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如潮,升起落下
清晨醒來,還沒到早課時間,躺在床上,突然又想起老公這兩年來干的幾件蠢事,把家里僅剩的一點存款都揮霍出去了,害得我只好一個人扛房貸,真是苦不堪言,心里好難受。“明知道有風險,還去干,你真是笨!”“一大清早的,你能不能不說!”老公氣沖沖地反擊我。是的,我不開心,他也不好受,為什么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呢?
“這是命,認了吧!”(阿Q精神法)
“就當破財消災吧!”(這財也破得太徹底了)
“就當前世欠別人的吧!”(也真欠得太多了)
一番自我疏導后,仍感覺很無力。我再不從這種反反復復的情緒里走出來,還是修行嗎!
是時候重新認識一下已經陪伴了自己三十年的老公以及“我”了——
一、夫妻是前緣,情緣、孽緣,無緣不聚!共同的業力令我們今生相伴,不要去羨慕別人的老公如何能干,里外一把手。也不要再定義老公就應該頂天立地,讓妻子小鳥依人了。這不是規律。我們都深陷無明,幸運的是,我已經加入三級修學,接受了正信的佛法,他也許還在等待我的接引,以認識三寶,親近善知識,走向解脫之路呢。可我卻如此情緒化,如何能讓他相信佛法,修學佛法呢?慚愧啊!
二、要感恩他!
若不是嫁了他,我能從偏遠的小縣城里走出來,能有機會接觸到佛法,走進三級修學嗎?這可是究竟的利益啊!失掉的錢財就由它去吧,老公不是故意犯錯,他也是身不由己。法義說一切眾生皆是我父母。對,他也是眾生之一。應轉念把他視為父母,生起感恩之心去面對,也只有這樣,才不會覺得生活如此令人疲憊!三、他判斷失誤,損失錢財時,我也在場啊,為何還抱怨?我的正念、定力去哪了?那時我剛升同修班,凡夫心的力量太強了,我招架不住——這是借口。同喜班時,已學習了《佛教的財富觀》,我了解什么是正命的工作,知道賺錢也要遵循因緣因果,財為“五家”共有,不是想賺就賺的。我既了解正見,為何還不懂理財呢?罪魁禍首仍是貪嗔癡!是巨大的貪念令我們不假思索地干了如此愚蠢且無可挽回的事!可見法義的確需要輪番修才能轉變成自己固有的觀念。
四、當初以為滿足他的要求,能讓他得到一時的快樂就是菩薩行,還覺得自己很慈悲,事后才深深明白,惟有以智慧來支撐慈悲心,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而智慧來源于何處?那就是要將佛法正見通通轉變成為自己的觀念,依教奉行。看來我再不能水過鴨背(廣東歇后語:形容事后沒留一點痕跡),繼續做聞法漏器了。
五、如何才能從這反復的情緒中走出來呢?八步驟第五步告訴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佛法智慧的關鍵在于解決情緒。用正確認識去觀察生活中的事件,便會發現都與佛法智慧相一致,因而沒必要起情緒。若沒有情緒干擾,處理問題自然會游刃有余。
情緒如潮,升起落下,唯有依教奉行,才能學做情緒的主人!
總結
- 上一篇: 感受六祖禅风:鸿山寺护法团参学广东南华寺
- 下一篇: 微笑如禅,皆不语,皆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