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llegro画PCB的基本流程:
使用allegro畫PCB的基本流程:
一、PCB準(zhǔn)備工作
1.新建PCB
2.畫板子外邊框
ADD----->Line---->在Options中選擇Board Geometry和outline在命令窗口輸入值右擊done完成3.板子外邊框進行倒角
Manufacture---->drafting---->chamfer(斜面):點擊相鄰的兩根線即可fillet(圓角)4.放置安裝孔
Place----->Manually彈出對話框, 選擇Advanced Setting選項卡中的library;選擇Placement List選項卡, Mechanical symbols----> 選擇所需安裝孔封裝,勾選,放置,完成5.畫布線邊框(元器件擺放邊框可畫可不畫)
Setup----->Areas----->Package Keepin(允許擺放區(qū)域,板子邊界往里縮80mil,直插式元器件盡量靠在板子邊緣)Route Keepin(允許布線區(qū)域,板子邊界往里縮120mil即可)6.尺寸標(biāo)注
Manufacture---->Dimension Environment---->右擊,選擇parameter------>Tolerancing選項卡中勾選USE tolerancing 擊右鍵,選擇Linear dimension----->單擊邊框左邊線,右擊Reject----->單擊右邊線上任意一點----->單擊左鍵,確認。7.導(dǎo)入網(wǎng)表文件
File---->Import---->Logic----->設(shè)置完,單擊Import Cadence8.設(shè)置疊層
Setup---->Cross section(電源層和地層的內(nèi)電層設(shè)置為plane,正片)二、布局布線
(一)布局的原則:
1.貼片元器件距離板邊距離:垂直板邊擺放時>120mil,平行板邊擺放時>80mil2.各模塊電路擺放時,應(yīng)遵循:先大后,先難后易的擺放原則(即重要的單元電路、核心元器件應(yīng)當(dāng)優(yōu)先布局)3.參考原理圖,根據(jù)電路的特性安排主要元器件布局4.要考慮各個元器件立體空間協(xié)調(diào)和安全規(guī)定距離5.初級電路與次級電路分開布局6.交流回路,PFC、PWM回路,整流回路,濾波回路這四大回路包圍的面積盡量小,各回路中功率元件引腳盡量彼此靠近,控制IC要盡量靠近被控制MOS管,控制IC周邊的元器件盡量靠近IC (IC指的是芯片)7.電解電容不可觸及高發(fā)熱元件,如:大功率電阻,變壓器,散熱片8.所有金屬管腳要和相鄰元件有一定距離9.發(fā)熱元器件一般要均勻分布10.跳線不要放在IC及其他大體積塑膠外殼的元件下11.SMD封裝的IC擺放方向必須與過錫爐的方向成平行的(即,板子上所有的IC擺放方向應(yīng)一致或相反)12.SMD封裝的IC兩端盡量預(yù)留2mm的空間不能擺放元件13.多腳元件應(yīng)有第一腳及規(guī)律性的腳位標(biāo)識14.FPC MOS 和PWM MOS散熱片必須接地,以減少共模干擾15.熱敏元件(如電解電容,IC,功率管等)應(yīng)遠離熱源,變壓器,電感,整流器等16.發(fā)熱量大的元器件應(yīng)該放在風(fēng)口或邊緣17.發(fā)熱器件不能過于集中18.功率電阻要選用直插封裝擺放,19.貼片元器件間的距離:單片板:PAD與PAD之間>0.75mm雙面板:PAD與PAD之間>0.5mm20.貼片元器件與A/I或R/I元件間的距離>=0.75mm21.確認無誤后可以開始布線(二)布線的原則:
