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校正:像元DN值—辐照度—表观反射率—地表反射率
狹義的輻射校正是指將原始圖像的DN值轉(zhuǎn)化為有物理量綱的觀測目標大氣上界的輻射亮度值或者表觀反射率;廣義的除了狹義的步驟外還包括去除大氣影響,也就是說還包括大氣校正的過程,最終需要計算出地表目標真實的反射亮度或者是反射率。
 大氣校正就是將輻射亮度或者表觀反射率轉(zhuǎn)換為地表反射率,目的是消除大氣散射、吸收、反射引起的誤差,是輻射校正的一個方面。
狹義的輻射校正:
輸入:像元DN值、輻射校正參數(shù)
 輸出:像元星上輻照度、表觀反射率
 一、由像元DN值到輻照度
 利用影像頭文件中的記錄的輻射校正參數(shù)可方便地計算出地物在大氣頂部的星上輻照度,式中DN是原始影像象元灰度值;gain和bias是傳感器對應(yīng)的增益和偏差值,可從頭文件中獲取,計算公式如下:
 
 二、由輻照度到表觀反射率
 
 式中,
 ρ* 是地物大氣層頂表觀反射率;
 d是日地天文單位距離,一般取值1;
 E0太陽輻照度,每個波段對應(yīng)不同的E0;
 θ是太陽天頂角,每景影像獲取時的太陽天頂角也可在頭文件中找到。
廣義的輻射校正:
除了以上兩個步驟之外,還有以下操作:
 輸入值:像元的氣溶膠光學(xué)厚度AOD,像元星上輻照度值L*、查找表LUT
 輸出值:像元地表反射率
 原理
 假設(shè)地面為朗伯面,則在傳感器處接受到的單像元光譜輻射亮度可以表示為:
 
 式中,
 L* 為在傳感器處接收到的單個像元的輻射亮度;
 ρ為像元地表反射率;
 S為大氣球面反照率;
 La* 為大氣程輻射進入傳感器的輻射亮度;
 Fd為從太陽到地面的下行輻射;
 T為從地面到傳感器的上行輻射。
 求地表反射率,需要對上式進行變形:(下面這兩個公式要表達的意思一樣)
進一步理解
 對遙感影像進行大氣糾正,由輻射亮度L* 反推出地表反射率ρ一般分兩步:
 第一步是獲取相應(yīng)的大氣參數(shù)即La*、Fd、T、S。
 (Fd和T一直是乘積的形式組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視為一個參數(shù),記為F);
 第二步是根據(jù)上述經(jīng)驗公式反推出地表反射率ρ。
 注意:
 第一步中,確定氣溶膠光學(xué)厚度值后,就可以確定這三個大氣參數(shù)了(La*、F、S)。如果直接通過求解輻射傳輸方程來獲取這幾個值非常困難,因為需要對一個沒有解析解的方程進行微積分運算 。在實際計算中 ,一般采取單點迭代算法或高斯-塞德兒算法 ,但這種計算非常耗時,而且不適合在大范圍的研究(如遙感影像的大氣糾正)中應(yīng)用 ;另外一個方法是簡化輻射傳輸方程求近似解 ,如二流近似算法(two-stream)和四流近似算法(four-stream),求近似解的方法一般效率較高,但精度有限;目前比較有效的方法被稱為查找表法、在進行大氣糾正之前利用輻射傳輸方程如6S模型或 Modtran模型等建立好一套查找表,在對影像進行大氣糾正過程中,調(diào)用這些表進行插值運算求得參數(shù) La * 、F、S的值。 具體的算法流程可以參考:趙春江等, 基于6S模型的遙感影像逐像元大氣糾正算法. 光學(xué)技術(shù), 2007. 33(1): 第11-15頁.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辐射校正:像元DN值—辐照度—表观反射率—地表反射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React开发(139):react中o
- 下一篇: 0727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