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的人才不会折福
現(xiàn)在的物質(zhì)文明很發(fā)達(dá),很多人都沉迷在物質(zhì)的享受里,生活越來越奢侈浪費,這并不是一個好現(xiàn)象。
諸君必須明白我們今生所享用的東西,無一不是前生種福所感的果報。過分享福和盡情享樂的后果是可怕的。所以古代有一首詩告訴我們在富足時常要為貧困設(shè)想:
‘處世持家年復(fù)年,總須慮后更思前。
有錢常想無錢日,莫待無錢想有錢。’
宋代的高僧法演禪師說得好:‘福不可以享受到盡頭,假如福享受盡了,幸福和快樂的泉源就會枯竭!’所以,要好好愛惜我們的福,絕不暴殄天物或丟棄任何能用的東西。例如:我們絕不剩過多的飯菜。每餐都不可在碗里留下飯粒。吃剩下的飯菜寧可留到下一餐食用,千萬不可吃得過飽。吃得過飽和丟棄食物都是折福。吃得過飽不但傷胃,而且損壽致病。人的胃像氣球一樣,氣球的氣打得飽飽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把氣放掉,那氣球的彈性就會喪失了。同樣的道理,經(jīng)常吃得過飽的人胃一定很差,他的消化能力一定不好。況且吃得過飽或者在肚子還沒餓以前就吃東西,他一定無法感受食物的美味。
不但飲食方面要惜福,其他日常衣著和用具也都要惜福。不要看到東西就想買。因為如果買的東西不實用,再便宜也是一種浪費。買東西也不是便宜的就好,要考慮到東西的價錢和品質(zhì)耐用是否恰當(dāng)。
同時要敬惜字紙,不要隨便或丟棄字紙。關(guān)于愛惜字紙的因果,請詳閱惜字征驗錄。
總而言之,要時時養(yǎng)成敬事惜物的心。下面是一個惜福的感人故事:
有一位日本青年,名叫中島光藏,他為了學(xué)習(xí)雕刻佛像,就去拜訪日本優(yōu)秀的雕刻家高村東云,想拜高村東云為師。
高村東云只教他到井邊學(xué)習(xí)汲水,并沒有對他說什么話。但他看了中島光藏的汲水動作以后,就破口大罵,叫中島光藏回去,不要學(xué)雕刻了。其余的弟子看到中島光藏那副可憐的樣子,就留他住宿一夜。半夜時,中島光藏被人叫醒,帶去見高村東云,高村東云溫和地對他說:
‘白天我聲罵你,你大概不知道我罵你的原因吧,現(xiàn)在我解釋給你聽。
佛像是神圣的東西,因此雕刻佛像的人絕對不能沒有一顆虔誠高尚的心。雖然水不怎么值錢,可是你卻不能隨便加以浪費。我看你汲水的時候,水潑到地上,你都毫不在意。一個把東西糟蹋而不知反省的人,怎能刻佛像呢?’
聽完了這一番話,中島光藏深受感動,痛改前非。高村東云看他還是可造就之材,乃準(zhǔn)許他投入門下。后來中島光藏也成為有名的雕刻家,大家都叫他‘高村光云’,他與他師父只差一個字而已。(見英凱譯禪語百選)
諸君假如想明白惜福和奢侈的感應(yīng)故事,請參閱崇儉篇。
總結(jié)
- 上一篇: 忏悔,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
- 下一篇: 忽视你内心的小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