1.在布線時,不能有90度夾角的走線出現(xiàn)2.IC相鄰的PIN腳不允許垂直于引腳相連3.各類螺釘孔的禁止布線區(qū)范圍內(nèi)禁止有走線4.逆變器高壓輸出的電路間隔要大于240mil5.銅箔最小間距:單/雙面板=0.4mm6.設(shè)計雙面板時要注意,底部有金屬外殼或繞銅線的元件7.布線時交流回路應(yīng)該遠離PFC、PWM回路8.PFC、PWM回路要單點接地9.金屬膜電阻下不能走高壓線10.反饋線應(yīng)盡量遠離干擾源(如PFC電感、PFC二極管、MOS管)的引線,不得與他們靠近、平行走線11.變壓器下面禁止鋪銅、走線及放置器件12.若銅箔入焊盤的寬度較焊盤的直徑小時,則需加淚滴(引腳焊盤周圍須加大鋪銅面積,以防止拆取元件造成翹皮)13.布線要盡可能的短,特別是EMI線路,主回路及部分回路與電源線,大電流的銅箔要求走粗;主回路及各功能模塊的參考點或地線要分開14.ICT測試焊盤:測試焊盤直徑以1mm為準(zhǔn),測試點與測試點之間不小于1.5mm,每個網(wǎng)絡(luò)上不少于一個測試點15.過孔大小定義:a.信號線過孔一般可設(shè)置0.5-1mmb.過孔不能放于SMD之焊盤中c.加載銅箔過孔時,一般設(shè)置1mm,如接地、功率線等d.定位孔距器件或線路的安全距離大于15mil,禁止布線 16.如果接地是以焊接的方式接入,接地焊盤應(yīng)該設(shè)為通孔焊盤,接地孔直徑>=3.5mm17.PCB板的散熱孔直徑不可大于3mm18.線條寬度要滿足最大電流要求>=1mm/1A(銅厚1盎司)19.走線時IC的下方盡可能只走地線,電源線,盡可能在IC周圍構(gòu)成GND短路環(huán),以減少干擾20.所有元器件的焊盤禁止大面積鋪銅(即要做flash焊盤)21.信號地與功率地要分開鋪銅22.線間距=2*線寬,如線寬5mil,線間距為10mil23.USB布線規(guī)則:要求USB信號差分走線,線寬10mil,線距6mil,地線和信號線距6mil24.HDMI布線規(guī)則:要求HDMI信號差分走線,線寬10mil,線距6mil,每兩組HDMI差分信號對的間距超過20mil25.LVDS布線規(guī)則:要求LVDS信號差分走線,線寬7mil,線距6mil,目的是控制HDMI的差分信號對阻抗為100+-15%歐姆26.DDR布線規(guī)則:DDR1走線要求信號盡量不走過孔,信號線等寬,線與線等距,走線必須滿足2W原則,以減少信號間的串?dāng)_,對DDR2及以上的高速器件,還要求高頻數(shù)據(jù)走線等長,以保證信號的阻抗匹配。(三)布局流程
1.快速擺放元器件:
Place--->Quickplace--->選擇place all components、Around package keepin且勾選top,點擊OK2.改變元器件方向:
擺放時按R鍵,或點擊鼠標(biāo)右鍵選擇Rotate3.移動元器件:
edit--->move--->在find頁面中只勾選symbols--->右擊done完成4.變更網(wǎng)絡(luò)VCC、GND顏色:
Display--->color visibility---->選擇Nets--->type選擇net,filter輸入VCC/GND--->按Tab鍵選擇網(wǎng)絡(luò)--->選擇完顏色點擊OK5.顯示飛線和關(guān)閉飛線:
顯示飛線:Display--->show rats--->component關(guān)閉飛線:Display--->blank rats--->all(四)布線設(shè)計規(guī)則
1.間距規(guī)則設(shè)置:
Setup--->Constraints--->spacing--->All layers更改線間距2.定義特殊的間距約束:
Setup--->Constraints--->spacing--->All layers--->點選default按右鍵,執(zhí)行create-->spacing cset加入新規(guī)則然后為所需網(wǎng)絡(luò)分配規(guī)則3.線寬設(shè)置:
Setup--->Constraints--->Physical--->All layers4.設(shè)置特殊物理(線寬)規(guī)則:
Setup--->Constraints--->Physical--->All layers--->點選default按右鍵,執(zhí)行create-->Physical cset加入新規(guī)則然后為所需網(wǎng)絡(luò)分配規(guī)則5.設(shè)置過孔:
Setup--->Constraints--->Physical--->Alllayers—>在vias欄中點擊設(shè)置(雙擊即添加過孔)
6.區(qū)域約束規(guī)則設(shè)置:
