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建模竞赛经历
前言/背景
在大一剛結束的時候,接觸了一個神奇的領域——數學建模。
大賽簡介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辦于1992年,每年一屆,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2018年,來自全國34個省/市/區(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及美國和新加坡的1449所院校/校區、42128個隊(本科38573隊、專科3555隊)、超過12萬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
簡單地說:數模競賽就是對實際問題的一種數學表述。 具體一點說:數學模型是關于部分現實世界為某種目的的一個抽象的簡化的數學結構。 更確切地說:數學模型就是對于一個特定的對象為了一個特定目標,根據特有的內在規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簡化假設,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得到的一個數學結構。數學結構可以是數學公式,算法、表格、圖示等。 數學建模就是建立數學模型,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數學建模的過程(見數學建模過程流程圖)。數學建模是一種數學的思考方法,是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通過抽象、簡化建立能近似刻畫并"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數學手段。?
參賽流程
第一條
總則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以下簡稱競賽)是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主辦的面向全國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于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和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開拓知識面,培養創造精神及合作意識,推動大學數學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
第二條
競賽內容
競賽題目一般來源于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等方面經過適當簡化加工的實際問題,不要求參賽者預先掌握深入的專門知識,只需要學過高等學校的數學課程。題目有較大的靈活性供參賽者發揮其創造能力。參賽者應根據題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設、建立和求解、計算方法的設計和計算機實現、結果的分析和檢驗、模型的改進等方面的論文(即答卷)。競賽評獎以假設的合理性、建模的創造性、結果的正確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為主要標準。
第三條
規則
1.全國統一競賽題目,采取通訊競賽方式,以相對集中的形式進行。
2.競賽每年舉辦一次,一般在某個周末前后的三天內舉行。
3.大學生以隊為單位參賽,每隊3人(須屬于同一所學校),專業不限。競賽分本科、專科兩組進行,本科生參加本科組競賽,專科生參加專科組競賽(也可參加本科組競賽),研究生不得參加。每隊可設一名指導教師(或教師組),從事賽前輔導和參賽的組織工作,但在競賽期間必須回避參賽隊員,不得進行指導或參與討論,否則按違反紀律處理。
4.競賽期間參賽隊員可以使用各種圖書資料、計算機和軟件,在國際互聯網上瀏覽,但不得與隊外任何人(包括在網上)討論。
5.競賽開始后,賽題將公布在指定的網址供參賽隊下載,參賽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卷,并準時交卷。
6.參賽院校應責成有關職能部門負責競賽的組織和紀律監督工作,保證該校競賽的規范性和公正性。
第四條
組織形式
1.競賽由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組委會)主持,負責每年發動報名、擬定賽題、組織全國優秀答卷的復審和評獎、印制獲獎證書、舉辦全國頒獎儀式等。
2.競賽分賽區組織進行。原則上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為一個賽區,每個賽區應至少有6所院校的20個隊參加。鄰近的省可以合并成立一個賽區。每個賽區建立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賽區組委會),負責本賽區的宣傳發動及報名、監督競賽紀律和組織評閱答卷等工作。未成立賽區的各省院校的參賽隊可直接向全國組委會報名參賽。
3.設立組織工作優秀獎,表彰在競賽組織工作中成績優異或進步突出的賽區組委會,以參賽校數和隊數、征題的數量和質量、無違紀現象、評閱工作的質量、結合本賽區具體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及與全國組委會的配合等為主要標準。
第五條
評獎辦法
1.各賽區組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評閱委員會,評選本賽區的一等、二等、三等獎,獲獎比例一般不超過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獲得成功參賽獎。
2.各賽區組委會按全國組委會規定的數量將本賽區的優秀答卷送全國組委會。全國組委會聘請專家組成全國評閱委員會,按統一標準從各賽區送交的優秀答卷中評選出全國一等、二等獎。
3.全國與各賽區的一、二、三等獎均頒發獲獎證書。
4.對違反競賽規則的參賽隊,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成績無效。對所在院校要予以警告、通報,直至取消該校下一年度參賽資格。對違反評獎工作規定的賽區,全國組委會不承認其評獎結果。
第六條
異議期制度
1.全國(或各賽區)獲獎名單公布之日起的兩個星期內,任何個人和單位可以提出異議,由全國組委會(或各賽區組委會)負責受理。
2.受理異議的重點是違反競賽章程的行為,包括競賽期間教師參與、隊員與他人討論,不公正的評閱等。對于要求將答卷復評以提高獲獎等級的申訴,原則上不予受理,特殊情況可先經各賽區組委會審核后,由各賽區組委會報全國組委會核查。
3.異議須以書面形式提出。個人提出的異議,須寫明本人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包括聯系電話或電子郵件地址等),并有本人的親筆簽名;單位提出的異議,須寫明聯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也應包括聯系電話或電子郵件地址等),并加蓋公章。全國組委會及各賽區組委會對提出異議的個人或單位給予保密。
4.與受理異議有關的學校管理部門,有責任協助全國組委會及各賽區組委會對異議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全國組委會或各賽區組委會應在異議期結束后兩個月內向申訴人答復處理結果。
第七條
經費
1.參賽隊所在學校向所在賽區組委會交納參賽費。
2.賽區組委會向全國組委會交納一定數額的經費。
3.各級教育管理部門的資助。
4.社會各界的資助。
第八條
解釋與修改
本章程從2008年開始執行,其解釋和修改權屬于全國組委會。
參賽經歷
在大一剛結束的那個假期,我參加了第一場數學建模競賽“華數杯”。當時啥都不會,連最基本的算法都不會。但由于這個比賽的獲獎比例高,難度不大,最終以倒數的成績拿下了三等獎。
而后就是大二上的國賽,但那次可以說水的很,也拿了賽區的二等獎。因為國賽的賽區獎是特別好拿的。
之后參加亞太地區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二等獎
然后就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建模競賽,獲得二等獎(H)
接下來就是mathorcup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一等獎,第一個一等
后面嘗試了一個人單刷五一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二等
最后就是電工杯數學建模競賽,再次獲得一等。
經驗心得
至于經驗,組好隊,好好學,不要好高騖遠。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数学建模竞赛经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ss] 使用rem的优缺点是什么?
- 下一篇: [css] 你知道什么是CSS-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