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教程-新手必看(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滑雪教程-新手必看(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滑雪教程-新手必
熱水器看馬上就是滑雪季
電器節了,我非常喜歡這項
產品運動,去年玩了一個雪
電器車會很多朋友也有同好
熱水器會很多朋友也有同好,就把我去年看的一些有關滑雪的教程發上來,希望能對愛好者們能有幫助。當然,其中不乏有些教條的東西(我覺著),不過先看看,然后再理論結合實踐還是會有幫助的。 節選自《高山滑雪》,作者:老虎牙醫,整理:西犸 第一節 自己滑雪水平的確認及練習內容 無論是有一定水平和經驗的滑雪者,還是初滑者,對自己 的滑雪水平能力如何?屬于滑雪者中的什么程度?再提高水平應 如何練?怎樣練才能提高得更快?這些問題都是經常遇到的,下 面圍繞以上問題簡單進行說明。 一、首先讓我們來確認一下自己在娛樂滑雪中的水平是屬于 什么程度。娛樂滑雪的水平一般可分為四級,即:初學、初級、 中級、高級。具備了什么水平,屬于哪個級別呢?下面看一下 如下十個層次后,請對號入座。 ①沒有穿過雪鞋、雪板。 ②尚不能直線滑行。 ②能直線滑行但不會停止。 ④在直滑降中會停止。 ⑥掌握了犁式轉彎技術。 ⑧在緩坡上會半犁式轉彎。 ⑦在緩坡上會雙板平行轉彎 ⑧在中坡上會雙板平行轉彎。 ⑨能在無雪包的陡坡上滑行。 ⑩能在有雪包的陡坡上滑行。 (一)初學者:初學者的水平為①。 (二)初 級:掌握了①一⑥的技術動作 (三)中 級:掌握了④一⑦的技術動作 (四)高 級:能完成⑦一⑩的內容。 二、通過如上層次的對照,我們已清楚自已是什么水平 了。下表就是娛樂滑雪者不同層次者應練習的內容。 (表內容見跟貼圖片) 三、循序漸進練習具體內容 ①從低速到中高速 ②從緩坡到中、陡坡 ②從簡單動作列復雜動作 ④從粗略掌握到準確掌握 ⑤從大動作到小動作 ⑥從較緩慢動作到快速動作 ⑦從淺弧到深弧 ⑧從平坦雪面列末平整場地 ⑨從淺雪到深雪 ⑩從輕雪到重雪 ⑾從軟雪到硬雪 ⑿軟雪到硬雪 --------------------------------------- 第二節 基本知識 第二節 基本知識 一、雪板、雪鞋的認識 現代競技滑雪大體上分為三大項。第一大項為北歐滑雪項目,包括越野滑雪和跳臺滑雪。第二大項為高山滑雪(也稱阿爾卑斯滑雪),其中包括:回轉、大回轉、超級大回轉、速降和高山全能。第三大項為自由式滑雪,包括: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雪上芭蕾三個項目。 雪板、雪鞋大致可分為高山、跳臺、越野三類,自由式滑雪的雪板外型大致同高山板(見圖二-1)。A類的雪板、雪鞋是跳臺滑雪用。B類的雪板、雪鞋是高山滑雪用。C類是越野滑雪用板和鞋。 二、雪鞋的穿脫 雪鞋的作用具有保暖、保護作用。雪鞋一般分為內靴和外殼。外殼一般是用硬塑料制成,內靴一般是起保護功能的柔軟的海綿、尼龍制成。 做為一般滑雪者來說,雪鞋合適與否比雪板的選擇更重要。做為娛樂性滑雪大體是指高山滑雪而言。滑雪鞋的鞋腰的高度、前傾角度、踝關節的可動范圍因項目的不同而不同。做為高山滑雪愛好者對鞋的要求是合腳、保暖輕便、易穿脫就可以了。 高山滑雪鞋的穿法是: (一)打開鞋腰及鞍面上的卡子。 (二)穿上鞋后。用腳跟著地用力踩實 (三)從鞋面前部開始依次扣緊夾子,緊度適中,站起來后應無有過緊、過松的感覺,如有過緊、過松時,可適當調節一下,穿上高山滑雪鞋,踝關節只能進行微小運動。 