Setup--->Constraints--->Physical--->region--->all layers中點吉default按右鍵,執(zhí)行create-->region--->輸入其約束值--->然后執(zhí)行Shape--->Polygon/Rectangular/Circular--->在options中選擇constraint region子類選擇ALL,assign to region選項中選擇剛剛創(chuàng)建的RGN1--->在PCB上圈出范圍即可設(shè)計檢查
Setup--->Constraints--->Modes--->選擇design modes選項卡--->根據(jù)需要選擇所需檢查項目8.設(shè)置元器件/網(wǎng)絡(luò)屬性:
元器件屬性:Setup--->Constraints--->spacing--->點擊左側(cè)Properties--->component--->general網(wǎng)絡(luò)屬性:Setup--->Constraints--->spacing--->點擊左側(cè)Properties--->net--->general properties9.為元器件添加fixed(固定的)屬性:
點擊圖標(biāo)fix--->在find頁面勾選symbols--->點擊要固定的元器件,右擊done完成10.刪除元器件fixed(固定的)屬性:
點擊圖標(biāo)unfix,再點擊元器件(五)布線
1.FPGA扇出:
Route--->PCB Route--->fanout by pick--->點擊find頁面中的Comps--->點擊需要扇出的元器件2.FPGA扇出屬性設(shè)置:
Route--->Create Fanout--->在options頁面中設(shè)置屬性添加過孔:
Route--->Connect--->雙擊鼠標(biāo)左鍵4.刪除:
刪除布線:Edit--->Delete--->在Find頁面選擇ALL Off,然后勾選Clins刪除過孔:Edit--->Delete--->在Find頁面選擇ALL Off,然后勾選Vias5.群組布線:
Route--->Connenct--->在options頁面設(shè)置好控制版面的內(nèi)容--->單擊右鍵,選擇Temp group--->選完后單擊右鍵選擇complete,選中的網(wǎng)絡(luò)同時拉出6.更改群組布線時的間距:
右擊選擇route spacing---->在spacing mode中選擇User-defined,在Space中設(shè)置線間距--->OK7.群組走線過程中改變控制線:
走線過程中單擊鼠標(biāo)右鍵,選擇change control trace,然后鼠標(biāo)單擊最為控制線的走線即可8.群組布線轉(zhuǎn)為單根走線模式:
走線過程中單擊鼠標(biāo)右鍵,選擇single trace mode,作為控制線的走線就會被單獨拉出來,其他走線不再伴隨處理完某根走線后,如果還有其他走線需要單獨走線,直接單擊鼠標(biāo)右鍵,選擇change control trace,即可處理其他走線,單獨走線處理完成后,單擊鼠標(biāo)右鍵,選擇single trace mode,這樣恢復(fù)到群組走線模式9.控制并編輯線:
a.控制線的長度:
1>繞線布線(線長不滿足先前設(shè)定的"1000mil-1500mil"時序要求)(兩個IC直接相連):Route--->Connect--->連完線--->右擊選擇done完成--->Route--->PCBRoute--->Elongation By Pick-->右擊選擇Setup--->勾選accordion及其三個子選項,并填入數(shù)據(jù),勾選options及其子選項-->OK---->單擊網(wǎng)絡(luò)--->右擊done完成2>實時顯示布線長度:Setup-->User Peference-->在categories中選擇route-->connect-->勾選allegro_dynam_timing_fixedpos和allegro_etch_length_on--->OK3>設(shè)定延遲參數(shù)(兩個IC直接相連):Setup-->Constraints-->modes-->Electrical Optionsb.差分布線:
