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
填空題
1.集群移動通信系統按照占用信道的方式,可以分為消息 集群,傳輸 集群,準傳輸 集群等三種集群方式
2.無線電波雙向傳輸分類(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3.CDMA的Wlash碼區分信道,m序列區分用戶
4.自由空間電波傳播損耗與距離和頻率有關
5.移動信道電信信號衰落特性具有2個特征,即信號的電平呈現快衰落特性,且滿足 瑞利分布;信號的中值電平呈現 慢衰落特性,且滿足 ?正態 分布。
6.CDMA系統的主要特點是 自干擾系統和干擾受限系統
7.分集的定義:一是 ?分散傳輸? ?二是 集中處理 ? ? ?
8.GSM中采用均衡技術來處理碼間干擾,具體實現在突發脈沖序列的訓練
9.m序列是 最長線性移位寄存器 ?的簡稱
10.在話音通信中,業務量的大小用話務量量度,其單位是愛爾蘭?
11.在GSM系統中,8個時隙構成一幀, ?26個幀構成業務復幀, 51?個幀構成控制復幀。
12.GSM語音編碼方法(規則脈沖激勵長期預測編碼),CDMA語音編碼方法(碼激勵線性預測(CELP)編碼算法),WCDMA語音編碼方法()
13.WCDMA系統由()構成,核心網絡從邏輯上分()域,()域。
14.移動語音通信圍繞了兩種主干網絡發展:①基于語音業務的通信網絡②基于數據業務的通信網絡
15.根據信道特征參數隨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的快慢可分為:恒參信道和變參信道
16.常用的分集方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兩種
17.空閑信道的選取方式主要有()和()
18.越區切換可分為軟切換和硬切換
19.碼分多址實際上是()和()的混合體制
20.()是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中標示一個移動用戶的唯一號碼
21.GSM的網絡子系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移動交換中心 )、( 原籍位置寄存器 )、(訪問位置寄存器)、( 鑒權中心 )、( 移動設備標示寄存器 )和( 操作維護中心 )。
22.按照調制方式分,數字調制可分為( 振幅鍵控 )、( 頻移鍵控 )、( 相移鍵控 )和( 擴頻調制 )
23.移動通信按多址方式可分為(頻分多址)、(時分多址)、(碼分多址)
24.3G主流技術標準包括___CDMA200__、__TD-SCDMA__和__W-CDMA_
25.交織的作用可以降低信道__突發性干擾___帶來的影響
26.無線通信的三種常見“效應”是:陰影效應、遠近效應、多普勒效應
27.4G的網絡體系結構是(由下至上)__物理網絡層____,___中間環境層___和__應用環境層____3層
28.4G的核心網是一個__基于全IP____的網絡
29.電波的傳播方式包括直射、散射、反射和繞射。
30.擴頻技術包括_直接擴頻_____,_調頻擴頻_____,_跳時擴頻_____和__混合擴頻____四種,IS-95采用_直接擴頻_____技術。
31.
選擇題
1.國際上典型的數字集群通信標準為TETRA和iDEN
2.CDMA的切換方式:軟切換
3.GPRS的增強版EDGE采用8PSK調制方法提高數字調制度。
4.CDMA系統的切換策略
5.GSM的語音編碼算法
? ? 語音編碼類型包括_波形編碼、參量編碼、混合編碼
6.GSM的一個幀。。時隙
7.is-95cdma系統越區切換控制策略
8.三大運營商3G制式和4G制式
9.不同小區形狀的覆蓋性質
10.
11.
