企業、政府涉足較晚,但騰訊基于自身的生態體系,初期能為騰訊云帶來大量客戶。而且在 2018 年 10 月,騰訊對其組織架構進行大調整,新成立了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通過 CSIG 新事業群打通B端服務,新的事業群聯合更多的行業解決方案,進一步擁抱產業互聯網,實現云業務的趕超。
從全球基礎設施布局來看,阿里云和騰訊云對于進軍國際市場,擴張海外云業務均抱有極大的熱情,二者旗鼓相當。目前阿里云在全球 19 個地理區域內運營著 56 個可用區;騰訊云已開放 25 個地理區域,運營 53 個可用區。
市場份額:阿里云獨占鰲頭
國際數據公司(IDC)歷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從 IaaS 市場份額來看,2019 年一季度阿里云市場份額達到 43.2%,穩居中國市場第一,并大幅甩開國內競爭對手。IDC 的中國公有云市場數據報告從 2015 年統計至今,3 年來阿里云一直位居中國市場第一。但是騰訊云的發展勢頭不容小覷,據 IDC 統計,2015 年的前十名的云服務商中,并沒有騰訊云的身影。這幾年騰訊云一路趕超,2019 年一季度市場份額占比 12.2%,發展速度驚人。
過去一年,阿里云將中國市場領先優勢擴展至海外市場。目前,阿里云在亞太擁有規模最大的云計算基礎設施,設立了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日本等地域節點。據 Gartner 發布的 2018 年全球 IT 服務市場報告顯示,在云計算基礎設施領域,阿里云在亞太區域市場排名第一,2018 年市場份額為 19.6%,超過亞馬遜 AWS (11.0%)和微軟 Azure (8.0%)的總和。不僅是 2018 年,2017 年阿里云在亞太區域市場份額為 14.9%,AWS 為 11.2%,Azure 為 7%。也就是說,在整個亞太地區,阿里云已經兩年排名第一。
而騰訊云以 5.4% 的份額在 2018 年首次超越 Google 的 4.3%,位列第四。從云計算基礎設施來看,騰訊云依然落后于阿里云。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騰訊云 2018 年在 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及 IUS (基礎設施公用事業服務)領域的增速達到 128%,整體市場份額從 2017 年的全球 18 位上升到 2018 年的全球第 6 位,增速全球第一。
營業收入:阿里云一騎絕塵
據阿里巴巴集團歷年披露的財報顯示,阿里云營業收入從 2015 財年的 12.71 億元飆升至 2019 財年的 247.02 億元,四年增長了 20 倍,年復合增長率達 110%。2019 財年凈利潤 802.3 億元,同比增長 30.6%。
注:阿里巴巴的財年是從 4 月 1 日至次年 3 月 31 日,如 2019 財年是指 2018 年 4 月 1 日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2018 年騰訊云營業收入 91 億元,2017 年和 2018 年增速分別達到 195% 和 385%,營收快速增長。但是與 2019 年第一季度相同,在 2019 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中,騰訊云的營收和增速再次被“雪藏”。騰訊在財報中依然單列“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該項收入為 228.88 億元,同比增長 37%。騰訊在財報中表示,該項增長主要受商業支付及云服務的收入增長推動。其中云業務的收入維持穩健的同比增長,主要因為銷售團隊、產品類型的擴大及產品提升,使付費客戶群有所增長。
綜合來看,阿里云和騰訊云的營業收入多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但是最新的財報顯示,兩者的營收差距仍然較大,阿里云一騎絕塵以壓倒性的 247 億營收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技術能力:騰訊云略顯吃力
云服務是資產與技術并重的行業,尤其是技術方面,對于用戶來說功能穩定強大的使用體驗才是最關鍵的。接下來本文從彈性計算、數據庫、存儲、人工智能(大數據)、CDN 業務、域名服務這 6 個云服務商的基本能力對阿里云和騰訊云兩家進行對比。綜合來看,阿里云穩定性較好且人工智能技術較強,騰訊云場景化能力較強,但是在技術研發方面略顯吃力,詳情見下表。
云主機性價比:騰訊云略高于阿里云
CloudBest 選用阿里云和騰訊云在北京的 1 核 1G 云主機進行測評,結果發現騰訊云 1 核 1G 云主機的性價比高于阿里云。騰訊云 1 核 1G 云主機性價比 8214.15,阿里云 1 核 1G 云主機性價比 2692.5。
注:測評時間范圍是從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5 月,其中性價比=性能得分/單價。
前瞻觀點:阿里云是中國的“云計算之王”
阿里云在 2009 年就開始布局云計算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市場份額和營業收入均大大高于騰訊云。此外,阿里云的自主研發模式與 To B 業務進程也領先于騰訊云。但是騰訊自身在游戲、視頻、社交、出行等業務是市場的領頭羊,擁有強勢地位,從而騰訊云在這些領域的行業解決方案擁有較強競爭力。
高盛的研究報告指出,2019 年云計算的市場滲透率將首次突破 10%,達到 11.3%。研究表明,一旦一項技術的滲透率超過 10%,將會進入加速增長階段。毫無疑問,云服務這個增量市場即將進入更高速的增長階段,也會迎來更多的變數。
綜上,當前阿里云是中國的“云計算之王”,但是騰訊云奮起直追的效率驚人,不容小覷。未來云計算行業仍然存在較多變數,“兩朵云”的宿命之戰值得期待。
閱讀目錄(置頂)(長期更新計算機領域知識)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392489/article/details/102380691
閱讀目錄(置頂)(長期更新計算機領域知識)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392489/article/details/10238088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第二十八期:阿里云VS腾讯云 谁才是中国未来的云计算之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 引入 .so,andro
- 下一篇: java学习(27):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