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装机记录
目錄
- 一、主板
- 1、版型分類
 
 
- 微星BIOS界面介紹:
- 1、超頻
 
 
- 一、win10 官方 ISO 鏡像安裝
- 1、制作啟動盤
- 2、系統啟動
 
 
- 二、PE引導安裝
- 1、支持啟動盤
- 1、將 PE 安裝在 U 盤內:
- 2、安裝微PE
- 3、下載操作系統鏡像到U盤
 
- 2、從 BIOS 啟動
- 1、修改 bios 選項
- 2、進入 WinPE 的界面:
 
 
一、主板
1、版型分類
(1)E-ATX 加強型主板
- 適用于頂級處理器,如 inter 的帶有 X 后綴,以及 AMD 的線程撕裂者專用處理器。
(2)ATX 大板
(3)M—ATX 小板
(4)ITX
對應部分:
主板內部的分析:
(1)CPU 插槽
- 插槽要和cpu 的引腳相互對應。
(2)主板的芯片組
- 之前的主板芯片組分為: - 南橋芯片組:負責 內存 和 PCIE 的控制功能。
- 北橋芯片組:負責 io 接口的輸出和輸入功能。
 
- 現在的主板:只有一個芯片組。
inter 家的主板:
AMD 家的主板:
(3)內存接口:
- 有幾個插槽。
- 是否支持雙通道。
(4)M.2 接口:接固態硬盤。
- 一般主板支持 1-3 個接口。
- 支持 NVMe 協議。
SATA接口:用來接固態和機械硬盤,比 M.2 的接口速度要慢一些。
(5)PCIE 接口
- 一般迷你主板只有 2 個PCIE接口,大主板一般有
(6)風扇接口:
(7)供電接口
ROG B550i:
-  8 + 2 相的供電 
-  wifi6 無線網卡、 
-  顯示:HDMI、DP 
-  兩個 M.2 拓展位 
-  5600g 的PCIE規格,只支持 PCIE3.0。 
內存方面:
- 提高核顯性能:配置一個 高頻、低時序的內存:
- iGame、DDR4-4266
核顯主要吃內存:因為有一部分顯存需要使用到內存,所以建議高頻、低時序。
C28的機箱硬件配置:
- MATX 主板 + 14cm ATX 電源、 塔式風扇。
電源選配:
- 電源評測網站:FCpowerup 、極電魔方
主板:微星 B550M mortar (240x240)
CPU:5600G 2209
內存:英睿達 DDR4 8Gx2 (3600) 489
硬盤:1T ssd京東京造 650
機箱:小jie
微星BIOS界面介紹:
最上面一行
- F7:進入高級模式
- F12:截屏,有一個 U 盤的話,會將圖片放到U盤里面。
- 語言的選擇。
第二行:
- game boost:微星工程師設置的最保守的超頻。(我們一般不用進行設置)
- A-XMP:設置內存條的超頻選項。 (比如我們買的 3600 的內存條,可以超頻到 4000)
- Boot Priority:啟動的優先級別。
對應的中文:
中間的一欄:
 CPU:顯示 CPU 的信息。
內存容量:顯示當前內存的容量。
存儲:ssd或者機械硬盤的信息。
 
風扇:
M-Flash:刷BIOS
- 刷 BIOS
喜愛:自己的硬件設置模式。
硬件監控:不要點擊,可能死機。
網卡ROM:網卡啟動、沒有硬盤(無盤工作站)
音頻控制器:
CPU風扇故障報警:如果主板上面沒有插cpu散熱的風扇,主機開機就會提示。
win10 快速開機:win10系統開機會更快一點。
BIOS log:日志預覽,可以查看之前修改的記錄。
高級模式:
- C-state:CPU的節能模式,我們一般選擇關閉。
- AMD 節能:我們也選擇關閉。
內存設置:
 A-XMP:手動選擇打開。
點擊 F10、然后進行保存。
1、超頻
開啟 pbo
進階設置:
顯卡超頻:
cpu超頻:
一、win10 官方 ISO 鏡像安裝
1、制作啟動盤
1、去微軟官網下載 win10 的安裝包
- 網址(直接百度搜索 win10官方下載):下載 Windows 10 (microsoft.com)
2、下載win10的安裝工具
3、安裝過程
- 接收聲明條款
- 選擇為另一臺電腦創建安裝介質
- 選擇對應的選項
- 選擇選用的介質
- 選擇對應的 U 盤
- 選擇好之后,電腦會做兩件事情。(這個過程時間比較長) - 將 U 盤進行格式化,格式化為 FAT32 的格式。
- 將系統安裝到 U 盤當中。
 
