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云”复兴:智能化成为新趋势
2021年,“個人云”又熱鬧了起來:
幾天前,夸克APP升級個人云服務,打出“3T不限速,5元/月享網盤自由”;3月,阿里云盤啟動公測,宣布“無論免費收費,未來都不限速”;再聯系到去年,2020年11月,和彩云生態計劃宣布,中國移動將投入10億量級的資源注入數字消費生態;同月,MIUI官宣小米云服務10大新技能;9月,迅雷上線云盤功能等行業動態。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個人網盤用戶規模已超3.74億人,預計2020年將達到4.04億人,個人數據存儲管理進一步向線上遷移;在疫后的產業發展中,云端協作正在成為新趨勢;伴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5G也將進一步釋放“個人云”的市場潛力……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個人云”這門已經發展十余年的生意,自2016年走入低谷后,似乎又迎來了復興。
新玩家:攪局“個人云”
自2009年起,國內云儲存服務迅速發展,115、金山、新浪、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們紛紛推出旗下云儲存產品。網盤也迅速成為人們上傳、下載、共享資源的新選擇。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2011年中國個人云存儲用戶規模達2300萬,增長率高達804%。預計到2013年,個人云存儲用戶規模將達到2.23億,在中國網民中的滲透率為36.7%。
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各家服務商紛紛提升免費空間以吸引用戶——百度推出活動“用 0.2 元續費 100G 空間”;金山快盤將用戶網盤的免費空間提高到100G;360云盤宣布,將為每位用戶提供360G永久免費空間,很快競爭演變為以單純以儲存空間為“核心競爭力”的比拼——以至于到后來市面上甚至出現十T,幾十T的免費贈送云空間。
拿空間換增長,催熟著當時還沒有建立起成熟的商業模式的“個人云”,等行業監管的到來,最后一根稻降臨了。
2016年3月,監管部門專項治理網盤行動伊始,115網盤關停部分功能。4月25日,新浪微盤停止普通用戶存儲服務,所有用戶數據保留至2016年6月30日。關閉新浪微盤的搜索、分享功能,直到清理完畢。一天后,快盤宣布停止個人用戶的存儲服務,所有用戶數據將保留到2016年6月30日……據當時央視新聞的統計,排名前十的網盤中,已經有6個關?;蛘{整了相關服務。
(圖源 央視新聞)
經歷整肅的“個人云”服務商們,要么關停網盤,要么轉型做企業云服務,還留在行業里的,只剩下百度網盤、騰訊微云這樣的大型服務商。而行業也在經歷2017年用戶規模增長率大幅下跌后,逐步回歸理性,開始穩定增長,甚至在2019年之后,迎來了新玩家:2019年2月,夸克網盤上線;2020年阿里云盤開放內測。
新玩家們的出現,一度讓人們驚訝。畢竟在過去“個人云”一直被認為是一門難賺錢的生意。除了上面提到的來自行業監管的壓力,更有龐大的硬件軟件、物力人力的成本。
2019年百度網盤在回應網友質疑“限速”問題時,就提到“作為一款免費的云儲存產品,每年的服務器成本和帶寬成本是硬傷啊……當寶寶們打開百度網盤上傳和下載文件時,我們還需要為這些文件傳輸時的帶寬進行支付,用戶文件傳輸時帶寬越大我們需要支付的費用越高?!?/p>
于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行業玩家們思索如何才能更好的變現,并以此推出各項付費計劃,而用戶們也被“限速”和“云盤空間”等問題所困擾,又找不到替代方案。那么伴隨夸克網盤等新一代“個人云”服務商們,打出“上傳下載不限速”的口號出現時,是否意味著行業要變天了呢?
正面遭遇:誰將改變行業
目前“個人云”業務的主要商業模式方式有兩種:
1.企業只提供有限的免費的存儲空間,當儲存量超過額度時,用戶需要每月/每年購買存儲空間。
2.在下載環節進行限速,用戶需要購買加速卡或者充值會員才能夠加速下載。
簡單來說,就是讓用戶為“個人云”的空間和速度買單。出于控制產品的運營成本的考量,企業需要用戶支付一定的費用無可厚非,那么網友對付費呈現怎樣的態度呢?
