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医保制度和医保费用
日本為全民醫保制度,主要分為兩大類,公司職員加入“社會保險”,個體戶或用養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加入“國民健康保險”。一般情況下患者在窗口只要支付總醫療費的3成,70~74歲和小學生以下為2成,75歲以上有“后期高齡者醫療制度”,只要交1成即可。
醫院在每個月10號之前將上個月整月的需要醫保支付的賬單轉給審查機構核查,審查結果或者確認無誤或者打回醫院修改,之后再將賬單轉給醫保機構來支付醫院。
日本醫療費用
醫療費用全國統一價格,費用整體有5000多種細項,基本上分為基礎診療費和特殊診療費。基礎診療費又有兩種,分別是初診費和復診費。特殊診療費有13大類,比如醫學管理費(醫生對患者進行醫學指導)、檢查費、配藥費、手術費等等。
各項費用在賬單里以點數(得分)表示,每1點等于10日元。比如初診費為288點(2880日元),如果是正常白天工作時間外、深夜、節假日或者嬰幼兒就診等情況下,還會附加一些費用,比如6歲以下兒童就診的費用為(288+75點),從而正確反映出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的難易度或多寡。
對于復診費,根據醫院規模不同,價格不同,中小型(200病床以下)除了可以收取復診費73點之外,比如尿檢等會再單獨收費,大醫院收費也是73點,但是這其中卻要自行消化掉一些基礎的處理或檢查費用。這是日本*為了調節不同規模大小醫院的功能,希望大醫院能專注于需要專業治療的患者,而將復診這種病情比較穩定的患者交給中小型醫院治療。所以大醫院復診相對收費低是為了不鼓勵他們接收復診患者,而是將病情穩定的復診患者介紹到其他中小型醫療機構。
此外,醫院根據情況還可以收取各種國家規定的附加費用,從而通過這種費用獎勵來引導醫院的診療行為。比如,隨著新冠疫情的出現,為了促進醫院提高傳染病防治水平,同時與同地區內的其他醫療結構通過共享傳染病信息等方式強化地區級別的傳染病防治水平,醫療費中也增加了“門診防疫措施完善附加費(額外加6點費用)”等費用,讓防疫措施完善的醫院能得到相應的補償。另外還有“居家患者診療指導費”等新收費項目,從而鼓勵醫院提供更靈活的服務來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需求。
日本基本上做到了醫藥分離,患者大部分情況下是拿著醫院的處方去院外藥房買藥。
為了避免醫生一次性開多種藥,產生更大的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一張處方開7種以上藥物時可以收取的處方費(29點)比開少量藥物是要低的(42點)。
2022年開始,日本允許處方重復利用(refill),但上限為3次。從而減輕醫生與患者重復開相同藥的負擔。
各種細節費用上比如注射方式不同收費不同,外傷處理的包扎面積不同收費不同,心肺復蘇操作時間越長費用越高等。
擁有20張及以上病床的醫療機構被稱為醫院,沒有病床或低于20張的被稱為診所。截至2021年11月,每天住院的患者全國大概有120萬人,占到總病床數的80%。住院部被分為三類:普通、康復和長期療養類。普通住院部接收急性期的患者,根據配置的護士數不同,費用不同。
DPC(diagnosis procedure combination)、PDPS(Per Diem payment system)制度
相對于合計每次具體的治療處理的費用形成總費用,DPC是按照病種采取的固定費用計算方式。日本在2022年4月約有20%的醫院采取了DPC支付方式。這一制度進針對急性期醫療(非康復),由普通醫院提出申請后加入該制度。
這一制度的好處是一方面減少了繁瑣的收費計算,一方面促進不同的醫院對于相同的病種提供相同的醫療服務,防止過度醫療等。
但是DPC也有按量單收費的部分,也就是說固定費用是普通的注射、給藥、檢查、影像診斷、住院費等,按量收費的是醫生的初診費、手術和麻醉費、放療費和病理診斷等。
每個患者會有一個DPC編碼,該編碼是14位的數字,其中含有病種、患者年齡、是否有手術等信息。
