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京东应急供应链是怎样构建的?
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并不陌生。以這些技術為載體的新基建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底座”,它更大的價值在于承載眾多新模式、新業態、新服務。從自身平臺屬性出發,京東對新基建的理解可謂見微知著。在京東看來,新基建的核心要素是以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為載體,是讓數字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充分融合,不僅成為一種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也成為一種重塑供應鏈、物流效率的生產方式。
2020一場突發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和城市的節奏;也將我們再一次拉回到企業如何應對危機事件的課題中。
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管理體系涉及預防、監測預警、救治救援、物資保障、事后恢復等多方面工作,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都很強的特點。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是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
京東智能供應鏈所具備的出色柔性、彈性,以及智能物流的扎實布局,在抗擊疫情中彰顯出了顯著優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京東智能供應鏈平臺在抗“疫”場景下的實踐與應用。
京東智能供應鏈平臺抗“疫”場景的實踐
— 京東云與AI人工智能平臺部高級產品經理??周澍?—
京東智能供應鏈的發展
京東于2004年正式涉足電商領域,業務已涉及零售、數字科技、物流、技術服務、健康、保險、物流地產、云計算、AI等領域并覆蓋了海外市場,其中核心業務為零售、數字科技、物流、技術服務四大板塊。京東零售集團堅持“以信賴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創造”的經營理念,持續創新,不斷為用戶和合作伙伴創造價值。截至目前,京東零售集團擁有3億多活躍用戶,致力于在不同的消費場景和連接終端上,通過強大的供應鏈、數據、技術以及營銷能力,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為客戶提供最適合他們的產品和服務。
?
全品類的服務對供應鏈管理的彈性和復雜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京東也是在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六大物流網絡的供應鏈企業,同時結合云與AI的能力,也是在整體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上一直在快速發展。通過不斷將大數據、云計算、智能設備等技術和產品應用于六大物流網絡,京東物流正在打造一個從產品銷量分析預測,到入庫出庫、再到運輸配送各個環節無所不包,綜合效率最優、依靠科學算法的智能供應鏈服務系統。也正是依靠智能化供應鏈管理進行輔助,我們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超過700個大型倉庫,運營了25個大型智能物流中心“亞洲一號”,倉儲設施面積超過1690萬平方米,已經實現大件和中小件中國大陸行政區縣全覆蓋,自營配送服務覆蓋全國99%的人口,90%以上的訂單24小時送達,將物流成本(對比社會化物流)降低50%以上,流通效率(對比社會化流通)提升70%以上。
京東智能供應鏈已為合作伙伴和入駐商家提供了非常相當具有競爭力的經濟效益。例如,很多的KA企業在與京東聯合銷售預測項目,尤其對于企業商品在京東618與11.11這兩個關鍵節點有顯著的幫助,預測準確率從商家原本的45%提升到85%,甚至一些頭部企業可以到90%以上;線上有貨率從73%提升到95%;供應速度從過去的5-8天縮短到2-3天。
智能供應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智能供應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以構建全新的“智能供應鏈生態系統”理念為指導,以分層的思想進行設計,從基礎資源、能力支撐、應用生態三個層面進行平臺架構設計,形成“三三三”總體框架,即,
聚焦三大基礎資源:算力、數據、算法;
集成三大核心能力:工具、服務、組間;
面向三大應用場景:生產、流通、消費。
在?“三三三”?整體框架下,平臺建設內容不僅涵基礎資源和設施,同時包括了京東積累多年的供應鏈系統開發經驗、高效可靠的開發組件,豐富的人工智能算法庫及定制化模型工具服務等。同時,依托生態創新理念,京東吸引和鼓勵科技企業在組件化模塊化工具基礎上圍繞平臺構建豐富的場景應用,覆蓋供應鏈全流程的核心環節,實現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多流合一的目的,助力供應鏈相關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及業務創新,全面提升供應鏈效率水平。
賦能三大應用場景,促進智能供應鏈的生態繁榮
基于基礎資源和核心能力,智能供應鏈平臺將為現代供應鏈三大應用場景(生產、流通、消費)賦予三類智慧(可視化、可感知、可調節)。
?
