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某水电站下坝址坝址初步设计
目 錄
1 概述 1
1.1工程地理位置 1
1.2流域概況 1
1.3水文氣象資料 1
1.3.1 水文資料 2
1.3.2氣象 8
1.4工程地質 9
1.4.1 地形地貌 9
1.4.2 地層巖性 9
1.4.3 水文地質條件 9
1.4.4料場 10
2 樞紐選擇和布置 11
2.1樞紐建筑物組成、工程等級及建筑物級別劃分 11
2.1.1樞紐建筑物組成 11
2.1.2工程等級及建筑物級別確定 11
2.2壩址、壩型的選定 13
2.2.1壩址、壩型選擇的原則 13
2.2.2壩址的選定 14
2.2.3壩型的選定 14
2.3樞紐布置 15
2.3.1樞紐布置的原則 15
2.3.2樞紐布置方案的選定 16
2.4調洪演算 16
2.4.1水庫運行方式 16
2.4.2調洪演算的目的 17
2.4.3調洪演算的基本原理及計算方法 17
2.4.4調洪演算的基本資料 17
2.4.5調洪演算過程 20
3 非溢流壩段設計 21
3.1剖面設計原則 21
3.2剖面的擬定 21
3.2.1確定壩頂高程 21
3.2.2確定壩基高程 24
3.2.3擬定壩頂寬度 24
3.2.4擬定剖面尺寸 24
3.2.5壩底寬度擬定 24
3.2.6基礎灌漿廊道尺寸擬定 25
3.3荷載組合及其計算 26
3.4抗滑穩定分析 30
3.4.1抗滑穩定分析的目的 30
3.4.2滑動面的選擇 30
3.4.3壩基面抗滑穩定分析和計算 31
3.5應力分析 32
3.5.1 分析目的與過程 33
3.5.2 應力計算方法 33
3.5.3 材料力學法的基本假設 33
3.5.4荷載組合 33
3.5.5應力計算 33
4 溢流壩段設計 38
4.1泄水建筑物的位置選擇 38
4.2溢流堰堰頂高程和孔口尺寸的擬定 39
4.3溢流壩體形設計 39
4.3.1頂部曲線段設計 39
4.3.2中間直線段設計 41
4.3.3反弧段設計 41
4.4溢流壩水面線計算及邊墻高度確定 43
4.4.1不摻氣水面線的計算 43
4.4.2摻氣水面線計算 45
4.5消能防沖設計 46
5 細部構造 48
5.1壩頂構造 48
5.2壩體分縫 49
5.2.1橫縫 49
5.2.2縱縫 49
5.2.3水平施工縫 50
5.3壩體止水與排水 50
5.3.1壩體止水 50
5.3.2排水 51
5.4壩體混凝土分區 52
5.5廊道設置 53
6 重力壩的地基處理 54
6.1壩基的開挖與清理 54
6.2壩基的固結灌漿 55
6.3帷幕灌漿 55
6.4壩基斷層和破碎帶的處理 56
2.3樞紐布置
2.3.1樞紐布置的原則
重力壩的壩軸線一般采用直線。但是有時由于地形﹑地質或其它條件限制,采用折線或者曲線。
壩體布置應結合水利樞紐通盤考慮。在一般情況下,泄洪建筑物和廠房應盡量布置在主河床位置。過船和過木建筑物不宜與廠房布置在同一側。灌溉﹑供水建筑物一般位于岸坡,過魚設施宜靠近廠房等經常過水建筑物。還應妥善解決排沙及沖淤等問題。位于流量較大而河面較窄的河道上的高壩式水利工程,可考慮研究壩內式電站﹑廠房頂溢流式電站﹑廠房前挑流式電站或者地下式電站等布置型式。位于寬廣河道上的中﹑低壩,可利用電站廠房擋水代替一部分壩體。
上壩道路的布置應有利于特大洪水時進行搶護的交通需要。
大型樞紐工程的壩體布置,應經水工模型試驗,驗證運行期及施工期的流態和沖淤狀況是否滿足各項建筑物的運用需要。模型范圍應包括下游河床及兩岸可能沖淤部位。中型工程應盡量進行一定的水工模型試驗。
樞紐布置主要考慮以下原則:
(1)過壩水流應盡量順直歸槽;
(2)盡量減少開挖和地基處理工程量;
(3)有效利用峽谷空間使布局協調緊湊;
(4)重視樞紐建筑物的綜合利用;
(5)簡化施工導流程序。
2.3.2樞紐布置方案的選定
該工程樞紐建筑物主要包括:非溢流壩段、溢流壩段、引水系統、電站廠房等。
(1)非溢流壩的布置。非溢流壩一般布置在河岸部分并與岸坡相連,非溢流壩與溢流壩或其他建筑物相連處,常用邊墻、導墻隔開。連接處盡量使迎水面在同一平面上,以免部分建筑物受側向水壓力作用改變壩體的應力。在寬闊河道上以及岸坡覆蓋層、風化層極深時,非溢流壩段也可采用土石壩。
(2)溢流壩的布置。溢流壩的位置應使下泄洪水、排冰時能與下游平順連接,不致沖淘壩基和其他建筑物的基礎,其流態和沖淤不致影響其他建筑物的使用,一般布置在河谷的最深處對應位置。
根據各布置原則,最終選用的樞紐布置方案為:混合式開發,壩址位于河谷“U”形處,引水線路布置于河道右岸。
2.4調洪演算
2.4.1水庫運行方式
本工程壩型為混凝土重力壩,為充分利用混凝土壩壩身泄水的特點,泄水方式選用表孔溢流式。當水庫來水量小于防洪限制水位下的下泄流量時,用閘門控制下泄流量,即來多少水泄多少水,保持防洪限制水位不變;當水庫來水量大于防洪限制水位下的下泄流量并小于下游承受的最大洪水量,打開閘門敞泄,水庫水位將逐漸升高,庫容也相應增大;當下泄流量增大到下游所能承受的最大泄量時,考慮到下游防洪標準,用閘門控制下泄量在下游承受的最大洪水量,即大壩的安全泄量,把多余的洪水攔蓄在水庫內。此時水位將在本次洪水中達到最高,庫容將達到最大。
2.4.2調洪演算的目的
水庫調洪計算的直接目的,在于求出水庫逐時段的蓄水﹑泄水變化過程,從而獲得調節該次洪水后的水庫最高洪水位和最大下泄流量,以及對應的水庫庫容,以用于進一步防洪計算分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澜沧江某水电站下坝址坝址初步设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对话框找不到WM_ERASEBKGND消
- 下一篇: [转]给控件做数字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