4、查看U盤文件
- U 盤當中會有一堆win10系統的文件。
- 這些文件必須放到U盤的根目錄下面,不能將他放到子文件下面。
2、系統啟動
1、進入 bios 界面:
-  臺式機:按 delete 按鍵 
-  筆記本:按 F2、F10、F12.(具體哪個查看筆記的要求) 
-  UEFI 模式更加快一點,詳細區別可以參考重裝系統時,傳統Legacy和UEFI啟動哪個更好?教你這樣快速判斷 - 知乎 (zhihu.com) 
二、PE引導安裝
- PE:便攜式操作系統,裝在 U 盤當中,他被裁剪了很多功能。(只有一些基本的驅動,所以在U盤當中運行也不卡)
PE的優點:
- 他是一個小型操作系統,并且放到U盤當中,與我們主機是獨立的。
- 在他啟動之后,通過 PE 來訪問我們主機的東西。當我們主機出現故障的時候,可以使用 PE 來進行磁盤備份、開機等等操作。
- U盤內可以安裝各種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統。
1、支持啟動盤
1、將 PE 安裝在 U 盤內:
-  百度搜索:微PE 下載:微PE工具箱 - 下載 (wepe.com.cn) 
-  選擇對應的版本: 
2、安裝微PE
- 選擇 U 盤方式安裝
- 選擇對應的選項:!!!!注意:將微PE安裝到 U 盤之后,會將U盤內部的所有數據清除。
-  進行安裝:安裝過程可能會持續 5-7分鐘。 
-  查看安裝之后的 U 盤狀況: - U盤會被分為兩個盤符
- EFI:存放 PE 系統。(這個里面的東西不要動)
- 另外一個可以正常存放其他文件。
 
3、下載操作系統鏡像到U盤
我們使用 MSDN 第三方平臺進行下載,當然也可以去微軟官網下載。
-  網址:MSDN, 我告訴你 - 做一個安靜的工具站 (itellyou.cn) 
-  下載操作系統: 
- 我們下載消費者版本的64位操作系統:
- 復制對應的 ed2k 鏈接
-  找一個支持 ed2k 鏈接下載的下載軟件:比如迅雷 - 直接復制鏈接,打開迅雷即可。
 
-  下載好操作系統之后: - 檢查安裝包的 哈希值,防止下載過程當中有損失。
- MSDN 提供了對應的檢查工具:iHasher
 
- 進行檢測: - 并且進行哈希值對比:
 
2、將核對好的 IOS 鏡像放到U盤當中:
-  復制完成之后,我們最好再次進行一次 哈希值檢驗。 
-  如果檢測值一樣,我們就可以退出來了。 
2、從 BIOS 啟動
1、修改 bios 選項
2、進入 WinPE 的界面:
- 重啟過程當中就不要繼續按 delete 按鍵了。
(1)找到之前下載好的 windows 安裝包:點擊裝載
(2)既然我們使用了 PE 來進行裝機,我們就不要使用 Win10 蹩腳的磁盤分區工具了。
- 我們找到 WinPE 系統當中的 DiskGenius 分區工具。
接下來給 已經有磁盤分區的電腦,重做電腦的步驟:
- 單擊刪除所有分區
- 左上角點擊保存,(這一步會清除磁盤當中的所有文件)
重新進行分區
- 我們使用的是 UEFI 進行引導,所以就不支持 MBR分區表。
- 將 MBR 分區表改為 GUID 格式。
- 左上角保存更改。
- 重新分區
- 選擇對應的分區格式: - win10 在安裝好之后,一般會占用 40G 的空間,所以啟動盤最后預留足夠的空間。
- 一定一定要注意:勾選固態硬盤的 4K 對齊。
 
- 這時候就可以查看我們已經分好區的格式:
- 最后進行裝載和啟動。
過程:
選擇專業版:
自定義安裝:
 
將系統安裝在,之前分好區的磁盤當中
然后默默等待即可。
不需要添加鍵盤的第二種布局
總結
 
                            
                        - 上一篇: JS逆向之企名科技
- 下一篇: Unity5 GI与PBS渲染从用法到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