在搜索引擎中,我們看到許多圍繞網盤定價的討論,網友們橫向對比評測、研究付費攻略,在挑選網盤時精打細算。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八成用戶愿意為個人網盤付費,速度和空間是用戶首選的付費功能??梢哉f,網友并非沒有付費意愿,而是希望“個人云”服務的收費價格合理,得到的服務也與價格匹配。
這是因為,在過去“個人云”業務只是被視為數據存儲、傳輸的工具,用戶用完即走,缺乏黏性。這也導致產品變現渠道單一,運營成本更多由消費者買單,使得會員費居高不下,而這對于大部分使用頻次低的用戶來說,為一兩次下載支付幾十塊,是相當昂貴的。此外一些老牌產品的限速,往往發生在掌握海量用戶數據資源之后,這就難免會讓人產生一種被欺騙感。自然而然,人們對于“個人云”產生了價格與服務并不適配的感覺。
而這也是新一代“個人云”服務商希望給行業帶來的改變,即通過拓展產品功能、服務場景,使得“個人云”從基礎的數據資料儲存、傳輸,轉變為智能化、場景化和服務化。
以夸克網盤為例,自2019年2月上線以來,已經實現了在網盤中PDF與Word格式、PDF轉TXT等文件格式轉換;20G大文件上傳、多文件批量上傳、云解壓、微信QQ資料備份;利用網盤播放器智能投屏、智能選集、關鍵幀高清瀏覽等核心功能。通過拓展產品功能,增加用戶使用頻次,延長使用時長,以期增加用戶粘性,從網盤單一的工具屬性中,衍生出更多的附加值。
而在夸克智能信息產品的格局中,網盤也發揮著補齊生態的重要價值。事實上,用戶在內容資源查找之后,天然具有存儲與管理需求。人們往往會下載到本地,再進行二次整理,或者分享內容跳轉到其他的收藏應用,完成后再換回瀏覽器,都需要繁瑣操作。
對此,夸克網盤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內容資源+云服務+智能工具的方式,服務用戶在搜索場景中的需求,構建個人云服務生態體系?!八阉鳌迸c“個人云”的疊加,將減少重復的工序,滿足更廣泛、更深入的用戶需求。
除了內容場景的優勢,兩年多的運營時間里,夸克積累了長期的技術、產品、運營和團隊能力,累計服務了千萬級的用戶,而且頗受年輕用戶群體追捧,25歲以下用戶占比超過一半。這也讓夸克網盤多了“Z世代”的色彩。
產品根據年輕用戶的日常需求,結合最美證件照、拍照掃描和翻譯、智能打印、簡歷模板助手等功能。以及推出針對大學生的優惠措施。通過EDU郵箱或支付寶完成身份驗證后,大學生可0.99元/月享四年享上傳下載不限速,3TB空間。
總的來看,新一代“個人云”正在通過智能化的產品功能,升級用戶體驗。通過鏈接更廣域的內容場景,逐漸改變人們對于網盤行業的傳統印象,開啟“個人云”在5G時代里的價值。
智能化:成為行業新趨勢
“個人云”的發展是具有鮮明時代性的。
網盤誕生之初彌補著當時郵箱、即時通訊的局限性,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2007年出現的千腦(在線儲存應用)可以“幫助論壇站長把大文件,即消耗帶寬較多的文件集中存儲至網盤,以節約帶寬成本和提高傳輸效率?!?/p>
到了2009年“3G元年”的到來,華為網盤、115網絡硬盤等產品紛紛出現,隨后的4G時代里,這串名單越來越長。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超高網速、超大連接、超低時遲的5G通訊,將給“個人云”業務帶來新的行業環境。
首先改變的是人們往網盤里存儲的東西。在過去它主要是word文檔、照片、視頻、壓縮包等等具體的內容,但現在像是日志、cookie這些反應用戶行為和使用習慣的數據將得到更廣泛的存儲。
這也帶來人們使用網盤場景的變革。從個人資料的存儲和管理,逐漸延伸向云端處理,像是對于文件進行解壓掃描,視頻觀看投屏等等任務都可以利用“個人云”解決。隨之而來,用戶之間的協作也將逐漸向云端遷移,實現協同辦公。甚至將連同AI、5G,一同成為變革城市生活的新基建。而這些,也將“個人云”這個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智能化。它需要聰明地契合人們在互聯網中的每個應用場景,而不是過去交由用戶主動使用,被動提供服務。伴隨著智媒時代、萬物互聯的到來,“云”的價值將會浸潤在城市生活的肌理中。
二是標配化。無論是辦公、游戲還是觀影這些使用場景,還是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終端等使用媒介,“個人云”都將是標配于每個場景中的基礎設施。
三是適配化。存在于各個場景中的”個人云“還需要進行高度的適配,當跨越現實與虛擬的壁壘時,或許就有可能實現人們對于元宇宙的暢想,而這也將為“個人云”打開更廣闊的想象力。
在CSDN論壇上,有著許多關于搭建個人網盤的討論。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兩個觀點,一是人們對于“個人云”抱有強烈的需求,將其視為“依靠互聯網生存的人一定要有的東西”。二是現有的個人云服務商并沒有完全滿足用戶需求。
在知乎上,人們也對“個人云”產生過許多疑問,比如“云盤什么時候不再限速”“云盤里的數據安全嗎”“2T左右的數據要怎樣存到云盤上”“自建云盤儲存方便嗎”……這些疑問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難以被解答,難以被回應,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掣肘著行業的發展。
但隨著近年來“個人云”的復興,以夸克為代表的新入局者們,正致力于給行業帶來改變——直面“限速”“空間”“價格”等難題;通過內容資源+云服務+智能工具的方式,豐富“個人云”的產品價值,使其擺脫單純的工具性用途;推動“個人云”朝著智能化、服務化和場景化變革;探索在智媒時代里,“個人云”更多的價值。
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邁向智能化未來的基石。作為消費者,或許也需要給予它成長的時間,拋開成見,積極參與其中。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个人云”复兴:智能化成为新趋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第四十七期:漫画:什么是公有云、私有云和
- 下一篇: 第八十八期:4000万程序员最爱开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