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红帽认证考试题目RHCSA8
考試環(huán)境說明:
虛擬機 1:node1.example.com
虛擬機 2:node2.example.com
虛擬機 3: classroom.example.com (考試時 classroom 為考官機器,考生電腦只能看到 2 臺虛擬機)
練習環(huán)境:
虛擬機 1:node1.example.com (node2 的題目也在 node1 完成即可)
虛擬機 2: classroom.example.com
###部署練習環(huán)境
安裝一臺虛擬機為虛擬機 node1 添加 2 塊 SATA 硬盤,然后執(zhí)行以下初始化命令
ifconfig ens160 172.25.0.11/24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trusted
wget -O /usr/bin/rht_setup200 http://172.25.0.254/rht_setup200
chmod +x /usr/bin/rht_setup200
rht_setup200
I.以下是虛擬機 1 需要執(zhí)行的任務
1. 配置網(wǎng)絡設置
試題概述: 給虛擬機 1 設置以下網(wǎng)絡參數(shù)
主機名:node1.example.com、IP 地址:172.25.0.11、子網(wǎng)掩碼:255.255.255.0、網(wǎng)關:172.25.0.254、名稱服務器:172.25.254.254
[root@node1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Wired connection 1'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172.25.0.11/24 ipv4.gateway 172.25.0.254 ipv4.dns 172.25.254.254 connection.autoconnect yes
[root@node1 ~]# nmcli connection up 'Wired connection 1'
[root@node1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ode1.example.com
2. 配置 yum 倉庫
試題概述:YUM 存儲庫已可以從 http://classroom.example.com/dvd/BaseOS 和 http://classroom.example.com/dvd/AppStream 使用 配置您的系統(tǒng),以將這些位置用作默認存儲庫。
方法 1:手動配置 考試時虛擬機沒有安裝 vim 編輯器,手動配置要使用 vi 編輯器(使用方法與 vim 一樣)
方法 2:命令配置
[root@node1 ~]# rm -rf /etc/yum.repos.d/*
[root@node1 ~]# dnf config-manager --add http://classroom.example.com/dvd/BaseOS [root@node1 ~]# dnf config-manager --add http://classroom.example.com/dvd/AppStream
###會自動生成這兩個文件,通過追加重定向,添加 gpgcheck=0 的配置
[root@node1~]#echogpgcheck=0>>/etc/yum.repos.d/classroom.example.com_dvd_BaseOS.repo
[root@node1~]#echogpgcheck=0>>/etc/yum.repos.d/classroom.example.com_dvd_AppStream.repo
[root@node1 ~]# yum clean all
[root@node1 ~]# yum repolist
配置好 yum 源后,安裝 vim 編輯器,方便后續(xù)使用
[root@node1 ~]# yum -y install vim
3. 設置 SELinux
試題概述: 非標準端口 1.系統(tǒng)上的 件內(nèi)容) 82 上運行的 Web 服務器在提供內(nèi)容時遇到問題。根據(jù)需要調(diào)試并解決問題,使其滿足以下條件:
1.系統(tǒng)上的Web 服務器能夠提供 /var/www/html 中所有現(xiàn)有的 HTML 文件(注:不要刪除或以其他方式改動現(xiàn)有的文
2.Web 服務器在端口 82 上提供此內(nèi)容
3.Web 服務器在系統(tǒng)啟動時自動啟動
[root@node1 ~]# semanage port -a -t http_port_t -p tcp 82
[root@node1 ~]# chcon -R --reference=/var/www/ /var/www/html/
[root@node1 ~]# ls -lZ /var/www/html/
[root@node1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root@node1 ~]# systemctl enable httpd
4. 配置用戶賬戶
試題概述: 創(chuàng)建下列用戶、組和組成員資格:
