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电子版,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pdf
公共基礎知識
二級公共基礎知識總結(30 分:10 選擇+5 填空)
復習及應試建議:
1.考生的復習必須遵守:“80/20 的原則”
二級考試的公共知識部分的覆蓋面廣,至少涵蓋了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四門核心課程:算
法及數據結構、程序設計基礎、軟件工程基礎和數據庫。事實上,這些課程本身的涉及面就
很廣,難度系數較大。因此,這些課程甚至也是計算機專業學生最頭疼的課程,對大多數考
生來說其難度之大不言而喻。
所以,考生應把80%的時間用在20% 的重點知識點上,爭取用20% 的重點知識點來答對
80%的考題,這是考生復習二級考試的公共知識部分的總體思路。
2 .復習的關鍵是考生必須準確判斷和掌握常見考點
考生必須能夠準確判斷和掌握常見考點,例如:算法部分主要考查算法的概念及算法的
復雜度;數據結構部分主要考查最基本的概念、最典型的數據結構和最常見的操作;程序設
計部分主要考查程序設計風格的基本要求、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最基本知識和面向對象程序設
計的最常見概念;軟件工程基礎部分主要考查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及軟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
段的基礎知識;數據庫基礎部分主要考查數據庫基本概念、數據模型、關系代數基礎知識、
數據庫設計方法和步驟。對常見考點的準確把握會使考生避免盲目學習,從而能夠輕松面對
考試。
二級考試中要求的知識點都是最基本的、最簡單的,真正需要“靈活”掌握的考點極少。
很多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可能已經發現,該部分的題目“會做就是不懂”。所以建議在復習過程
中不要急于“靈活”,其實等到把基本的知識點掌握后自然就“靈活”了。
公共知識部分僅占30%分,題目相對簡單。因此,在答題過程中,這部分要爭取速度快、
準確度高。
總的原則是如果一道題在兩分鐘內沒有任何思路,就應該跳過此題,把時間給后面的題
目。記住:二級考試是一種合格考試,不是競賽,及格就行了。
使用說明:
公共基礎的復習沒有技巧,就是背誦、背誦、再背誦,就是要把這10 頁紙背下來。
劃線字體是至關重要的部分,框起來的字體為填空題的常考詞匯,一定要背熟牢記,這里面
有 100 分里30 分的原題。
第一章 數據結構與算法
1.1 算法
算法:是一組有窮指令集,是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通俗地說,算法就是計算機解
題的過程。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計算方法,程序的編制不可能優于算法的設計。
算法是一組嚴謹地定義運算順序的規則,每一個規則都是有效的,且是明確的,此順序將在
有限的次數下終止。所以其四個基本特征包括:
(1)確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驟都必須有明確定義,不允許有模棱兩可的解釋,不允許有多義
性;
(2)有窮性,算法必須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完,即能在執行有限個步驟后終止;
1
公共基礎知識
(3)可行性,算法原則上能夠精確地執行;
(4)擁有足夠的情報。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對數據對象的運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結構。
指令系統:一個計算機系統能執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運算和操作包括:算術運算、邏輯運算、關系運算、數據傳輸。
算法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
算法基本設計方法:列舉法、歸納法、遞推、遞歸、減半遞推技術、回溯法。
算法效率的度量—算法復雜度:算法時間復雜度和算法空間復雜度。
算法時間復雜度:指執行算法所需要的計算工作量。即算法執行過程中所需要的基本運算次
數。通常,一個算法所用的時間包括編譯時間和運行時間。
算法空間復雜度:指執行這個算法所需要的內存空間。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間,輸入的初
始數據所占的空間,算法執行過程中所需的額外空間。
1.2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數據結構:指相互有關聯的數據元素的集合。
數據結構研究的三個方面:
(1)數據集合中各數據元素之間所固有的邏輯關系,即數據的邏輯結構;
(2)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時,各數據元素在計算機中的存儲關系,即數據的存儲結構;
(3)對各種數據結構進行的運算。
數據的邏輯結構應包含:
(1)表示數據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數據元素之間的前后件關系(指邏輯關系,與存儲位置無關)。
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存儲空間中的存放形式稱為數據的存儲結構,也稱數據物理結構。
數據的存儲結構有順序、鏈接、索引等。
線性結構的條件,(一個非空數據結構):
(1)有且只有一個根結點; (2)每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电子版,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pdf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前端学习(575):margin无效情形
- 下一篇: 前端学习(666):赋值运算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