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日记-《银河帝国》第一本‘基地’读后感-20201109
個人日記-《銀河帝國》第一本‘基地’讀后感-20201109
之前,分享過《銀河帝國》系列第8本書的讀后感,這幾天讀完了第一本,因為本系列共分為三個部分,所以跳著看其實也沒有多大問題,在阿西莫夫所在時代,是一個科技全面發展的時代,人們總能發明新的東西,比如電話,電腦和核能。一切看起來是那么欣欣向榮,在那樣時代背景下 ,當代的小說家即受益于當時的時代,可能也被當時的時代所限制。那么作為阿西莫夫開山之作的第一本,它又帶給我們什么呢。
(1)故事梗概
在未來,人類遍布銀河的各個角落,地球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的生存了,但是整個銀河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府管轄,人們稱它“帝國”,因為管轄整個銀河,又是帝國,所以這可能是書名的由來。
帝國已經運行了很多很多年,幾乎沒有出現過什么大的危機,這個時候,一個自稱“謝頓”的人,開發了一個學科叫“心理史學家”,專門研究人民群眾的心理,來預測未來的事,這不預測還好,一預測就發現大事不好了-帝國即將迎來毀滅,毀滅之后人民群眾會陷入戰亂時代,就有點像中國戰國時代一樣。
帝國的人知道后,就問謝頓應對危機的辦法。謝頓說:這阻止是阻止不了,不過可以縮短戰亂時代的時間,恰好這有幾個視頻,等時候到了,自然會告訴你們應該怎么做。這就有點像三國演義里諸葛孔明給別人的錦囊,到時候打開就知道咋做了,謝頓為了防萬一,還建立了一個組織稱之為“基地”,專門應對危機。
就這樣過去了好多年,在謝頓死后,人們漸漸就忘了這件事,結果危機來了,第一本書共兩次危機,每一次危機都是貴族想要造反,然后被基地的人打敗,每打敗一次,謝頓都會跳出來一次,說你看預測的對吧,危機真來了,這就有點像俄羅斯套娃一樣,每次拿出一個娃娃,你會發現下面還有一層。
(2)心理史學家
在這本書里,應該是第一次聽說心理史學家這個詞,或者說第一次聽說將歷史和心理連接起來,用研究人們心理的方式來預測未來。這個想法很有意思,但是也很難實現,首先認為每個個人,可能會有固定的行為和思考方式,但是作為群體,有時候這個群體卻不容易預測,或者說很那預測。
以前有個很有趣的實驗,就是給一群人看一個物品,然后讓他們出價,結果有些人出價高了,有些人出價低了,可以說出價是五花八門,但后來實驗人員發現,如果每次將他們所有人的估計取平均值,就非常接近那個物品的價值,后來稱這個為“群體智慧”。而反例也是比比皆是,最近米國大選也在進行中,整個大選不做過多評論,咱們這群吃瓜群眾,看個熱鬧而已。每次大選前,都會有一些機構做民調,就是"民意調查",你可以想象,就是給你一張表格,問你支持哪位總統啊,有啥看法啊,以下問題同意畫對號,諸如此類,填完后統計下,預測看看這次誰會贏,結果上基本次次打臉,人們根本不愿意在調查問卷中說實話。
以前科學家做過這樣的想象,說假如,從大爆炸之初,就知道了所有原子的行動,那么是不是可以通過計算機,能夠模擬所有原子接下來的行動,由此推算,是不是可以完全預測,接下來所有的事情,包括人的接下來的行動。至少現在的科技,還無法做出這樣的計算機,這件事最后的結果好像被證偽了,因為存在真隨機,信息量呈現幾何增長。總感覺心理史學家好像就在做這樣的事情,估計也就小說中存在這樣的事情。
總結,《銀行帝國》系列共15本書,也正是朋友的推薦才有幸讀到,不過也沒關系,來日方長,慢慢來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个人日记-《银河帝国》第一本‘基地’读后感-20201109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夜神模拟器连接loaclhost
- 下一篇: 遭七旬叔公欺负长达八年 17岁女孩怀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