1.名為 sysmgrs 的組
2.用戶 natasha ,作為次要組從屬于 sysmgrs
3.用戶 harry ,作為次要組從屬于 sysmgrs
4.用戶 sarah ,無權訪問系統(tǒng)上的交互式 shell 且不是 sysmgrs 的成員
5.natasha 、 harry 和 sarah 的密碼應當都是 123
[root@node1 ~]# groupadd sysmgrs
[root@node1 ~]# useradd -G sysmgrs natasha
[root@node1 ~]# useradd -G sysmgrs harry
[root@node1 ~]# useradd -s /bin/false sarah
[root@node1 ~]# for i in natasha harry sarah; do echo 123 | passwd --stdin $i; done
5. 配置 cron 計劃任務
試題概述: 配置 cron 作業(yè),該作業(yè)在本地時間每天 14:23 運行并執(zhí)行以下命令: logger "EX200 in progress",以用戶 natasha 身份運行
[root@node1 ~]# crontab -e -u natasha (編輯內(nèi)容:23 14 * * * logger "EX200 in progress")
6. 創(chuàng)建目錄
試題概述: 1.創(chuàng)建目錄 /home/managers? ? ?2./home/managers 的組用權是 sysmgrs? ? ? 3.目錄應當可被 sysmgrs 的成員讀取。寫入和訪問,但任何其他用戶不具這些權限。(當然,root 管理員享有讀取寫入 和訪問目錄的權限)? ?4./home/managers 中創(chuàng)建的文件自動將組所有權設置到 sysmgrs 組
[root@node1 ~]# mkdir /home/managers
[root@node1 ~]# chown :sysmgrs /home/managers
[root@node1 ~]# chmod g=rwx,o=- /home/managers
[root@node1 ~]# chmod g+s /home/managers/
7. 配置 NTP 時間同步 試題概述: 配置您的系統(tǒng),使其成為 classroom.example.com 的 NTP 客戶端。
[root@node1 ~]# rm -rf /etc/chrony.conf
[root@node1 ~]# yum -y reinstall chrony
[root@node1 ~]# vim /etc/chrony.conf (修改第 3 行 pool classroom.example.com iburst)
[root@node1 ~]# systemctl restart chronyd
[root@node1 ~]# systemctl enable chronyd
[root@node1 ~]# chronyc sources -v
8. 配置 autofs
試題概述: 配置 autofs ,以按照如下所述自動掛載遠程用戶的主目錄:
1. classroom.example.com(172.25.0.254) NFS 導出 /rhel8 到您的系統(tǒng)。此文件系統(tǒng)包含為用戶 user1 預配置的主目錄
2.user1 的主目錄是 classroom.example.com:/rhel8/user1
3.user1 的主目錄應自動掛載到本地 /home/rhel8 下的 /home/rhel8/user1
4.主目錄必須可供其用戶寫入 5.user1 的密碼是 123
[root@node1 ~]# yum -y install autofs
[root@node1 ~]# vim /etc/auto.master (添加 一 行 /home/rhel8 /etc/auto.rule)
[root@node1 ~]# vim /etc/auto.rule (添加 user1 -rw classroom.example.com:/rhel8/user1)
[root@node1 ~]# systemctl restart autofs [root@node1 ~]# systemctl enable autofs
9. 設置文件權限
試題概述: 將文件 /etc/fstab 復制到 /var/tmp/fstab 。配置 /var/tmp/fstab 的權限以滿足如下條件:
1.文件 /var/tmp/fstab 自 root 用戶所有
2.文件 /var/tmp/fstab 屬于組 root
3.文件 /var/tmp/fstab 應不能被任何人執(zhí)行
4.用戶 natasha 能夠讀取和寫入 /var/tmp/fstab
5.用戶 harry 無法寫入或讀取 /var/tmp/fstab 6.所有其他用戶(當前或未來)能夠讀取 /var/tmp/fstab
[root@node1 ~]# cp /etc/fstab /var/tmp
[root@node1 ~]# setfacl -m u:natasha:rw /var/tmp/fstab
[root@node1 ~]# setfacl -m u:harry:- /var/tmp/fstab
10. 創(chuàng)建用戶賬戶
試題概述: 創(chuàng)建用戶 user2,其用戶 ID 為 3388. 用戶密碼為 123