Setup-->Constraints-->Electrical-->Net-->Routing-->Differential Pair-->creat-->Differential Pair--> 雙擊差分線-->create-->close Electrical-->Net-->Routing-->Differential Pair-->Create-->electrical Cset-->輸入Diff_Pair-->OK Electrical-->Electrical Costraint Set-->Routing-->Differential Pair-->在右側(cè)Uncoupled length和Primary Gap中輸入值(約束管理器) Electrical-->Net-->Routing-->Differential Pair-->在右側(cè)選擇約束條件(分配電氣約束條件)以上約束條件設(shè)置完成,后邊直接連線即可c. 高速網(wǎng)絡(luò)布線(拓撲結(jié)構(gòu)):
1>T形拓撲結(jié)構(gòu):Logic-->Net Schedule-->點擊插入T形拓撲結(jié)構(gòu)的第一個引腳-->擊右鍵,選擇Insert T--->點擊引腳外任意位置--->依次點擊第二個引腳,第三個引腳--->右擊選擇done完成(建完T連接點)Route-->Connect--->一次點擊第一個引腳,T連接點,第二個引腳,T連接點,第三個引腳,T連接點-->右擊doned.45°角布線調(diào)整: Route-->PCB Route-->Miter by pick-->擊右鍵選擇Setup彈出對話框,Miter Corners頁面全勾選,輸入4-->OK在find頁面中勾選Nets--->框住需要調(diào)整的區(qū)域--->完成后擊右鍵選擇done10.檢查布線狀況
a.檢查未連接引腳: Tools-->Reports--->雙擊Unconnected Pins Report-->點擊Report按鈕11.優(yōu)化布線
a. 添加淚滴:
Route-->Gloss-->Parameters--->單擊Fillet and tapered trace左側(cè)按鈕-->OK--->點擊Glossb.刪除淚滴:
Route-->Gloss-->Parameters--->單擊Line smoothing左側(cè)按鈕-->OK--->點擊Glossc.自定義平滑布線:
Route-->Custom Smooth--->在find頁面選擇nets,設(shè)置options頁面-->點擊要平滑的線-->右擊done完成三、敷銅
為平面建立Shape:
a.為VCC電源建立Shape:
Shape-->Polygon(多邊形)/Rectangular(矩形)/Circular(圓形)-->在options頁面中選擇Etch,VCC電源層--> 在PCB中畫出鋪銅的形狀-->右擊doneb.為GND地層建立Shape:
Shape-->Polygon(多邊形)/Rectangular(矩形)/Circular(圓形)-->在options頁面中選擇Etch,GND地層-->在 PCB中畫出鋪銅的形狀-->右擊done注意:電源層比地層內(nèi)縮20h,即電源層比地層內(nèi)縮1mm(減少電磁干擾)分割平面
a.在其他層鋪銅:
Shape-->Polygon(多邊形)/Rectangular(矩形)/Circular(圓形)-->在options頁面中選層和網(wǎng)絡(luò)-->在PCB中 畫出鋪銅的形狀-->右擊doneb.鋪銅邊界處理:
Shape-->editor boundary-->點擊要處理的shape-->點擊邊界--->右擊done完成c.銅皮合并:
Shape-->Merge shape-->逐個點擊合并的銅皮--->右擊done完成d.刪除死銅(孤島):
Shape-->Delete Islands-->options-->選層,然后點擊Delete all on layer--->右擊done完成e.手動挖空:
Shape-->manual void-->Polygon(多邊形)/Rectangular(矩形)/Circular(圓形)-->右擊done完成敷銅的意義:
敷銅的意義在于,減小地線阻抗,提高抗干擾能力;降低壓降,提高電源效率;與地線相連,還可以減小環(huán)路面積
4.大面積敷銅和網(wǎng)格敷銅:
大面積敷銅:
大面積敷銅,具備了加大電流和屏蔽雙重作用,但如果過波峰焊時,板子就可能會翹起來,甚至?xí)鹋?#xff0c;需要打幾個過孔來緩解銅箔起泡網(wǎng)格敷銅:
