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波段划分
最早用于搜索雷達(dá)的電磁波波長為23cm,這一波段被定義為L波段(英語Long的字頭),后來這一波段的中心波長變?yōu)?2cm。
當(dāng)波長為10cm的電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義為S波段(英語Short的字頭,意為比原有波長短的電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電磁波的火控雷達(dá)出現(xiàn)后,3cm波長的電磁波被稱為X波段,因為X代表座標(biāo)上的某點。
為了結(jié)合X波段和S波段的優(yōu)點,逐漸出現(xiàn)了使用中心波長為5cm的雷達(dá),該波段被稱為C波段(C即Combined,英語“結(jié)合”一詞的字頭)。
在英國人之后,德國人也開始獨(dú)立開發(fā)自己的雷達(dá),他們選擇1.5cm作為自己雷達(dá)的中心波長。這一波長的電磁波就被稱為K波段(K=Kurtz,德語中“短”的字頭)。
“不幸”的是,德國人以其日爾曼民族特有的“精確性”選擇的波長可以被水蒸氣強(qiáng)烈吸收。結(jié)果這一波段的雷達(dá)不能在雨中和有霧的天氣使用。戰(zhàn)后設(shè)計的雷達(dá)為了避免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長略長(Ka,即英語K-above的縮寫,意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語K-under的縮寫,意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后,由于最早的雷達(dá)使用的是米波,這一波段被稱為P波段(P為Previous的縮寫,即英語“以往”的字頭)。
該系統(tǒng)十分繁瑣、而且使用不便。終于被一個以實際波長劃分的波分波段系統(tǒng)取代,這兩個系統(tǒng)的換算如下。
原P波段=現(xiàn)A/B波段
原L波段=現(xiàn)C/D波段
原?S波段=現(xiàn)E/F波段
原C波段=現(xiàn)G/H波段
原X波段=現(xiàn)I/J波段
原K波段=現(xiàn)K波段
來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B7%E8%BE%BE%E6%B3%A2%E6%AE%B5/14118316
5.1中國頻率劃分方法
| 名稱 | 符號 | 頻率 | 波段 | 波長 | 傳播特性 | 主要用途 |
| 甚低頻 | VLF | 3-30KHz | 超長波 | 1KKm-100Km | 空間波為主 | 海岸潛艇通信;遠(yuǎn)距離通信;超遠(yuǎn)距離導(dǎo)航 |
| 低頻 | LF | 30-300KHz | 長波 | 10Km-1Km | 地波為主 | 越洋通信;中距離通信;地下巖層通信;遠(yuǎn)距離導(dǎo)航 |
| 中頻 | MF | 0.3-3MHz | 中波 | 1Km-100m | 地波與天波 | 船用通信;業(yè)余無線電通信;移動通信;中距離導(dǎo)航 |
| 高頻 | HF | 3-30MHz | 短波 | 100m-10m | 天波與地波 | 遠(yuǎn)距離短波通信;國際定點通信甚 |
| 甚高頻 | VHF | 30-300MHz | 米波 | 10m-1m | 空間波 | 電離層散射(30-60MHz);流星余跡通信;人造電離層通信(30-144MHz);對空間飛行體通信;移動通信 |
| 特高頻 | UHF | 0.3-3GHz | 分米波 | 1m-0.1m | 空間波 | 小容量微波中繼通信;(352-420MHz);對流層散射通信(700-10000MHz);中容量微波通信(1700-2400MHz) |
| 超高頻 | SHF | 3-30GHz | 厘米波 | 10cm-1cm | 空間波 | 大容量微波中繼通信(3600-4200MHz);大容量微波中繼通信(5850-8500MHz);數(shù)字通信;衛(wèi)星通信;國際海事衛(wèi)星通信(1500-1600MHz) |
| 極高頻 | EHF | 30-300GHz | 毫米波 | 10mm-1mm | 空間波 | 在入大氣層時的通信;波導(dǎo)通信 |
5.2歐洲標(biāo)準(zhǔn)
| 波段 | 類型 | 波長[cm] | 頻率[GHz] |
| A | 米波 | ? | <0.25 |
| B | 米波 | ? | 0.25-0.5 |
| C | 分米波 | 30-60 | 0.5-1 |
| D | 分米波 | 15-30 | 1-2 |
| E | 分米波 | 30-60 | 2-3 |
| F | 分米波 | 15-30 | 3-4 |
| G | 分米波 | 7.5-15 | 4-6 |
| H | 厘米波 | 4-5 | 6-8 |
| I | 厘米波 | 3-4 | 8-10 |
| J | 厘米波 | 1.5-3 | 10-20 |
| K | 厘米波 | 0.75-1.5 | 20-40 |
| L | 毫米波 | 0.5-0.75 | 40-60 |
| M | 毫米波 | 0.3-0.5 | 60-100 |
5.3中國微波標(biāo)準(zhǔn)
| 波段代號 | 標(biāo)稱波長[cm] | 頻率[GHz] | 波長范圍[cm] |
| P | ? | 0.23-1 | 130-30 |
| L | 22 | 1-2 | 30-15 |
| S | 10 | 2-4 | 15-7.5 |
| C | 5 | 4-8 | 7.5-3.75 |
| X | 3 | 8-12 | 3.75-2.5 |
| Ku | 2 | 12-18 | 2.5-1.67 |
| K | 1.25 | 18-27 | 1.67-1.11 |
| Ka | 0.8 | 27-40 | 1.11-0.75 |
| U | 0.6 | 40-60 | 0.75-0.5 |
| V | 0.4 | 60-80 | 0.5-0.375 |
| W | 0.3 | 80-100 | 0.375-0.3 |
脈沖搜索雷達(dá)基本型號是AN/ MPQ35,改進(jìn)型是AN/MPQ50,C波段工作,探測高空目標(biāo),能全景顯示,作用距離 72~104公里。續(xù)波搜索雷達(dá)基本型是AN/MPQ34,改進(jìn)型是AN/MPQ55,工作于J波段,可以在嚴(yán)重的地物雜波干擾下探測低空飛機(jī)目標(biāo),向目標(biāo)照射雷達(dá)和控制中心提供目標(biāo)數(shù)據(jù)。大功率照射雷達(dá)基本型霍克采用的是AN/MPQ39,改進(jìn)型霍克為AN/MPQ46,第二階段改進(jìn)時改為AN/MPQ57,為J波段連續(xù)波雷達(dá),可在方位、俯仰和距離變化率上自動截獲、跟蹤和照射目標(biāo),同時向?qū)椞峁┗鶞?zhǔn)信號。此雷達(dá)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為43小時,改進(jìn)型為130~170小時,后又增至300~400h,甚至超過了采用相控陣、固態(tài)發(fā)射機(jī)等先進(jìn)技術(shù)的愛國者的AN/MPQ-53雷達(dá)。
總結(jié)
- 上一篇: 前端学习(556):margin与容器的
- 下一篇: 前端学习(1312):响应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