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概念与TCP/ IP分层模型
Internet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用戶最多、影響最大的計算機互聯網絡。本模塊介紹Internet的概念及TCP/ IP分層模型。
一、Internet的概念
Internet的概念(也可認為是Internet的結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從網絡通信的觀點來看,Internet是一個由TCP/IP把各個國家、機構、部門的內部網絡連接起來的龐大的數據通信網;
從信息資源的角度來看,Internet是一個集各個領域、部門內各種信息資源,以共享為目的的信息資源網;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Internet是一個“不同網絡互連的網絡(網際網)”,是由許多網絡(包括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互連形成的。
討論:
國家之間由骨干網互連起來,每個國家內部由骨干網、城域網及用戶駐地園區網(局域網)組成,用戶可以共享全球任意一個國家的資源。
Internet為實現網絡互連
硬件支持--如路由器和各種線路,把分散在各地的網絡在物理上連接起來。
軟件支持--TCP/IP協議。Internet是基于TCP/IP協議的網間網。
二、TCP/IP分層模型
TCP/IP分層模型(簡稱TCP/IP模型)及與OSI參考模型的對應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TCP/IP模型及與OSI參考模型的對應關系
由圖1可見,TCP/IP模型包括4層:
網絡接口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網絡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網絡層;
運輸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運輸層;
應用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5、6、7層。
討論:
TCP/IP模型并不包括物理層,網絡接口層下面是物理網絡。
原理體系結構
OSI參考模型有7層,TCP/IP模型包括4層,由于OSI參考模型的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與TCP/IP模型的應用層相對應,OSI參考 模型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與TCP/IP模型的網絡接口層相對應,為了介紹原理方便,往往采取折中的辦法,采用一種五層協議的原理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五層協議的原理體系結構
TCP/IP協議的主要特點如下。
高可靠性
TCP/IP采用重新確認的方法保證數據的可靠傳輸,并采用“窗口”流量控制機制使可靠性得到進一步保證。
安全性
為建立TCP連接,在連接的每一端都必須與該連接的安全性控制達成一致。IP在它的控制分組頭中有若干字段允許有選擇地對傳輸的信息實施保護。
靈活性
TCP/IP要求下層支持該協議,而對上層應用協議不作特殊要求。因此,TCP/IP的使用不受傳輸介質和網絡應用軟件的限制。
總結
從網絡通信的觀點來看,Internet是一個由TCP/IP把各個國家、機構、部門的內部網絡連接起來的龐大的數據通信網; 從信息資源的角度來看,Internet是一個集各個領域、部門內各種信息資源,以共享為目的的信息資源網;從技術的角度來看,Internet是一個 “不同網絡互連的網絡(網際網)”,是由許多網絡(包括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互連形成的。
TCP/IP模型的分層及與OSI參考模型的對應關系為:
網絡接口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網絡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網絡層;
運輸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運輸層;
應用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5、6、7層。
TCP/IP協議的主要特點為:高可靠性、安全性和靈活性。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ishuai0214/p/4196200.html
創作挑戰賽新人創作獎勵來咯,堅持創作打卡瓜分現金大獎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nternet概念与TCP/ IP分层模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 字符设备驱动开发基础(四)—
- 下一篇: Arduino实验十二 利用雨滴传感器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