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科幻巨著 “基地三部曲”推荐
阿西莫夫科幻巨著 “基地三部曲”推薦
眾所周知,艾薩克·阿西莫夫,是一位俄裔美籍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他的作品涉及諸多方面,可以說是一位全知全能的作家。而“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帝國系列”可以說是其作品中最經典也是最重要的。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就源自于此。 
 而“基地系列”一共有七本,即《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基地前奏》《邁向基地》《基地邊緣》《基地與帝國》,因此也被稱之為“基地七部曲”。而七部曲中的前三部,即為“基地三部曲”,為科幻史上的不朽神作。 
  
 小說背景:在人類發明的機器人的幫助下,星際殖民技術快速發展,人類不斷登上一個個星球,并隨著星球改造技術的發展,講勢力擴展到整個銀河。在經過漫長的星際戰亂和征服后,人類最終建立起一個橫跨整個銀河和大帝國,而本系列的故事即發生在帝國建立起的第12000年后。 
 內容簡介:1、《基地》 
 著名心理學家哈里·謝頓做出大膽預言,銀河帝國即將分崩離析,并著手建立一個人類文明的精華,試圖將人類文明在亂世中保存下來,以幫助快速建立新的政權,將其預言的30000年亂世縮短到1000年。為此,他在銀河的“兩極”建立了兩個“基地”。在謝頓的語言中,基地將在未來的1000年中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才能最終重建人類文明的輝煌,并將這些困難稱之為“謝頓危機”。本書就講了其中一個基地,“第一基地”所遇到的前三個危機。 
  
 2、《基地與帝國》 
 基地已經順利度過了三個危機,而此時的帝國已經臨近覆滅,但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帝國的實力仍然不是基地所能抗衡的。在帝國最后一位強大的將軍的帶領下,帝國對“基地”發起了攻擊。然而實力,不是決定結果的唯一因素,內部因素往往更加重要。艦隊最終被召回,帝國最后一次掙扎落下帷幕,歷史不斷向前。然而謝頓的計劃和他的心理史學(一門以統計學為基礎,預測未來的數學)也無法排除意外,即個人因素。一個人,變異的人,改變了一切,打敗了“基地”,謝頓計劃似乎失敗了,這時人們想起了從未露面的“第二基地”。 
  
 3、《第二基地》 
 “第一基地”的人們在尋找“第二基地”,變異人“騾”亦在尋找。誰先找到就意味著那一方的勝利,至少人們是這么想的。兩方人馬在星際間航行,試圖破解謝頓幾百年前留下的謎語,“銀河的另一端”,他們遇到種種情況,眼看“騾”的艦隊即將摧毀“第二基地”,漫長的蠻荒時代即將來臨,“騾”卻改變了,準確的說是被改變了,被“第二基地”改變了。“第一基地”得以重建,然而人總是對強大和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并企圖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中。“第一基地”決議消滅“第二基地”,一直默默準備著,直到他們找到“第二基地”,突然爆發。他們利用最新的技術克制并消滅了一些“第二基地”的人員,卻不想這其實只是“第二基地”故意為之,謝頓的一句“銀河的另一端”其實并未被破解。 
  
 本人感受:“基地三部曲”不愧為科幻經典,阿西莫夫不愧為一代科幻巨頭,基地系列無論是劇情,還是描寫,還是背景架構,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在全系列所有的故事中,都似乎有一種力量在維持著歷史發展的軌跡,這其實就是本書的主旨。雖然看似每一次危機都是由個人英雄來化解,但其實又不然。正如作者設定的貫穿整個系列的一門數學科學“心理史學”一樣,歷史是由人類整體所創造的,個人僅僅起到了臨門一腳的作用。“心理史學”之所以不能適用于個人,不是因為個人能改變歷史,而是因為歷史是群體創造的,受單個個體的影響甚微。一件事你不做也會有他來做,歷史不會因為多了一個人,或者少了一個人而偏離原來的軌跡。當然我認為書中的各種人物,仍然是故事的核心和亮點,各種對話和人物之間的對弈讓人難以自拔,這也是作者筆力和思想的體現。 
 總之,“基地三部曲”我認為是任何一個科幻迷都必讀的神作,也是科幻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強力推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阿西莫夫科幻巨著 “基地三部曲”推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阿里云服务器永久性修改主机名方法
 - 下一篇: JErasure库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