網(wǎng)格敷銅主要還是屏蔽作用,加大電流的作用降低了,從散熱的角度說,網(wǎng)格有好處(它降低了銅的受熱面)又起到了一定的電磁屏蔽的作用5.敷銅方面注意事項:
a.在開始布線時,應(yīng)對地線一視同仁,走線的時候就應(yīng)該把地線走好,不能依靠于覆銅后通過添加過孔來消除為連接的地引腳,這樣的效果很不好b.如果PCB的地較多,有SGND、AGND、GND,等等,就要根據(jù)PCB板面位置的不同,分別以最主要的“地”作為基準(zhǔn)參考來獨立覆銅,數(shù)字地和模擬地分開來敷銅自不多言,同時在覆銅之前,首先加粗相應(yīng)的電源連線:5.0V、3.3V等等,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多個不同形狀的多變形結(jié)構(gòu)。c.對不同地的單點連接,做法是通過0歐電阻或者磁珠或者電感連接d.晶振附近的覆銅,電路中的晶振為一高頻發(fā)射源,做法是在環(huán)繞晶振敷銅,然后將晶振的外殼另行接地e.多層板中間層的布線空曠區(qū)域,不要敷銅。因為你很難做到讓這個敷銅“良好接地”f.晶振附近的接地隔離帶,一定要良好接地6.敷銅具體情況:
(1)對于需要嚴格阻抗控制的板子,不要敷銅,覆銅會由于覆銅與布線間的分布電容,影響阻抗控制 (2)對于器件以及上下兩層布線密度較大的PCB,不需要敷銅,此時敷銅支離破碎,基本不起作用,而且很難保證良好接地(3)對于單雙面電源板,老老實實在電源線邊跟地線,不要用敷銅,敷銅的話你很難保證環(huán)路(4)如果是4 層(不包括4 層板)以上的PCB,且第二層和倒數(shù)第二層為完整地平面,可以不用敷銅,但如果上下兩層器件和布線密度較小,敷銅更好(5)4 層以下的PCB 如果阻抗要求不嚴格,可以在有空間的情況下敷銅,因為4 層以下PCB 層間距離較遠(10mil),此時敷銅,敷銅與線間距7mil 左右,可以起到一定的回流作用(6)多層數(shù)字板內(nèi)平面層堅決用平面層,不要用敷銅代替,一是敷銅如果為網(wǎng)格,阻抗很高,二是如果布線布不通(7)內(nèi)層如果都是單帶狀線,布線較少的層可以不用敷銅,如果雙帶狀線,可以敷銅,此時要注意內(nèi)層敷銅良好接地,這種方案前提是單板阻抗控制不做要求四、后續(xù)工作
1.絲印的擺放:
1、擺放的位置:建議擺放成兩個方向,這樣方面查看絲印2、過孔盡量不要打在絲印上3、絲印不要壓在高速信號線上4、絲印的閱讀方向要跟使用方向要一致5、絲印上要標(biāo)清楚引腳號自動添加絲印:
Manufacture-->Silkscreen3.移動絲印:
Move-->在控制面板find中勾選text-->點擊需要移動的絲印4.建立報告:
5.建立光繪文件:
6.建立鋼網(wǎng)文件:
歡迎使用Markdown編輯器
你好! 這是你第一次使用 Markdown編輯器 所展示的歡迎頁。如果你想學(xué)習(xí)如何使用Markdown編輯器, 可以仔細閱讀這篇文章,了解一下Markdown的基本語法知識。
新的改變
我們對Markdown編輯器進行了一些功能拓展與語法支持,除了標(biāo)準(zhǔn)的Markdown編輯器功能,我們增加了如下幾點新功能,幫助你用它寫博客:
功能快捷鍵
撤銷:Ctrl/Command + Z
重做:Ctrl/Command + Y
加粗:Ctrl/Command + B
斜體:Ctrl/Command + I
標(biāo)題:Ctrl/Command + Shift + H
無序列表:Ctrl/Command + Shift + U
有序列表:Ctrl/Command + Shift + O
檢查列表:Ctrl/Command + Shift + C
插入代碼:Ctrl/Command + Shift + K
插入鏈接:Ctrl/Command + Shift + L
插入圖片:Ctrl/Command + Shift + G
合理的創(chuàng)建標(biāo)題,有助于目錄的生成
直接輸入1次#,并按下space后,將生成1級標(biāo)題。
輸入2次#,并按下space后,將生成2級標(biāo)題。
以此類推,我們支持6級標(biāo)題。有助于使用TOC語法后生成一個完美的目錄。
如何改變文本的樣式
強調(diào)文本 強調(diào)文本
加粗文本 加粗文本
標(biāo)記文本
刪除文本
引用文本
H2O is是液體。
210 運算結(jié)果是 1024.
