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显法师:极乐世界净土是清净宝所,是目的地,不是化城!
「本經(jīng)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quán)曲,故名正說?!?/p>
有人錯解以為凈土是化城,佛在《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有一個比喻:有個商人帶著一群商隊要去尋寶,路程經(jīng)歷沙漠,非常辛苦,帶頭的領(lǐng)隊就在路途中央,化作了一座暫時的行宮,這叫化城?!富恰沟囊馑际牵捍顺鞘腔没?,不是最究竟的目的地。因為凈土宗的極樂世界在相上看,好像是念佛先到那里再修學(xué)成就,感覺跟化城有一點像,但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果是化城,文殊、普賢不會去,龍樹菩薩是八宗共主,也是求生凈土,他們都到極樂世界去。馬鳴菩薩也是,還有永明延壽大師,智者大師,都是佛門一等一的高僧,他們的境界不是凡人所能達得到的,這些人都到極樂世界去,連多聞第一的阿難也求生凈土,還有舍利弗、目犍連也求生凈土,所以極樂世界不是化城。
《法華經(jīng)》講開權(quán)顯實:「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jīng)?!褂终f:「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諸眾生?!顾曰鞘潜扔餍〕税⒘_漢果。又說「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此事為不可為,就是「不可為此事」倒裝句,這件事情佛不做,所以才講《法華經(jīng)》,喝斥二乘執(zhí)斷滅空,不認自性天真佛,不知道身中就具有如意珠,以為自己窮,所以才當乞丐到他方去乞食。
如意珠印度話叫「摩尼珠」,摩尼珠是你要求什么,只要跟它講就會有,佛經(jīng)上把如意珠比喻成我們的佛性,隨緣應(yīng)物有求必應(yīng),佛性就在各位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大家都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只是眾生不識得,到處輪回。輪回就像乞討一樣,一下到這一家,一下到那一家,一下得人身,一下得天身,一下?lián)Q畜生身,又換到地獄身,永無止息。
凈土根本不是化城,因為化城是虛假的、暫時止住的,在《無量壽經(jīng)》后面就講到:「當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惯@是在別部經(jīng)沒有看到的。又贊嘆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佛中之王,原本佛佛道同沒有所謂高下,「王」是指攝受眾生最廣大,所以稱他為王,是贊嘆的意思,不是有高下之分,絕沒有哪一尊佛管著哪一尊佛,法性平等。這部經(jīng)叫《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平等」沒有高下,從根器上說,最契合眾生根器也可以稱為王。
所以極樂不是化城,化城是暫時的境界,是執(zhí)空的境界,《無量壽經(jīng)》極樂世界是寶所,也就是目的地,可以用《華嚴經(jīng)》來證明,在《普賢菩薩行愿品》,如看不懂可以看清涼國師的《別行疏鈔》。
《行愿品》講:「我既往生彼國已?,F(xiàn)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一切圓滿盡無余」是佛的境界。大家都讀過:「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雇笫笤竿鯃A滿。一切皆圓滿了,就顯示不是小乘,不是化城,不是假的,所得的果報是不生不滅,功不唐捐。凈宗使用的方式,真正讓人意想不到的簡單,「阿彌陀佛」誰不會念,這四個字就能夠讓眾生到達如來的境界,就這四個字能契入不生不滅心,這么簡單,直念去就對了。夏蓮居居士說:「但只老實念。不必問如何」。很多人都看輕凈土法門,其實有些凈宗的祖師起初也藐視過凈土,蕅益大師就說:早年的時候自己「宗乘自負」,覺得自己是宗門的巨匠,覺得自己可以開悟,可以明心見性,是大根器,所以宗乘自負。「妄謂持名。曲為中下?!挂詾槌置罘鹗侵邢赂诵薜模砸裁暌曔^凈土。
如果不了解,不要去輕視凈土宗及持名念佛的方式,那方法真的很奇妙,蕅益大師明白以后,贊嘆說:「此乃諸佛所行境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不是九法界的眾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所能理解的。我們不了解,用就對了,如果想了解,就要看《無量壽經(jīng)》深入大乘,要真正了解,最重要是要修行,不然只是文字學(xué)人、知解宗徒,是沒有用的。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悟显法师:极乐世界净土是清净宝所,是目的地,不是化城!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悟道法师:坏事干多了,所以遭这样的果报,
- 下一篇: 感恩准提菩萨送给我一个可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