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安装 RMVB,rm,ape文件 解码器
出自:http://hi.baidu.com/zojoyo/blog/item/818a8d38f393e423b9998f4a.html
?
?
?
有兩種方法
1.fedora系統使用yum
2.適合任何linux系統的源文件安裝
1.如果你使用的 fedora 系統,可以使用yum安裝
因為專利許可證的原因,Fedora 軟件倉庫不包含 MP3, DVD和視頻播放及解碼庫。正因為如此,你必須從第三方的軟件倉庫安裝那些軟件,請不要擔心,這是非常容易的 :)需要第三方軟件倉庫
*RPM Fusion
rpm -ivh http://download1.rpmfusion.org/free/fedora/rpmfusion-free-release-stable.noarch.rpm
rpm -ivh http://download1.rpmfusion.org/nonfree/fedora/rpmfusion-nonfree-release-stable.noarch.rpm
*MPlayer 和 SMPlayer
?? 我更喜歡 MPlayer 或者 SMPlayer (SMPlayer 是 MPlayer的圖形用戶界面),它支持幾乎所有的視頻文件格式,外部視頻字幕,還有 DVD 播放功能,只要你安裝了上述必需的解碼庫文件。
su -c 'yum install mplayer smplayer'
從應用程序-->聲音和視頻-->SMPlayer 打開 SMPlayer
ok~ 安裝成功
如果播放rmvb等更多格式,需要下載安裝編碼包,支持所有系統的編碼包地址
http://www.mplayerhq.hu/MPlayer/releases/codecs/
x86 32位下載地址
http://www.mplayerhq.hu/MPlayer/releases/codecs/all-20071007.tar.bz2
接著打開終端
su root??? //使用root權限
[root@localhost ~]# tar jxvf all-20071007.tar.bz2????????? //解壓tar.bz2包
[root@localhost ~]# mv ./all-20071007/* /usr/lib/codecs??? //解壓文件內容移動到/usr/lib/codecs
成功,開始享受rmvb帶來的高清電影吧! 開始欣賞ape無壓損格式歌曲。。。。。。
?
?
2.適合任何linux系統的源文件安裝
安裝mplayer很容易,但是mplayer不支持rmvb,rm,ape等格式,在網上查了資料,安裝總是出錯,按照這個安裝成功,轉載過來,已作備忘~~
(一) 安裝過程
MPlayer,是一種功能強大的跨平臺優秀媒體播放器.本人參考了網上的一些安裝方法,在此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下面我以Fedora core 4安裝mplayer.
安裝mplayer需要四個包的安裝:主程序,皮膚,codecs以及wincodecs(win32)。這四個程序都可以從mplayer官方網站下載:www.mplayerhq.hu 我下載的程序分別是以下四種:
src: MPlayer-1.0pre7try2.tar.bz2
skin: Blue-1.4.tar.bz2
codecs: all-20050412.tar.bz2
Windows-all-20050115.zip
把它放在/usr/software/mplayer目錄下.
安裝時先安裝編碼包,mplayer的編碼包須安裝在/usr/lib/codecs/和/usr/lib/wincodecs(win32)中。
[root@fc9 /]# cd /usr/software/mplayer
[root@fc9 mplayer]# tar vjxf all-20050216.tar.bz2
[root@fc9 mplayer]# mv all-20050216 /usr/lib/codecs
[root@fc9 mplayer]# chmod 644 /usr/lib/codecs/*
[root@fc9 mplayer]# chown root.root /usr/lib/codecs/*
[root@fc9 mplayer]# unzip windows-all-20050115.zip
[root@fc9 mplayer]# mv windows-all-20050115 /usr/lib/wincodecs 或者 # mv windows-all-20050115 /usr/lib/win32
[root@fc9 mplayer]# chmod 644 /usr/lib/wincodecs/* 或者 # chmod 644 /usr/lib/win32/*
[root@fc9 mplayer]# chown root.root /usr/lib/wincodecs/* 或者 # chown root.root /usr/lib/win32/*
這樣解碼包就安裝好了,下面開始安裝mplayer主程序
[root@rh9 mplayer]# bzip2 -cd MPlayer-1.0pre7try2.tar.bz2 | tar xvf -
[root@rh9 mplayer]# cd MPlayer-1.0pre7/
接下來是配置準備編譯,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關于配置首先要確定幾個rpm的包是否安裝了,它們是:gtk+-1.2.10, gtk+-1.2.10-devel, glib-1.2.10, glib-1.2.10-devel,可以下載也可以在Fedora Core 4的第四張安裝盤里找到安裝。
編譯mplayer源碼包時FC4默認安裝的GCC4.0不可以用,而是要安裝GCC3.2即這兩個包:compat-gcc-32(CD3)和compat-gcc-32-c++ (CD4)
確認上面這幾個包已經安裝后,可以開始配置編譯了.