插入鏈接與圖片
鏈接: link.
圖片:
帶尺寸的圖片:
居中的圖片:
居中并且?guī)С叽绲膱D片:
當(dāng)然,我們?yōu)榱俗層脩舾颖憬?#xff0c;我們增加了圖片拖拽功能。
如何插入一段漂亮的代碼片
去博客設(shè)置頁面,選擇一款你喜歡的代碼片高亮樣式,下面展示同樣高亮的 代碼片.
// An highlighted block var foo = 'bar';生成一個適合你的列表
- 項目
- 項目
- 項目
- 項目
- 計劃任務(wù)
- 完成任務(wù)
創(chuàng)建一個表格
一個簡單的表格是這么創(chuàng)建的:
| 電腦 | $1600 |
| 手機 | $12 |
| 導(dǎo)管 | $1 |
設(shè)定內(nèi)容居中、居左、居右
使用:---------:居中
使用:----------居左
使用----------:居右
| 第一列文本居中 | 第二列文本居右 | 第三列文本居左 |
SmartyPants
SmartyPants將ASCII標(biāo)點字符轉(zhuǎn)換為“智能”印刷標(biāo)點HTML實體。例如:
| Single backticks | 'Isn't this fun?' | ‘Isn’t this fun?’ |
| Quotes | "Isn't this fun?" | “Isn’t this fun?” |
| Dashes | -- is en-dash, --- is em-dash | – is en-dash, — is em-dash |
創(chuàng)建一個自定義列表
Markdown如何創(chuàng)建一個注腳
一個具有注腳的文本。2
注釋也是必不可少的
Markdown將文本轉(zhuǎn)換為 HTML。
KaTeX數(shù)學(xué)公式
您可以使用渲染LaTeX數(shù)學(xué)表達式 KaTeX:
Gamma公式展示 Γ(n)=(n?1)!?n∈N\Gamma(n) = (n-1)!\quad\forall n\in\mathbb NΓ(n)=(n?1)!?n∈N 是通過歐拉積分
Γ(z)=∫0∞tz?1e?tdt .\Gamma(z) = \int_0^\infty t^{z-1}e^{-t}dt\,. Γ(z)=∫0∞?tz?1e?tdt.
你可以找到更多關(guān)于的信息 LaTeX 數(shù)學(xué)表達式here.
新的甘特圖功能,豐富你的文章
Mon 06Mon 13Mon 20已完成 進行中 計劃一 計劃二 現(xiàn)有任務(wù)Adding GANTT diagram functionality to mermaid- 關(guān)于 甘特圖 語法,參考 這兒,
UML 圖表
可以使用UML圖表進行渲染。 Mermaid. 例如下面產(chǎn)生的一個序列圖::
張三李四王五你好!李四, 最近怎么樣?你最近怎么樣,王五?我很好,謝謝!我很好,謝謝!李四想了很長時間,文字太長了不適合放在一行.打量著王五...很好... 王五, 你怎么樣?張三李四王五這將產(chǎn)生一個流程圖。:
鏈接長方形圓圓角長方形菱形- 關(guān)于 Mermaid 語法,參考 這兒,
FLowchart流程圖
我們依舊會支持flowchart的流程圖:
Created with Rapha?l 2.2.0開始我的操作確認?結(jié)束yesno- 關(guān)于 Flowchart流程圖 語法,參考 這兒.
導(dǎo)出與導(dǎo)入
導(dǎo)出
如果你想嘗試使用此編輯器, 你可以在此篇文章任意編輯。當(dāng)你完成了一篇文章的寫作, 在上方工具欄找到 文章導(dǎo)出 ,生成一個.md文件或者.html文件進行本地保存。
導(dǎo)入
如果你想加載一篇你寫過的.md文件或者.html文件,在上方工具欄可以選擇導(dǎo)入功能進行對應(yīng)擴展名的文件導(dǎo)入,
繼續(xù)你的創(chuàng)作。
mermaid語法說明 ??
注腳的解釋 ??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使用allegro画PCB的基本流程: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ss] 举例说明clear取值有哪
- 下一篇: 洛谷P2525 Uim的情人节礼物·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