名詞釋意
? ? QAM:正交振幅調制
? ? BCCH:廣播控制信道
? ? MSISDN:移動臺國際ISDN號碼
? ? IMEI: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
? ? TDMA:時分多址
? ? MSC:移動控制中心
? ? HLR:原籍(歸屬)位置寄存器
? ? SGSN:GPRS服務支持節點
? ? BSIC:基站識別色碼
? ? GGSN:網關GPRS支持節點
? ? SNDCP :子網相關會聚協議
? ? GTP:GPRS隧道協議
IMSI:國際移動用戶標識碼
WCDMA:寬帶碼分多址
OFDMA:正交頻分多址
名詞解釋
1.原語是不同層次之間使用的語言,即使用原語,可以在不同層次進行信息交換。【基本必考】
2.位置區一般由多個小區組成,移動臺在位置區內移動無需進行位置更新。
3.移動通信是指通信中雙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動中的信息傳輸或交換。【基本必考】
4.m序列是由多級移位寄存器或其延遲元件通過線性反饋產生的最長的碼序列。
5.空中接口是Um接口,移動臺和基站收發信機之間的接口。
6.HLR:原籍(歸屬)位置寄存器,它可以看作是通信系統的中央數據庫, 存儲該HLR管轄區的所有移動用戶的有關數據。 其中, 靜態數據有移動用戶號碼、訪問能力、 用戶類別和補充業務等。
7.愛爾蘭:話務量的單位已知 1 小時內平均發生呼叫的次數為λ(次)
8.位置登記:移動網為了跟蹤移動臺的位置變化,而對其位置信息進行登記,更新和刪除的過程
9.雙工通信:在同一時刻信息可以進行雙向傳輸
10.流入話務量:用戶對通信需求程度的數量。
11.分集接收:接收端對它收到的多個衰落特性互相獨立(攜帶同一信息)的信號進行特定的處理,以降低信號電平起伏的辦法。
12.ALOHA協議:一種簡單的數據分組傳輸協議,任何一個用戶隨時有數據分組要發,就立即接入信道發送,發送結束后,在相同的信道上或是一個單獨的反饋信道上等待應答。如果在一個給定的時間內,沒有收到對方的認可應答,則重發剛發的數據分組。
13.RAKE接收機:一種能分離多徑信號并有效合并多徑信號能量的最終接收機
14.忙時話務量:單位小時內呼叫次數與每次呼叫的平均時間的積
簡答題
1.越區交換定義。共包括哪些主要問題?【基本必考】
? ? 越區交換指當前正在進行的移動臺和基站之間的通信鏈路從當前基站轉移到另一個基站的過程。
? ? 越區切換包括三個方面的問題:
? ? ? ? (1) 越區交換點的準則:即什么時候需要進行越區交換
? ? ? ? (2) 越區交換如何控制
? ? ? ? (3) 越區交換時的信道分配
2.GSM采用移動臺輔助控制的原因
? ? 因為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移動臺的處理能力,降低因頻繁傳輸測量信息和控制信令帶來的鏈路負荷。
3.微分集的分類
? ? 空間分集、頻率分集、場分量分集、極化分集、時間分集、角度分集
4.GSM實習所含突發脈沖序列類型 p242
? ? 常規突發脈沖序列,頻率校正突發脈沖序列,同步突發脈沖序列,接入突發脈沖序列。
5.GSM網絡結構及其部分功能
6.區群的組成需滿足什么條件
? ? 區群的組成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區群之間可以連接,且無空隙無重疊的覆蓋。二是鄰接之后的區群應保證各個相鄰信道小區之間的距離相等。
7.簡述時隙突發脈沖序列種類
? ? 包括:常規突發脈沖序列、頻率校正突發脈沖序列、同步突發脈沖序列、接入突發脈沖序列。
8.功率控制的必要性和要求
? ??CDMA蜂窩系統蜂窩功率控制的必要性:CDMA蜂窩系統的“遠近效應”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 它主要發生在反向傳輸鏈路上。 移動臺在小區內的位置是隨機分布的, 而且是經常變化的, 同一部移動臺可能有時處于小區邊緣, 有時靠近基站。 如果移動臺的發射機功率按照最大通信距離設計, 則當移動臺駛近基站時, 必然會有過量而又有害的功率輻射。?
功率控制的要求在反向鏈路上要進行功率控制,在正向鏈路上也要進行功率控制。
9.10dB,10W,10dBm比較之間的差別。
? ? 10w=10lg10w/1w=10dBw 1w=10lg1w/1w=0dBW 10dBw--0dBw=10dB?
? ? 10W:在發射設備表示其發射功率;在其它電器設備表示功耗。
? ? 10dB:一般用在信號的相對強度,如功率放大器增益等。
? ? 10dBw:表示發射功率或信號強度
10.LTE
?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項目是3G的演進,它改進并增強了3G的空中接入技術,采用OFDM和MIMO作為其無線網絡演進的唯一標準。主要特點是 在20MHz頻譜帶寬下能夠提供下行100Mbit/s與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相對于3G網絡大大的提高了小區的容量,同時將網絡延遲大大降低.
11.遠近效應
? ? 由于接收用戶的隨機移動性,移動用戶與基站間的距離也是隨機變化的,若各移動用戶發射功率一樣,那么到達基站的信號強弱不同,離基站近信號強反之則弱,通信系統的非線性則進一步加重,出現強者更強的現象,這就是遠近效應。
12.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的主要優點
? ? ①頻譜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統容量
? ? ②能提供多種業務服務(電話通信和數據業務),提高通信系統的通用性
? ? ③抗噪聲,抗干擾,抗多徑衰落能力強
? ? ④能實現很好的網絡管理
? ? ⑤容易加密,保密
? ? ⑥可降低設備成本以及減小用戶手機的體積和質量
13.IS-95 CDMA蜂窩系統的分集方式、尋呼信道的傳輸速率、正向業務信道的傳輸速率、特征、正向傳輸信道、含有CRC檢驗比特、功率控制的原則、信道引導PN序列碼的不同的時間偏置的作用是
? ? CDMA中數字蜂窩系統由__TDMA____和__CDMA____構成。可以分為__寬帶____和___窄帶___。
? ??CDMA中反向信道包括_反向接入信道_____和_反向控制信道
? ??CDMA中調制方式是__QPSK____
? ??CDMA中分集接收技術包括_微分集_____和__宏分集____。
? ??CDMA中功率控制包括__正向功率控制____和___反向功率控制___。他們又分為__開環____和__閉環____。
? ??CDMA中切換包括__軟切換____,___硬切換___和___系統切換。
?