DPC的住院費的總點數根據病人的住院期不同,住院日首日至第8天的費用較高,第9~16天稍低,16天以后更低,這樣是為了促進醫院及早將病人治療完。此外,根據醫院規模不同,每個醫院又有自己的基礎系數,可以在患者普通收費點數的基礎上乘以該系數進行收費。比如大學附屬醫院系數最高,是1.1249,此外還有效率系數以激勵醫院盡量減少住院時間,由復雜性系數以照顧可以接收重癥患者的醫院。住院費中的餐費也是全國固定,可以算在總治療費中,部分由醫保報銷。費用計算上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在康復病房住院時,檢查和醫學影像服務的費用會包含在住院費里,不單獨收取;2018年開始對于入住療養病房的65歲以上患者需要自付居住費(370日元每天)。
為了完善能24小時進行居家醫療的機制,醫院或診所可以申請成為支持居家醫療的特殊醫院,通過“緊急出診”和“定期出診”兩種方式提供上門診療服務。這一申請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比如醫療機構本身可以接收緊急住院,醫院規模的話則是病床數小于200個或半徑4公里內沒有其他診所。這種出診模式下,會加收出診的費用。出診對象如果是老人院等一次性可以在同一地方診療多個患者的地方時,相應的醫學綜合管理費等比單看一個病人要便宜。
對于醫院計算醫療費用,除滿足診療直接相關的費用標準外,醫療機構也必須滿足機構標準要求(比如有多少年經驗的醫生有多少人,護士有多少人),否則也無法申請醫保報銷。機構標準中也包含比如住院日期的上限(急性期普通醫院住院時為最長18天)等標準。
減少患者負擔的措施
比如飯費,住院患者每餐自付460日元,醫保承擔180日元。如果罹患的是法律規定的大病,那么每餐只需自付260日元,1類低收入者只需承擔100日元。
65歲以上老人的住院居住費也可以由保險承擔一部分。
另外還有高額療養費制度,即過高的醫療費用可以不由個人承擔。比如對于70歲以下每月醫療費為100萬日元時,按照普通醫保報銷,個人需要承擔30萬日元,但在高額療養制度下,年收入在370萬~770萬日元之間的患者,在醫療費總額26.7萬日元以下的費用需要自付其中的3成,超出的部分只需承擔1%。即總額100萬日元時只需支付26.7萬0.3+73.3萬0.01=87430日元。但是餐費和居住費不在此比例報銷范圍內。
大病醫療補助:對于國家規定的338種大病,患者可以申請指定大病的報銷資格,該資格證需要每年申請一次,申請通過后可以在指定的醫療機構就診、接收大病醫療費補助。這種大病醫保根據患者的收入層次,指定每個月個人負擔的最高限額。比如年收入在80萬日元以下的患者,每月最高負擔費用只需2500日元。并且這個費用和使用普通醫保的情況下的金額相比,要比普通醫保時要交的費用高的話,那么只需交其中費用更低的普通醫保適用時的費用。
兒童醫療補助:全國各個行政區域的補助程度不同,有的是完全免費,有的是象征性地收費,且負擔的兒童的年齡上限各地有所不同,但一般情況下高中生以下都會包含在醫療補助中。
分娩補助:順產情況下的費用不在醫保范圍內,但是各地均有補助,日本全國的分娩費用平均在46萬日元,*補助的“分娩育兒臨時補助金”大約是42萬日元。并且企業員工在休產假時還能收到類似于工資的“分娩補助金”。
關于藥房開藥的費用,一般包括藥物本身的費用,配藥費用,藥劑師費用等。日本也在推家庭藥劑師制度,以讓患者有對自己患病及服藥情況更懂的藥劑師。藥品本身的費用全國一致,但配藥的費用根據藥房的規模(比如是否連鎖店等)而不同。如果患者在3個月以內重新開藥,并且能夠出示之前的服藥注意事項手冊,那么配藥費就會低一些,因為這樣藥劑師就不用進行詳細的服藥指導。
保險外的費用,普通定期體檢是日本*支持的,但是精密的全身體檢是醫保對象以外。交通事故相關的醫療費用有類似交強險承擔,工傷有工傷保險承擔。整容等也均在醫保范圍外,且醫保一般不支持醫保和非醫保診療項目混合在一起,但是某些特殊情況除外,比如自選療養(選擇更好的醫院住院環境)、使用尚未獲批的藥物治療重大疾病等情況下,是可以將醫保內項目和醫保外項目混在一起接收診療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日本的医保制度和医保费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Go 接口:Go中最强大的魔法,接口应用
- 下一篇: MySQL 数据库表格创建、数据插入及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