[root@node1 ~]# useradd -u 3388 user2
[root@node1 ~]# echo 123 | passwd --stdin us
建議使用: [root@node1 ~]#passwd user2
11. 查找文件
試題概述: 查找 student 所有的文件并將其復制到/root/dfiles 目錄下
[root@node1 ~]# mkdir /root/dfiles
[root@node1 ~]# find / -user student –type f -exec cp -a {} /root/dfiles \;
12. 查找字符串
試題概述: 查找 xxx 目錄下包含 yyy 字符串的文件。將所有這些行的副本按原始順序放在目錄/root/files 中
[root@node1 ~]# mkdir /root/files
[root@node1 ~]# find xxx -name *yyy* -type f -exec cp -p {} /root/files \;
13. 創(chuàng)建存檔
試題概述: 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 /root/books.tar.gz 的 tar 存檔,其應包含 /usr/local 的 tar 存檔,其應包含 /usr/local 的內(nèi)容。該 tar 存檔必須使用 bzip2 進行壓縮
[root@node1 ~]# tar -jPcf /root/books.tar.gz /usr/local
14. 配置容器使其開機自啟動(*選做)
試題概述: 利用注冊表服務器上的 rsyslog 鏡像,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 journal-server 的容器 面向 tom 用戶,配置一個 systemd 服務 該服務命名為 container-journal-server,并在系統(tǒng)重啟時自動啟動,無需人為干預
15. 為容器配置持久存儲
試題概述: 通過以下方式擴展上一個任務的服務 配置主機系統(tǒng)的 journald 日志以在系統(tǒng)重啟后保留數(shù)據(jù),并重新啟動日志記錄服務 將主機/var/log/journal 目錄下任何以*.journal 的文件復制到/home/tom/container_logfile 中 將服務配置為在啟動時自動將/home/tom/container_logfile 掛載到容器中的/var/log/journal 下
[root@node1 ~]# su – tom
[tom@node1 ~]# podman login registry.example.com
Username:admin
Password:題目提供密碼
Login Succeeded
[tom@node1 ~]# podman pull rsyslog
###注意:鏡像名字需要訪問鏡像鏈接,復制網(wǎng)頁里面鏡像的名字,因為其可能與題目所給名字不同
###在練習環(huán)境下沒有 registry.example.com 這個鏡像網(wǎng)站,導入本地鏡像 nginx.tar 來模擬考試環(huán)境下載鏡像
###練習環(huán)境下:
[tom@node1 ~]# podman load -i /nginx.tar #導入本地鏡像 nginx.tar,考試不需要這一步驟
[tom@node1 ~]# podman images
[tom@node1 ~]# loginctl enable-linger tom
[tom@node1 ~]# mkdir -p /home/tom/container_logfile
[tom@node1 ~]#
podman run -dit --name=journal-server - v/home/tom/container_logfile:/var/log/journal:Z rsyslog? ? ? ? ? #練習環(huán)境下將 rsylog 改為 nginx 這個鏡像名稱
[tom@node1 ~]# podman ps
[tom@node1 ~]# podman exec -it journal-server /bin/bash
root@5c0b3c0c25a1:/#? ?###看到這個終端提示符說明成功交互式連接到容器內(nèi)部(類似虛擬機)
root@5c0b3c0c25a1:/# logger xxx? ? ? ? ? ###從題目中復制以 logger 開頭的命令,生成日志文件、
root@5c0b3c0c25a1:/# ls /var/log/journal/? ? ? ? ? ? ? ? ? ? ###查看有沒有生成日志文件
root@5c0b3c0c25a1:/# exit? ? ? ? ? ? ? ? ? ?###退出回到命令行
[tom@node1 ~]$ ls /home/tom/container_logfile/? ? ? ###查看物理機上掛載的目錄有沒有同步出現(xiàn)日志文件
[tom@node1 ~]# mkdir -p ~/.config/systemd/user
[tom@node1 ~]# cd ~/.config/systemd/user
[tom@node1 ~]# podman generate systemd --name journal-server --restart-policy always --files
