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程序讲解_CAN总线软件编程
CAN2.0A 是CAN協議的PART A部分,此部分定義了11bit的標識區 。
CAN2.0B 是CAN協議的擴展部分,也叫PART B,定義了29bit的標識區,其它部分與CAN2.0A一樣。
CANOpen是基于CAN協議的應用層協議,可以理解為用戶層,即規定了用戶、軟件、網絡終端等之間用來進行信息交換的約定!而CAN定義了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而CANOpen與DeviceNet一樣,只定義了OSI模型的第七層。
CAN2.0A/B是CAN標準的兩個部分,只要CAN芯片支持CAN2.0B,則都可以兼容通訊,而CANOpen是上層協議,建立在CAN的基礎上的。
在編寫CAN總線通訊程序時,主要編寫函數由初始化函數,發送函數和接收函數組成。
其中發送函數一般寫為主動發送函數,接收函數一般采用中斷接收。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三個函數的編寫。
1 SJA1000寄存器初始化配置順序
(1)進入復位模式,進行配置
(2)配置時鐘分頻寄存器,決定Peil模式還是Basic模式。
(3)配置總線定時寄存器,確定波特率。
(4)配置中斷使能寄存器,決定使用那幾個中斷
(5)配置輸出控制寄存器
(6)配置驗收碼和屏蔽碼,決定接收哪一類節點的數據
(7)退出復位模式,進入正常工作模式。
2 發送數據順序
(1)查詢狀態寄存器,判斷是否正在接收,是否正在發送,是否數據緩沖區被鎖。
(2)配置發送緩沖區。
(3)配置命令寄存器,啟動發送。
3 接收數據順序
(1)采用中斷接收,關CPU中斷。
(2)判斷是不是接收中斷。
(3)判斷是遠程幀還是數據幀
(4)讀取數據
(5)開中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an总线程序讲解_CAN总线软件编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学习(96):线程的睡眠
- 下一篇: 玩转oracle 11g(17):命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