其中,物聯網是現代供應鏈可視化的最佳解決方案,物物相連,將實物數據化、信息化和網絡化,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可以構建信息流與實物流之間的緊密對應關系,透過物聯網看到真實供應鏈;人工智能是供應鏈可感知的最佳解決方案,因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大數據決策、云計算服務和機器學習算法,讓我們能夠感知供應鏈上的規律與變化;區塊鏈則是現代供應鏈可調節的最佳解決方案,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解決了供應鏈的剛性約束,讓合作方快速建立信任,無需浪費時間進行低效博弈,引導合作方之間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如何與其它供應鏈比拼成本和效率,為最終客戶提供最優的產品和服務上,從而讓現代供應鏈具備了動態調節能力。
?
三類智慧(可視化、可感知、可調節)的創新應用完整覆蓋了供應鏈上下游,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產品的創意選擇、設計、研發、生產、定價、選品、庫存管理、倉儲策略與配送優化,再到商品的營銷、交易和售后服務。如下圖所示:
1
智能生產
供應鏈的概念是從擴大生產概念發展來的,而生產環節則是供應鏈概念的核心。在智能生產領域,主要圍繞客戶及市場需求,通過互聯網數字化信息技術及商業模式的變革來實現生產環節的價值再造。
京東智能供應鏈平臺提供模塊化服務,實現創意、設計、研發、制造、定價五類場景的智能化。以標準化模塊為基礎,以應變型模塊來響應復雜的定制化、個性化需求,從而確定適用型的智能生產模塊。
1)創意
依托網絡化和數字化的資源優勢,與全球的創意機構和個人進行互動,形成用戶需求與全球資源的高效對接,通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有效利用消費者的行為和喜好數據,搭建消費者喜好趨勢模型,讓短時間內生產出高質量的創意成為可能,由此設計產品,并以“互聯網+預訂”形式進行生產與銷售。?
2)制造
目前人工智能在制造領域的應用主要有視覺缺陷檢測、機器人視覺定位、故障預測及工業機器人。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可以取代傳統制造環節原有的大量人工成本投入,機器學習技術則完全可以讓人力從低附加值的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有效保障制造流程的輸出和質量。
?
3)定價
AI助力智能定價,在獲取、分析、利用產品相關海量數據的基礎上,給出在不同時間的價格動態調整建議。大多數企業往往是根據經驗進行調整,很大程度上是無法保證定價策略的最優化和穩定性。利用深度學習技術,結合商品銷量數據,可以給到商家定價建議,幫助商家做出最優的定價策略。
2
智能流通
在智能流通方面,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為供應鏈流通助力,京東智能供應鏈平臺能夠實現預測采購、協調倉儲、優化配送和智能供應鏈金融四類智能化。
1)采購
運營采購的日常工作中,20%的時間在處理采購訂單,80%的時間在和計劃管理、供應商和物流商溝通協調發貨安排。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銷量預測的準確性不斷提高,智能自動化的變革開始向采購側傳遞,對傳統采購人員的計劃管理、供應商篩選、商務談判等流程能夠進行提效及替代。在未來10-15年,高頻采購交易將會大規模被自動化替代,同時依托人工智能的推薦方案,采購決策的效率和合理性將大幅提升。
?
2)倉儲
智能倉儲系統能夠對倉庫中的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盤點等各個作業環節的數據進行自動化采集,從而保證倉庫管理各個環節數據輸入的速度和準確性。智能倉儲支持全國無人倉每日800w數據量的流式加工處理和數據建模,由于采用成熟的HDFS分布式存儲框架和Spark分布式計算框架,以Kafka作為消息和數據管道系統,具有很大的柔性,資源可以根據數據規模和計算規模橫向拓展應對不斷增長的數據和計算需求。
?