[tom@node1 ~]# systemctl --user daemon-reload
[tom@node1 ~]# systemctl --user enable container-journal-server
[tom@node1 ~]# systemctl --user stop container-journal-server
[tom@node1 ~]# cp /var/log/journal/*.journal /home/tom/container_logfile
16. 該題的題型不固定
題型 1:創(chuàng)建用于定位文件的腳本
試題概述: 在 node1 上創(chuàng)建名為 strong 的腳本,用于定位/usr 下的文件
a.腳本 strong 應定位到/usr 下面所有小于 10M 并有設置 GID 權限的文件
b.將腳本 strong 放置在/usr/bin 下面
c.執(zhí)行時,腳本 strong 應將查找到的文件列表保存到/root/strongfiles 中
①創(chuàng)建腳本文件
題目要求的文件名沒有.sh 后綴,一定不要自行添加后綴
[tom@node1 ~]# vim /usr/bin/strong find /usr -size -10M -type f -perm -2000 > /root/strongfiles
②給腳本添加執(zhí)行權限
[tom@node1 ~]# chmod +x /usr/bin/strong
③給腳本添加執(zhí)行權限
###放在/usr/bin/目錄下的腳本會如同系統(tǒng)命令一般,直接執(zhí)行即可,不需要寫絕對路徑
[root@node1 ~]# strong [root@noed1 ~]# cat /root/strongfiles
題型 2:添加 sudo 免密操作
試題概述: 添加 sudo 免密操作,允許 sysmgrs 組成員在執(zhí)行 sudo 開頭的命令時不需要密碼
通過命令修改 sudo 的主配置文件
[root@node1 ~]# visudo
###該命令原理是調(diào)用了 vi 編輯器進行修改配置文件(操作方法與 vim 編輯器一致)
快捷鍵 shift+g 跳到文件的最后面
找到配置# %wheel ALL=(ALL) NOPASSWD: ALL
將光標放到這一行,快捷鍵 yy 復制這行,然后光標保持不動,快捷鍵 p 粘貼這行修改成:
%sysmgrs ALL=(ALL) NOPASSWD: ALL
完成修改后保存并退出即可
題型 3:設置新用戶密碼策略
試題概述: 配置創(chuàng)建新用戶的密碼策略:配置創(chuàng)建新用戶的密碼策略,使得在創(chuàng)建新用戶時,默認密碼策略為 20 天后密碼就會過期
[root@node1 ~]# vim /etc/login.defs
搜索關鍵詞 PASS_MAX_DAYS 將該配置項修改為 PASS_MAX_DAYS 20
驗證方法:
[root@node1 ~]# useradd testuser
[root@node1 ~]# chage -l testuser
題型 4:配置用戶的 umask
試題概述: 根據(jù)題目要求確定解法:
情況 1:如果題目要求更改系統(tǒng)所有用戶的 umask:
[root@node1 ~]# vim /etc/bashrc
###搜索關鍵詞 umask,根據(jù)題意進行更改
###默認配置是 UID 大于 199:umask 為 002,否則為 022
情況 2:如果題目要求更改用戶自己的 umask:
[root@node1 ~]# vim ~/.bash_profile
打開文件后快捷鍵 shift+g 跳到文件的最后面 在文件最后面添加一行 umask 的配置
驗證方法: [root@node1 ~]# umask
II.以下是虛擬機 2 需要執(zhí)行的任務
1. 破解密碼
試題概述: node2.example.com 的 root 密碼設置為 123 。
開機內(nèi)核選擇頁面按 e 鍵→在 linux 所在行的行尾加 rd.break→按快捷鍵 ctrl + x
mount -o remount,rw / /sysroot (重新掛載系統(tǒng)根目錄)
chroot /sysroot (切換系統(tǒng)根目錄)
echo 123 | passwd --stdin root (修改 root 密碼)
touch /.autorelabel (重新為文件打 SELinux 安全標簽)
exit (退出系統(tǒng)根目錄)
reboot (重啟)
2. 配置 yum 倉庫
試題概述: YUM 存儲庫已可以從 http://classroom.example.com/dvd/BaseOS 和 http://classroom.example.com/dvd/AppStream 使用 配置您的系統(tǒng),以將這些位置用作默認存儲庫。
該題與第Ⅰ部分第 2 題的解題方法相同
3. 調(diào)整邏輯卷大小
試題概述: 將邏輯卷 vo 及其文件系統(tǒng)的大小調(diào)整到 180 MiB。確保文件系統(tǒng)內(nèi)容保持不變。注:分區(qū)大小很少與請求的大小完全 相同,因此可以接受范圍為 167 MiB 到 193 MiB 的大小
[root@node2 ~]# df -Th (查看卷組、邏輯卷名稱,文件系統(tǒng)類型,掛載點)
