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树莓派 B+ 重新工作
1. 前言
最近整理房間的時(shí)候,發(fā)現(xiàn)在一塊大約在 2014 年購買的樹莓派,看了下電路板,型號(hào)是 b+,看了下官網(wǎng)的參數(shù):
- CPU: ARM1176JZF-S 核心 700MHz 單核
 - RAM: 512MB
 
確實(shí)有點(diǎn)太弱了。
最近剛好想做一個(gè)家用的文件 Server。看了下樹莓派官網(wǎng)的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還是支持 b+ 的,剛好使用。
2. 前置準(zhǔn)備
有了 b+ 板子了,還需要:
- microSD 卡:翻出了多年前的 8GB 的,剛好使用
 - 電源:5V 2A+(重要)
 - 電源線:一定能跑 2A+ 電流的優(yōu)質(zhì)線(重要)
 
電源和電源線都要保證 2A+,缺一不可,電源線的質(zhì)量會(huì)限制電源的電流大小,直接導(dǎo)致板子供電不足。
 對(duì)于 USB 外設(shè),可以采用帶有供電功能的 USB Hub。
3. 系統(tǒng)準(zhǔn)備
首先開始安裝系統(tǒng)。
3.1. 燒錄軟件 Win32 Disk Imager
Windows 平臺(tái)用于將系統(tǒng)鏡像燒錄到 SD 卡中的工具。
 下載地址: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win32diskimager/
3.2. 系統(tǒng)鏡像下載
官方地址:https://www.raspberrypi.com/software/operating-systems/
根據(jù)適合自己硬件配置的操作系統(tǒng)去下載就可以。左側(cè)會(huì)顯示可安裝的硬件版本:
 
 針對(duì) Raspberry Pi OS 有三個(gè)版本:
- Raspberry Pi OS with desktop (推薦)
 - Raspberry Pi OS with desktop and recommended software
 - Raspberry Pi OS Lite
 
推薦 Raspberry Pi OS with desktop 版本(硬件支持,推薦使用 64 位的)。由于我這臺(tái)機(jī)子過于老舊,雖然也可以安裝這個(gè)桌面版,但畢竟硬件資源緊張,所以選擇了 Lite 版。
如果從官網(wǎng)下載太慢,可以使用清華大學(xué)的鏡像站 TUNA,國內(nèi)速度很快: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aspberry-pi-os-images/。
下載目錄如下:
- raspios_arm64/:64 位桌面版
 - raspios_armhf/:32 位桌面版
 - raspios_full_arm64/:64 位完整桌面版
 - raspios_full_armhf/:32 位完整桌面版
 - raspios_lite_arm64/:64 位 Lite 版
 - raspios_lite_armhf/:32 位 Lite 版
 
如,我使用的是 32 位 Lite 版,所以完成在 TUNA 的下載地址就是: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aspberry-pi-os-images/raspios_lite_armhf/images/raspios_lite_armhf-2022-01-28/2022-01-28-raspios-bullseye-armhf-lite.zip
3.3. 燒錄鏡像
將剛下載的系統(tǒng)鏡像解壓。
 
打開 Win32 Disk Imager,選擇 鏡像 和 SD 卡后,進(jìn)行寫入即可。
燒錄完成后,把 SD 卡插入 樹莓派 中即可。
4. 環(huán)境配置
給 樹莓派 插上電源線、網(wǎng)線,接上顯示器,就可以開始了。
- 默認(rèn)用用戶名:pi
 - 密碼:raspberry
 
4.1. 開啟 ssh
登錄系統(tǒng)后,執(zhí)行:sudo raspi-config 進(jìn)行配置,如下配置:
進(jìn)行開啟。
然后就可以通過 ssh pi@ip 進(jìn)行登錄了。
4.2. 配置 apt 國內(nèi)源
修改 /etc/apt/sources.list,配置為清華大學(xué)的源:
deb http://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aspbian/raspbian/ bullseye main non-free contrib rpi保留這一條就可以。
執(zhí)行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軟解列表。
4.3. 安裝 php
因?yàn)橐鲆粋€(gè) php 的 server,所以這里直接使用了 php。
執(zhí)行:
sudo apt install php安裝完成后,在瀏覽器打開 http://ip 就可以看到 apache 的 server 可用了。
4.4. 安裝 node(可選)
這個(gè)步驟可選,如果你需要 node 就安裝,不需要可以略過。
執(zhí)行:
sudo apt install npm安裝 http-server:
sudo npm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mirror.com -g i http-server5. 安裝 dashboard
下面都是基于 PHP 的。
5.1. 探針
可以使用 x-prober 的探針。
在 /var/www/html 目錄下進(jìn)行下載:
sudo wget https://api.inn-studio.com/download?id=xprober -O x.php訪問 http://ip/x.php 即可:
5.2. 文件管理
這里使用的是 tinyfilemanager,在 /var/www/html 目錄下進(jìn)行下載:
sudo wget https://github.com/prasathmani/tinyfilemanager/archive/refs/tags/2.4.3.zip -O tf.zip# OR 下載慢,可以使用 sudo wget https://github.91chi.fun//https://github.com//prasathmani/tinyfilemanager/archive/refs/tags/2.4.3.zip -O tf.zipsudo unzip tf.zip sudo mv tinyfilemanager-2.4.3 tf瀏覽器訪問:http://ip/tf/tinyfilemanager.php,默認(rèn)用戶/密碼: admin/admin@123 :
這里要給目錄加下權(quán)限,否則無法修改,這里直接簡單粗暴設(shè)置一下:
sudo chmod a+rw -R /var/www/html5.3 大文件分片上傳
可以參考這個(gè)倉庫:https://github.com/lecepin/multi-file-upload
6. 掛載移動(dòng)硬盤
將移動(dòng)硬盤插入 樹莓派上,執(zhí)行命令看下能否識(shí)別出來:
$ sudo fdisk -l | grep sda Disk /dev/sda: 465.76 GiB, 500107862016 bytes, 976773168 sectors /dev/sda1 2048 976769023 976766976 465.8G 7 HPFS/NTFS/exFAT將硬盤掛載到 /mnt 中:
sudo mount /dev/sda1 /mnt可以看到,已經(jīng)掛載成功了:
$ sudo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root 7.1G 1.8G 5.0G 26% / devtmpfs 87M 0 87M 0% /dev tmpfs 215M 0 215M 0% /dev/shm tmpfs 86M 648K 86M 1% /run tmpfs 5.0M 4.0K 5.0M 1% /run/lock /dev/mmcblk0p1 253M 49M 204M 20% /boot tmpfs 43M 0 43M 0% /run/user/1000 /dev/sda1 466G 75G 392G 17% /mnt在 apache server 下建立一個(gè)軟連接:
$ sudo ln -s /mnt /var/www/html/mnt然后就可以直接訪問了。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多年前的树莓派 B+ 重新工作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du4750Count The Pai
 - 下一篇: Android 全局替换项目默认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