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技术与系统——概述
1 移動通信及典型系統介紹
移動通信是現代通信技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顧名思義,移動通信是指通信雙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動中(或者臨時停留在某一非預定的位置上)進行信息傳輸與交換,這包括移動體和移動體之間的通信以及移動體和固定點之間的通信。采用移動通信技術和設備組成的通信系統即移動通信系統。嚴格來說,移動通信屬于無線通信的范疇,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雖然都是靠無線電波進行通信,但卻是兩個概念。無線通信包含移動通信,但無線通信更側重于無線,移動通信側重于移動性。
現在移動通信技術是一門復雜的高新科學技術,不僅集中了無線通信和有線通信的最新技術成就,而且集中了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許多成果。它不但能傳遞語音信息,而且能像公用交換機一樣具有數據終端功能,使用戶能隨時隨地、快速而可靠地進行多種信息交換,因此是一種理想的通信形式。目前,移動通信早已從模擬移動通信階段發展到了數字移動通信階段,并且正朝著個人通信這一更高階段發展。
1.1 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陸地蜂窩移動通信是當今移動同i性能發展的主流和熱點。蜂窩組網的理論中幾個重要的部分是移動通信發展的基礎,具體如下:
1.1.1 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第一代移動蜂窩通信系統都是雙工的基于頻分多址的模擬制式系統,其傳輸的無線信號為模擬量,因此人們稱此此時的移動同i性能系統為模擬通信系統,也成為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1G)。第一代系統利用蜂窩組網技術以提高頻率資源利用率,采用蜂窩網絡結構,解決了容量密度低、活動范圍受限的問題。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點:頻譜利用率低;通信容量有限;童話質量一般,保密性差;制式太多,標準不統一,互不兼容;不能提供非話數據業務們不能提供自動漫游等。
隨著移動通信市場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移動通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模擬系統存在著上述缺陷,導致模擬系統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基于數字通信的移動通信系統,即所謂的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在20世紀90年代初應運而生,這就是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2G)。
1.1.2 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
第二代系統是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它具有數字傳輸的種種有點,并克服了模擬系統的很多缺陷:話音質量、保密性能獲得很大提高,而且可以進行省內、省際自動漫游。第一個數字蜂窩標準GSM基于時分多址方式,與1992年由歐洲提出。美國提出兩個數字標準,分別是基于TDMA的 IS-54和基于窄帶直接序列碼分多址(DS-CDMA)。日本的第一個數字蜂窩系統是個人數字蜂窩(PDC)系統。在這些數組移動通信系統中,應用最廣泛、影響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GSM和IS-95系統。
GSM系統的空中接口采用的是TDMA的接入方式,到目前位置GSM還是全世界最大的移動網。
IS-95系統采用的是碼分多址(CDMA)的接入方式。CDMA技術最先是由美國的高通公司提出。
但隨著人們對數據通信業務的需求日益提高,人們已不再滿足以話音業務為主的移動通信網所提供的需求了,特別熟Internet的發展大大退工了人們對數據業務的需求。人們首先著手開發的是基于2G的數據系統,在不大量該百年2G系統的條件下,適當增加一些模塊和一些適合數據業務的協議,可使系統以較高的效率來完成數據業務的傳送,這就是通常所說的2.5G系統。目前的GPRS/EDGE就是這樣的系統。
進官2.5G系統可以方便地傳輸數據業務,但是其系統帶寬有限,限制了數據業務的發展,也無法實現移動的多媒體義務,同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無線信道傳輸速率低的問題,而且由于各國標準不一,第二代系統也無法實現全球漫游。因此,2.5G系統只是個過渡產品。
1.1.3 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第三代系統是第二代的演進和發展,而不是重新建設一個移動網。在2G的基礎上,3G增加了強大的多媒體功能,不僅能接收和發送話音、數據信息,而且能接收和發送靜、動態圖像及其他數據業務;同時3G克服了多徑、時延擴展、多址干擾、遠近效應、體制問題等技術難題,具有較高的頻譜利用率,解決了全世界存在的系統容量問題;系統設備價低,業務服務高質、低價,滿足個人通信化需求。
3G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4 第四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第四代移動通信(4G)不近幾年包含傳統移動通信領域的技術,還包括寬帶無線接入領域的新技術及廣播電視領域的技術。總結起來,有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軟件無線電技術、智能天線技術、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基于IP的核心網等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移动通信原理、技术与系统——概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前端学习(1945)vue之电商管理系统
- 下一篇: oracle之单行函数之子查询之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