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更迭最频繁的魏晋南北朝
一、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 ? ? ?主要有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個政權,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中國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受到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 ? ? ? 184 年漢靈帝時期爆發黃巾之亂,為了安定地方,州牧擁有地方控制權。而后朝廷因內亂被軍閥董卓控制,各地勢力派州牧舉兵反抗董卓。190年董卓挾持朝廷遷都,地方州牧紛紛劃地一方,群雄割據。董卓最后被呂布和王允設計刺殺,長安最后被李傕占領。漢獻帝趁機東逃,于 196 年被曹操迎到許昌,改元建安。曹操采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策,擊敗多股勢力,于 200 年的官渡之戰擊敗袁紹,至208年時大致掌控了中國北方。然而于該年冬季的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1.1?曹魏
? ? ? ? 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后世史家多稱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稱作“后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 ? ?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并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國家國號為“魏”。
? ? ? ?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咸熙二年(265年)的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 ? ? ? 由于曹魏在三國中占據中原地區,國力遠勝于蜀漢和東吳。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兩晉南北朝的政治產生深遠影響。在疆域上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設立西域長史府進行管理,在毌丘儉征伐高句麗后將朝鮮半島北部并入了版圖,南部諸州大致以秦嶺淮河與蜀、吳為界。 ?公元263年,攻滅蜀漢將益州和南中納入版圖,曹魏國土約達四百萬平方公里。
1.2?蜀漢
? ? ? ? 221年5月15日—263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簡稱“蜀”,亦稱“劉蜀”、“季漢”。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世二帝,國祚四十三年。
? ? ? ?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斗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后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斗中因戰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進、董卓先后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成諸侯混戰,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于赤壁之戰后收復荊州各地,而后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 ? ? ? 蜀漢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后國力受損,后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復,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軍事上蜀漢也常常占據主動,但后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司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滅。
? ? ? ? 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云、貴,西達緬甸東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陜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
1.3 孫吳
? ? ?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為孫吳。由于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在三國東部,故也稱東吳?。
? ? ? ?魏黃初二年(221年)八月,孫權名義上依附曹魏,被冊封為吳王。黃初三年(222年)十月,臨江拒守,宣布獨立,改年號為黃武 ?,成為獨立的吳王國,和曹魏、蜀漢三足鼎立。黃武八年(229年)四月丙申(5月23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改年號為黃龍 ? 。九月,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航海到臺灣(時稱夷洲),這是中國的政治勢力第一次達到臺灣。
? ? ? ? 孫吳全盛疆域包括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 ? ? ? 天紀四年(280年)5月1日,孫吳被西晉滅亡,標志著中國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
?
二、晉朝(265年-420年)
? ? ? ? 晉朝(266年~4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東晉則屬于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 ? ? ?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兩晉的文化走向多元發展,是一個文化開創、沖突又融合的時代。由于儒教獨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學、文學、藝術、史學及科技紛紛出現革新,有些成為獨立的學問。思想有由本土發展的玄學、道教及由印度東傳的佛教。邊疆民族的草原文化與晉朝的中華文化逐漸展開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 ? ? ?由于儒教獨尊的地位被打破,使得該時期的文化走向多元發展,不斷的開發新領域與新學說。當代學派除儒教外還有由本土發展的玄學 、道教及由印度東傳的佛教,其中道教及佛教在該期間逐漸擴展到一般人民的生活 ?。邊疆民族的南下帶來草原文化,東晉結合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之后南北雙方形成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當代文化脫離儒教影響而發展出純哲學、純文學、純藝術、純史學及新的科學技術。在這時期還有耳熟能詳的王羲之及王獻之書法 、顧愷之繪畫、顧愷之洛神賦圖等。