競賽用高山滑雪鞋除了用夾子調節松緊之外,還可以通過鞋的裝置來微調鞋的肥瘦、長短及鞋腰的傾角度。 三、脫離器的功能和使用 脫離器是固定在雪板上用來夾卡雪鞋的裝置。由于現代脫落器具有自動脫落功能,也就是滑雪者摔倒或向某一方向用力過大時,脫離器便會使雪板與雪鞋分離,這就有效地保護滑雪者的安全。一般滑雪者對脫離器的要求應該是:安全性能好,強度可調節,穿脫方便。具有自動脫離功能的脫離器可以向三個方向自行脫落,既可以向上脫落(后跟卡子打開)。也可以向左或向右(腳尖部分改變方向)。脫離器上一般還裝有使雪板與雪鞋脫離后,雪板不能自行滑下的止雪器(俗稱雪扒).這就防止脫離后的雪板自行滑下山坡。 脫離器各部分強度調節如何,對保證滑雪者的安全有直接關系。調節得太緊,即使摔倒后也很難脫離.太松則稍一用力就會脫離,做為初學者應請教有關人員,把強度調到適中的位置,以保證滑行者的安全 脫離器的使用方法也就是通過脫離器的夾卡作用把鞋固定在雪板上的方法。使用是先固定一只腳后再固定另一只腳。方法是: (一)把兩雪板相距20-30厘米,平行放于地面,把脫離器后部的夾子壓板抬起。 (二)清除雪鞋底上的雪后抬起腳后跟。先用鞋尖對正靠準前部固定器后并把后腳跟也對正后部壓板并用力踩下。 (三)固定好一只雪板后,用雪杖協助再固定另一只雪板。在山坡上進行固定時應把兩板橫對斜坡放置。先固定山坡上側的雪板再固定山下側的雪板。 四、雪杖的提法 雪杖的作用是滑雪者握在手中用于支撐前進,控制平衡,引導變向等作用。現代雪杖是用鋁合金或玻璃鋼制成的,雪杖分為杖桿、握革、握把、杖尖和雪輪幾部分。 雪杖的握法是:手背朝上,由下向上穿過握革,手心朝下連同握革根部及握把同時握住(圖二-3)。 五、雪板的攜帶 滑雪場地滑雪者很多,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的傷害事故和為了攜帶雪板的省力、方便,走稍長距離一般都采用肩扛雪板的方法。做法是(圖二-4): (一)兩雪板底面相對,平扛在肩上,板尖朝前,脫離器在肩的后部。 (二)一只手握住雪板前部,另一手握雙雪杖,雪杖還可起到支撐作用。 (三)在肩扛雪板走動時,要注意板尾、板尖不要傷人。 ------------------------------------ 第三節 基礎技術 一、級緩披上的滑行 在高山滑雪中,一般把雪坡分為如下五種: 第一種:級緩坡(坡度為5度以下) 第二種:緩坡(坡度為5-10度) 第三種:中坡(坡度為10-20度) 第四種:陡坡(坡度為20-30度) 第五種:綜合坡(含有多種不同坡度) 在級緩坡上的滑行就是指在5度以下的雪坡上的練習.在級緩坡上通過雪上行走、推進滑行、一步滑行和利用小的慣性等來了解雪性和體會雪板、雪鞋的特點。并逐步適應、體會滑雪的特殊滑行感覺和平衡感覺。 (一)雪上行走 穿上雪鞋、固定好雪板后,首先應該進行雪上行走的練習。這里所說的雪上行走是指如同走路一樣。但雪板不離雪而是用板底擦雪面向前滑走,給人的感覺應是邊走、邊滑、邊用雪杖支撐著前進 動作要領 雪上行走時上體直立稍前傾,重心適當前移。雪板底不離雪面,邊支撐、邊滑邊走,用雪杖支撐時不是雙杖同時推進.而是依次如同擺臂動作相仿的用杖支撐推動。杖尖支撐雪面的位置應是在平行于對側腳的后跟部位,向前邁腳時重心要隨之前移。 (二)推進滑行 推進滑行即可在平地也可在緩坡上進行。推進滑行時雙板平行稍分開,稍屈膝,用雙雪杖同時支撐前進 動作要領 (1)保持微屈膝,上體前傾,雙雪杖同時向前擺動,雪杖尖在體前方著雪。 (2)膝與上體加大前傾,雙臂用力向后用杖支撐。 (3)-(4)雪杖充分后撐,肘臂伸直,重心下降,保持滑行姿勢滑進。 (5)收雪杖時重心升起,準備第二次撐杖。 (三)蹬冰式滑行 通過前兩項的練習,對雪上行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受后,可以學習一種常用的滑雪基礎技術,蹬冰式滑行技術 動作要領 (1)上體稍前傾,膝關節微屈,雙板平行與肩同寬,兩臂自然彎曲,杖尖在身體側后方。 (2)左側板與前進方向呈45度角,大腿用力向側后方蹬出。 (3)左腳蹬伸結束后,雪板抬離雪面,重心落在右側腿上向前方滑行,同時將左腳收回。 (4)右側腳蹬伸時,動作與左側腳相同。 注意練習該技術時,重心一定要落在蹬動腳上,然后隨著向側后方的蹬伸,重心逐漸移到另一側腿上。 二、登披 登坡是指滑雪者穿著雪板登上山坡的技術動作,登坡因技術水平、雪質、坡度的大小和滑雪者自身情況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登坡方法。 登坡從雪痕上可以分為直登坡、斜登坡和之字形登坡。 登坡時從雪板的形狀上又可分為雙板平行(階梯式登坡)和雪板呈八字形登坡(開腳登坡)。 A為雙板平行直登坡,B為八字形直登坡,C為雙板平行之字形登坡示意圖。 (一)雙板平行登坡(階梯式登坡) 雙板平行登坡可適用于各種坡面,登坡者側對垂直落下線,一邊用雪杖協助一邊蹬坡,雙板平行登坡可直登坡也可用于斜登坡。 動作要領 (1)的動作向上邁出的板步幅不要太大。邁動時保持雙板平行,重心隨之向上移動,可用杖協助支撐。 (2)用山上側板外刃刻住雪面后重心全部移到山上側腿上.接著山下側腿向山上側腿靠攏,并用內刃刻住雪面。 (3)山下側板內刃刻住雪面后,再進行第二步的登行。 (二)八字形登坡 八字形登坡一般用于緩、中坡,登坡者面對登坡方向,垂直向上登行(圖二-9)。 動作要領 面對山坡,用兩板內刃刻住雪面,身體前傾,向前上方依次邁出雪板。步子不宜過 大,防止板尾交叉。邁出側雪板的雷杖協助支撐,雪杖可用手握住握把的頭。手腳及重心配合一致。在向上登坡時重要的是板內刃刻住雪面和重心的移動。 三、原地變向 原地變向是指滑雪者在平地或坡面上處于靜止狀態的改變方向。初學者只有掌握了 原地改變方向之后才能比較自如地進行各種練習。原地改變方向的方法很多,既有板尾、板尖依次移動展開,逐步改變方向的方法,也有一次能完成較大角度的變向,還有原地跳躍變向。在這里主要介紹一下板尾、板尖依次移動改變方向和180度變向的方法。 (一)板尖、尾展開變向 板尖展開變向和板尾開變向運用于較平坦的雪面。這兩種變向方法很相近,也有把這兩種變向方法稱為原地踏步變向 動作要領 無論板尖展開變向還是板尾展開變向都要注意雪杖的位置,板尖展開變向時雪杖支撐位置應在體后,而板尾展開變向時雪杖支撐位置應在體前。雪板展開距離不易過大,隨著對雪板的適應再逐漸加大展開的距離。在展開雪板時,體重要明顯地放在支撐腿上,體重的移動要快。 (二)180度變向 該變向多用于中陡坡,因一次變向可轉180度。所以該技術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180度變向的特點是變向速度快。 該變向動作還可分為前轉180度變向和后轉180度變向。把前轉180度變向動作由結束部分依次向開始部分相反進行,即為后轉180度變向。下面介紹一下前轉180度變向的動作(圖二-12)。 動作要領 (1)雙板平行站立,兩杖在體前支撐。 (2)右腿支撐體重左板向前抬起直立,雙杖在體側支撐。 (3)(4)(5)上體左轉的同時直立的左板以板尾為中心向左側下方轉并著地。 (6)在放左板的同時,左雪杖移至右板外側支撐。 (7)重心移至左腿,右板和右雪杖抬起移向與左板平行同一方向。 (8)兩雪杖支撐在體前側。 四、停止法 初學者在坡上滑下一般都可能是越滑越快,若坡下是平地或是上坡,對初學者都是最理想的場地。即使是較理想的場地有時也會發生突發事件,此時則要求滑雪者必須立即停止滑行。因此掌握了停止方法無論是對保證自己或是他人的安全,增強對雪板的控制能力,學習其它技術動作都是有益的。 從山上向下滑的關鍵是保持平衡,停止的方法實際是通過增大雪板與雪的摩擦力來對速度進行控制,直至停止。減速或停止是使板與前進方向成一定的角度或完全橫對前進方向的同時,通過增大立刃的程度來加大摩擦力來完成的。 停止的方有很多,下面介紹一種非常簡單的犁式停止法(圖二-13)。 動作要領 (1)在滑降中使雪板成犁式狀態。 (2)重心稍后移,形成稍后坐姿勢的同時兩板尾蹬開,加大立刃,兩板內刃逐漸加大刮雪力量。 (3)逐漸加大板尾向外側的立刃和蹬出力量直至停止。 五、安全摔倒姿勢 (一)安全摔倒及站起 滑雪中,摔倒是不可避免的,這無論是優秀運動員還是初學滑雪者。在摔倒的原因之中既有內因的摔倒也有外因的摔倒,摔倒是造成外傷產生的主要原因,摔倒后的滾動是最危險的。為了有效地防止因摔倒而引起的外傷,對初學滑雪者來說,重要的是掌握安全的摔倒方法及摔倒后站起的方法。 安全摔倒方法是:在失去重心情況下,盡量不掙扎,迅速屈膝降低重心,兩臂自然伸展,臀部向山上側側坐。兩雪板稍舉起,防止滾動狀態發生。在完全停止前勿伸腿使雪板某一部分著雪,保持稍團身姿勢。 摔倒后如何站起來,對初學者也是一個問題。因許多摔倒姿勢并不是可控制的,因而摔倒后頭朝什么方向的都有。怎樣站起來最容易,則要根據場地的情況、雪質情況。情況不同而站起的方法也不同。 在山坡上摔倒后,要站起來首先要弄清自己的頭朝什么方向,然后再移動身體使頭朝山上,雪板朝山下方向,形成側臥狀態。然后是抬起上體形成側坐.收雙板時使雙板橫對山下側并盡量使雙板靠近臀部并用山上側板刃刻注雪面,再用手或雪杖支撐站起(圖二-15)。 (A)是已經比較熟練的滑雪者用撐杖的站起方法。 (B)是初學者摔倒后的站起方法。 (C)是新雪、深雪時摔倒后的站起方法。 (二)危險的摔倒姿勢 在高山滑雪產生的外傷之中,因脫離器調節不良和因危險姿勢摔倒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為了有效地減少外傷的發生,必須認真進行脫離器的調節和盡量杜絕危險摔倒姿勢的出現。可以說危險的摔倒姿勢與外傷緊密相聯,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 摔倒后順勢滾動在球類及陸上項目中可以減小受傷的程度,也是有效方法。但在雪上穿著長長的與身體相垂直的雪板,若摔倒后順勢滾動其后果不堪設想。摔倒后滾動是最危險的動作,必須堅決避免。 如也是幾種危險的摔倒姿勢。 (1)正對山下方向或前方,以膝觸地,易造成膝部的扭傷。 (2)摔倒后雪板交叉,稍有滾動則可造成扭傷或骨折。 (3)雖是摔倒,若在山坡上也不會停止滑行,有時會產生撞傷。 (4)向山下滑速度較快,要摔倒前用雪杖在前方支撐,力圖停止,也是非常危險的動作。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滑雪教程-新手必看(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题解】 [SCOI2012]滑雪
- 下一篇: 三极管 NPN 开关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