3)供應鏈金融
主要是打造企業、個人的風控模型依托生物識別技術,核對操作者信息,確認身份。通過標示用戶的各種特征,我們能進行多維度識別網絡攻擊行為、機器人行為,甚至模擬用戶真實操作等異常行為。
零售行業的海量數據信息流通,為大數據和算法模型搭建了良好的融合助力基礎,機器學習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可以更加有效地挖掘數據價值,助力零售行業的多邊市場繁榮。
3
智能消費
消費環節是供應鏈的驅動源頭,將消費場景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京東智能供應鏈平臺能夠實現三類智能化:精準營銷、智能交易、售后服務智能化。
1)營銷
無論線上或線下,精準營銷都需要對市場進行深入的分析,市場分析的結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營銷的方向。AI在零售市場分析主要是從人、貨、場、時間四個維度進行分析,讓零售行業從人找貨,變為貨找人,利用機器學習和用戶洞察能力,可將商品的推薦進行得更為精準。
?
2)售后
售后環節中,貨款和貨物的逆向流程是最考驗線上線下協同能力的方面,也是對供應鏈能力要求度最高的地方,而且如果整個流程處理不當,不僅會損害消費者的權益,也會造成企業負擔的增加。針對整個流程的AI賦能,京東智能供應鏈平臺通過有效解決多節點業務痛點,打造并輸出智能化售后解決方案,京東智能供應鏈平臺的主要實踐點也是智能客服和機器人外呼回訪。
抗“疫”場景實踐
1
技術驅動,創新抗疫新模式
運用技術能力為抗疫保駕護航,是京東此次抗疫援助的一大發力點。1月29日,京東云與AI事業部推出應急資源信息發布平臺、智能疫情助理、云視頻會議服務、線上課堂與編程課程等多項免費產品服務,助力企業公眾抗擊疫情;從2月1日開始,協助政府搭建起“疫情人群分析系統”,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預判疫情高危人群分布等;同期,京東也推出了推出智能外呼機器人、疫情問詢機器人、京東良研問卷小程序等社區智能防疫產品……
數據顯示,京東在全國各地落地應急資源信息發布平臺,上線半個多月時間即幫助湖北、武漢及其他疫情波及地區供應醫療類、消毒類、生活類等各類救援物資超過6.6億件,其中藥品超過4億盒、口罩達1.5億只。
2
應急資源信息發布平臺
京東作為商品主要交易通道,匯聚了眾多衛生供應鏈資源,在疫情暴發期間第一時間整合技術資源與供應商資源,推出“應急資源信息發布平臺”,致力于幫助政府和醫療機構實現物資供求信息的精準對接,快速聯動供應鏈各環節,提升整體供應鏈效率,緩解疫情壓力。“應急資源信息發布平臺”向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免費開放,可以通過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打開小程序,點擊登錄注冊,待認證審核通過,便可使用平臺相應功能。如有信息發布需求,可根據“物資需求”或“物資資源”頁面提示,依次填寫資源類型、應急物資品種、應急物資數量、合作地區信息等資料,平臺便可利用AI技術進行智能搜索匹配,從而促成需求方和提供方的應急溝通。應急資源信息發布平臺,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構建的智能供應鏈產業生態,不僅可以提升產業資源配置能力、協同能力及服務支撐能力,還能讓需求方便捷享受“好產品”“好價格”“好服務”“好體驗”,在遏制疫情蔓延的同時,也不斷探索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的新路徑。
3
“智能無接觸式服務”應用
“京東智能溫感篩查系統”和口罩識別技術,作為員工安全的一道屏障,形成了一套復工解決方案,全力保障廣大員工的安全。目前國內很多城市迎來了復工潮,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如何實現安全平穩有序開工,盡快恢復正常生產,成為每個企業將要面臨的考驗。2月24日,研發團隊開放了一套口罩識別算法,實時檢測人群口罩佩戴情況,識別準確率超過99.5%,切實做好防疫監督,全力保障員工安全復工。
?
目前,我們也免費開放口罩識別技術,可通過京東人工智能開放平臺NeuHub(ai.jd.com)上免費調用。通過API接口方式低成本標準化對接,可快速應用于社區、企事業單位樓宇、醫療機構以及其他公共場所等地,實現對人員口罩佩戴情況的實時檢測,并協助管理人員現場管理,極大地提升了防控效率,保障了員工的安全。
點擊【閱讀原文】可獲取更多課程視頻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看看京东应急供应链是怎样构建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018年Android源码下载记录
- 下一篇: 网易数据湖探索与实践-范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