? ? ? ? 兩晉時期,宗教以佛教、道教為主,但佛教的勢力較道教強盛 ?。 ?佛教和道教的糅合最初主要是在哲學方面,后來繼續發展到宗教方面。這兩種宗教的交流逐漸變成單方面的,因為道教從佛教輸入的多,向佛教輸出的少,特別是在制度方面。
西晉(265年-316年)
? ? ? ? 首都洛陽。從晉武帝建國開始,傳四帝,國祚51年,與后來的東晉合稱晉朝。 西晉是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時期中的短暫統一,所謂“曇花一現”。
? ? ? ? 西晉時期面臨的外部局勢是大量游牧部落內遷,關中和涼州的外族已占當地人口一半,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滅吳后,西晉舉國沉浸在奢侈腐敗的氣象之中。晉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經過長期發展,早就形成龐大的權貴集團,政風黑暗,貪贓枉法,賄賂風行, 為西晉亡國和五胡十六國埋下伏筆。八王之亂后西晉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3年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長安失守,西晉滅亡。次年,皇族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
東晉(317年-420年)
? ? ? ?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后建立起來的王朝。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 ? ? ?繪畫方面,東晉顧愷之善繪仕女山水,務求傳神,史稱"畫圣"。他所繪的《女史箴圖》,強調人物在眼神的悟對與手勢的搭配。衣飾襟帶的飄舉,身上衣裳的鼓起,似有"氣"環繞全身,達到中國繪畫最高評價“氣韻生動” ?。傳為顧愷之所繪的《洛神賦圖》亦有相同水準。至于山水畫仍處于圖案階段,尚未生動,至南朝方有起色。
? ? ? 書法方面,東晉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介于楷草之間的行書,書寫簡易且流暢,著名有王羲之的《喪亂帖》、《蘭亭序》。
三、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 )
? ? ? ? 由公元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上承東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長時間對立,所以稱南北朝。
3.1 南朝(420年—589年)
? ? ? ? 304年之后,中國歷史進入南北分裂、對峙的階段。在南方,雖然先后有東晉(東晉一朝與西晉合稱為晉朝)、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五個政權的更迭,但這中間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時間,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終建在建康(今江蘇南京)。歷史上把宋、齊、梁、陳這南方四朝稱之為南朝。
3.1.1 南朝宋(420-479年)
? ? ? ? 其中疆域最大、最強、統治年代最長的一個政權,歷4代8帝,共60年。
3.1.2 南朝齊(479-502年)
? ? ? ?國祚短暫,只有24年,但由于爭殺頻繁,經歷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國歷史上帝王更換極快的一朝。
3.1.3 南朝梁(502-557年)
歷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蕭衍個人在位時間最久,將近半個世紀。
3.1.3 南朝陳(557-589年)
? ? ? 歷3代5帝,共32年。陳承衰梁之弊,是版圖狹窄、人口孤弱、力量單薄的王朝,加之統治者又極度腐敗,最終喪亡于北方強敵之手。
?
3.2 北朝(386年 —581年)
? ? ? ? 北朝是中國歷史上與中國南朝同時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總稱,其中包括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數個王朝。北魏、東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鮮卑族建立,北齊則由鮮卑化漢人所建。
3.2.1 北魏(386年~534年)
? ? ? ? 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北朝第一個王朝,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也就下來所說的)。
? ? ? ? 386年定都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歷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
3.2.2?東魏(534年~550年)
? ? ? ? 屬北朝割據政權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政權。建都鄴(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以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為別都,東魏歷時十七年。
?3.2.3 西魏(535年―556年)
? ? ? ? 屬北朝割據政權之一,由北魏分裂出來的地方性王朝。國號“魏”。與東魏和南朝梁對立,建都長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經歷兩代三帝,歷時二十二年。
3.2.4 北周(557年—581年)
? ? ? ?屬北朝割據政權之一,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宇文覺在宇文護的擁立下正式建立。建都長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 又稱后周,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3.2.5?北齊(550年~577年)
? ? ? ?屬北朝割據政權之一,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鄴, 歷經六帝,享國二十八年。
五、大結局
? ? ?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于丞相楊堅,北周覆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陜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軍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中國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政权更迭最频繁的魏晋南北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全套视频迅雷下载_[全套视频
- 下一篇: SmartPart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