14.移動通信包括哪些主要技術?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 ??①調制技術:將傳輸信息轉化為適合在無線信道傳輸的信號,便于從信號中恢復信號
? ??②多址技術:使不同信道上的信號具有各自獨立的物理特征,以便于相互區分,避免干擾。
? ??③抗衰弱、抗干擾技術:改進無線鏈路性能。
? ??④組網技術:構建一個使用網絡,以便完成對整個服務區的有效覆蓋,并滿足業務種類、容量要求、運行環境與有效管理等系統需求。
? ??⑤信道建模技術:進行傳播預測,以便為系統的設計與規劃提供依據。
? ??⑥語音編碼技術:在發送端將語音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在接收端再將數字信號還原成模擬信號
15.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多信道共用技術
?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為了提高無線信道的利用率和通信服務質量,配置在某一小區內的若干無線信道,其中任意一個空閑信道都可以被該范圍內所有移動用戶選擇和使用,稱為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多信道共用技術。
16.擴頻通信的一般工作原理
? ? 在發端,輸入信息先經信息調制形成數字信號,然后使用擴頻碼序列將待傳送的信息數據的頻譜寬展后,再調制到射頻發射出去;
? ? 在收端,寬帶射頻信號經變頻至中頻然后由本地生成和發端相同的擴頻碼序列去相關解擴,再經過解調,恢復出原始信息數據
大題
1.傳播路徑損耗中值 信號功率中值 【例3-2】p118
2.畫出GSM網絡結構,描述各網絡實體功能
? ? GSM系統主要由移動臺(MS)、網絡子系統(NSS)、基站子系統(BSS)和操作支持子系統(OSS)四部分組成,如圖所示。
? ? ①移動臺MS:移動臺通過無線接口接入GSM系統
? ? ②基站子系統(BSS)是GSM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它通過無線接口與移動臺相接, 進行無線發送、 接收及無線資源管理。另一方面,基站子系統與網絡子系統(NSS)中的移動交換中心(MSC)相連, 實現移動用戶與固定網絡用戶之間或移動用戶之間的通信連接。
? ? ③網絡子系統(NSS)對GSM移動用戶之間通信和移動用戶與其它通信網用戶之間通信起著管理作用。
? ? ④操作支持子系統(OSS)需完成許多任務,包括移動用戶管理、移動設備管理以及網路操作和維護。
3.FSK相干解調原理 【得理解清楚】 p30
?
?
?
?
?
?
?
?
?
?
4.計算話務量 p183 【原題5-1】【基本必考】
?
?
5.GPRS移動通信網絡結構圖
? ? ①在SGSN和MS之間, 依賴子網的匯聚協議(SNDCP)將網絡層的協議映射到下面的邏輯鏈路控制(LLC)層, 提供網絡層業務的復接、 加密、 分段、 壓縮等功能。?
? ? ②邏輯鏈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層在移動臺和SGSN之間向上層提供可靠、 保密的邏輯鏈路, 它獨立于下層而存在。 LLC層有兩種轉發模式: 確認模式和非確認模式。 LLC協議的功能是基于LAPD(鏈路接入步驟-D)協議的。?
? ? ③RLC/MAC層通過GPRS無線接口物理層提供信息傳輸服務, 它定義了多個用戶共享信道的步驟。 RLC負責數據塊的傳輸, 采用選擇式ARQ協議來糾正傳輸錯誤。 MAC層基于時隙ALOHA協議, 控制移動臺的接入請求, 進行沖突分解, 仲裁來自不同移動臺的業務請求和進行信道資源分配。
? ? ④物理鏈路子層(PLL)負責前向糾錯、 交織、 幀的定界和檢測物理層的擁塞等; 物理射頻子層(RFL)完成調制解調、 物理信道結構和傳輸速率的確定、 收發信機的工作頻率和特性確定等。
6.消息集群的典型呼叫格式
? ? 消息集群(Message Trunking)。 在消息集群系統中, 每一次呼叫通話期間, 一次性地分配一對無線頻道, 而且在通話完畢后(即松開PTT開關后), 轉發器繼續在該頻道上工作6 s左右(即脫離時間約為6 s), 才算完成此次接續過程。 消息集群的典型呼叫格式如圖 1 - 11 所示。 這里所謂的典型呼叫格式, 是由大量實測和統計而得到的結果, 指的是在一次通信過程中, 通信雙方占用時間的統計規律, 并非通常所說的消息格式。
總結
- 上一篇: 前端学习(1842):前端面试题之vue
- 下一篇: 前端学习(1916)vue之电商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