以下這個是我自己的機上設置的。注意,如果不是用FC4,最后一個選項 --cc=gcc32 可以不用,如果gcc版本的比較低,無法通過配置.最好升級到gcc 3.2.x以上.
[root@fc9 MPlayer-1.0pre7try2]# ./configure --enable-gui --enable-largefiles --enable-menu --prefix=/usr --with-codecsdir=/usr/lib/codecs/ --with-win32libdir=/usr/lib/wincodecs/ --confdir=/etc/mplayer --cc=gcc32
configure后面的參數是為了使用圖形界面(即皮膚),以及配置文件位置等等設置的。需要注意的是,最后--cc=gcc32一定需要,是調用 gcc3.2來編譯程序。否則會調用GCC4.0來編譯,mplayer是不能用gcc4.0編譯的。配置成功后,后面就一馬平川了!
[root@fc9 MPlayer-1.0pre7try2]# make
[root@fc9 MPlayer-1.0pre7try2]# make install
如果前面的設置等都正確,這里就不會再有錯誤了。現在mplayer已經裝到了你的Linux里,下面要安裝皮膚即圖形界面。
然后回到原來的目錄。
[root@fc9 MPlayer-1.0pre7try2]# cd ..
[root@fc9 mplayer]# bzip2 -cd Blue-1.4.tar.bz2 | tar xvf - -C /usr/share/mplayer/Skin/
[root@fc9 mplayer]# mv /usr/share/mplayer/Skin/Blue/ /usr/share/mplayer/Skin/default/
這里安裝了剛剛的那個blue皮膚并將它設為默認的,安裝完以后你也可以找到各種mplayer的皮膚,不用解壓直接放到/usr/share/mplayer/Skin/下就可以在mplayer的界面上修改皮膚了。
然后可以在桌面上放置一個mplayer的圖標,在桌面上右鍵選擇啟動器(針對 gnome),名稱為mplayer;命令為 /usr/bin/gmplayer,而mplayer的默認圖標位置在/usr/share/pixmaps/mplayer- desktop.xpm 或者用命令 # cp /usr/share/pixmaps/mplayer-desktop.xpm /root/Desktop/
(二) 故障分析與解決
安裝完后,我們啟動MPlayer,有可能會出現如下這樣的錯誤:
"New_Face faild. Maybe the font path is wrong. please supply the text font file. ( ~/.mplayer/subfont.ttf )."
這時候我們用系統自帶的字體來代替.
[root@fc9 mplayer]# cd /usr/share/fonts/zh_CN/TrueType/
找其中一個字體文件復制到當前用戶目錄的 .mplayer/ 目錄下
[root@fc9 TrueType]#cp gbsn00lp.ttf ~/.mplayer/subfont.ttf
這樣就解決了字體問題了.
(三) 注意問題
卸載mplayer只需在剛剛由MPlayer- 1.0pre7try2.tar.bz2解壓出來的MPlayer-1.0pre7try2目錄下運行 make uninstall即可。所以,這個解壓出來的文件夾不要刪除,如果刪除了,卸載的時候也可以到安裝目錄下直接刪除,linux下沒有注冊表的概念放心刪 除!
(四) 安裝總結
1. 安裝的最初的配置是最重要的.選項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只要可以實現播放各種格式,包括rmvb和Windows下各種媒體類型就行了.因為windcodecs和codecs已經包含了常用的格式了.
2. 要多留意在./configure過程中的錯誤或者沒有符合的依賴關系.有時候無法進行make.就是在這一步出了問題.如果不能進行make,一般有提 示的,其日志在config.log中.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通過管道輸出到文本文件中,可以了解到安裝的過程. 如 # ./configure | tee tmp.txt .這樣就可以分析錯誤了.
3. 在make的安裝過程中,往往有好多警告,這并不是錯誤,而是編寫程序的人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如變量定義不恰當等,并不影響程序的安裝.
4. 如果安裝過程中不能順利進行,要想還原到最初源代碼狀態. 使用命令 # make distclean 清除之前的配置,再進行新的配置.
?
?
?
?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 安装 RMVB,rm,ape文件 解码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ss] 使用css如何设置背景虚化
- 下一篇: [css] 会引起Reflow和R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