[root@node2 ~]# vgs myvol
[root@node2 ~]# fdisk /dev/sdb(添加一個分區(qū))
[root@node2 ~]# vgextend myvol /dev/sdbX(使用上面添加的分區(qū)擴展卷組)
[root@node2 ~]# lvextend -L 180M /dev/myvol/vo
[root@node2 ~]# blkid /dev/myvol/vo(查看邏輯卷的文件系統(tǒng),根據(jù)文件系統(tǒng)選擇擴充邏輯卷的命令)
[root@node2 ~]# resize2fs /dev/myvol/vo (或如果文件系統(tǒng)是 xfs 則使用 xfs_growfs /vo_mount 命令進行拓展)
4. 添加交換分區(qū)
試題概述: 向您的系統(tǒng)添加一個額外的交換分區(qū) 567MiB 。交換分區(qū)應在系統(tǒng)啟動時自動掛載。不要刪除或以任何方式改動系統(tǒng)上 的任何現(xiàn)有交換分區(qū)
[root@node2 ~]# lsblk
[root@node2 ~]# fdisk /dev/vdb
# 命令(輸入 m 獲取幫助): n
#分區(qū)號 (2-128, 默認 2):
#第一個扇區(qū) (1000001-7877778, 默認 1002678):
#上個扇區(qū),+sectors 或 +size{K,M,G,T,P} (1002678-9876578, 默認 9876557): +567M
#命令(輸入 m 獲取幫助): w
[root@node2 ~]#mkswap /dev/vdb2
[root@node2 ~]#vim /etc/fstab (添加 UUID=5c267df6-c515-4fe0-9895-d6cf8b48099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root@node2 ~]#swapon -a
5. 創(chuàng)建邏輯卷
試題概述: 根據(jù)如下要求,創(chuàng)建新的邏輯卷:
1.邏輯卷取名為 np ,屬于 npgroup 卷組,大小為 45 個擴展塊
2.npgroup 卷組中邏輯卷的擴展塊大小應當為 20 MiB
3.使用 vfat 文件系統(tǒng)格式化新邏輯卷。該邏輯卷應在系統(tǒng)啟動時自動掛載到 /mnt/np 下
[root@node2 ~]# lsblk
[root@node2 ~]# fdisk /dev/vdb
[root@node2 ~]# pvcreate /dev/vdb3
[root@node2 ~]# vgcreate -s 20M npgroup /dev/vdb3
[root@node2 ~]# lvcreate -l 45 -n np npgroup
[root@node2 ~]# mkfs.vfat /dev/npgroup/np
[root@node2 ~]# mkdir /mnt/np
[root@node2 ~]# vim /etc/fstab (添加 /dev/npgroup/np /mnt/np vfat defaults 0 0)
[root@node2 ~]# mount -a
6. 創(chuàng)建 VDO 卷
試題概述: 根據(jù)如下要求,創(chuàng)建新的 VDO 卷:
1.使用未分區(qū)的磁盤
2.該卷的名稱為 vdoname
3.該卷的邏輯大小為 80G
4.該卷使用 xfs 文件系統(tǒng)格式化
5.該卷掛載到 /vbark 下
[root@node2 ~]# lsblk
[root@node2 ~]# yum install vdo
[root@node2 ~]# vdo create --name=vdoname --device=/dev/vdc --vdoLogicalSize=80G
[root@node2 ~]# mkfs.xfs -K /dev/mapper/vdoname
[root@node2 ~]# udevadm settle
[root@node2 ~]# mkdir /vbark
[root@node2 ~]# blkid /dev/mapper/vdoname
[root@node2 ~]# vim /etc/fstab (添加 UUID="4cd00f99-03b6-429d-bf45-165efe06b29a" /vbark xfs defaults,x-systemd.requires=vdo.service 0 0)
[root@node2 ~]# mount -a
7. 配置系統(tǒng)調(diào)優(yōu)
試題概述: 系統(tǒng)選擇建議的 tuned 配置集并將它設為默認設置
[root@node2 ~]# tuned-adm recommend (看 tuned-adm recommend 的結果)
[root@node2 ~]# tuned-adm profile virtual-guest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20年红帽认证考试题目RHCSA8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ql2005数据导入出错问题
- 下一篇: 什么时候使用路由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