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所见之境,不可欢喜怖畏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念佛所见之境,不可欢喜怖畏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念佛所見之境,惡境不可怖畏,但攝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歡喜,但攝心正念,必有所得。謂業消智朗,然有淺有深,不可即生滿足想。攝心正念,善境或愈顯,或即泯,切勿以為念。
但使念不離佛,佛不離念即已。見善境,心地清涼,了無躁妄取著之心,亦不必定是入定。此是了知唯心所現,不是對境無心。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謂此如子憶母之念,即是最上方便,不假借其余之方便。汝誤將不取著,認為掃蕩,故有此與建立相反。如子憶母,何可謂之掃蕩?圣境若現,知屬唯心,取著則非唯心矣。以初心一見圣境,多多不知唯心,故生取著。一生取著,則不是得少為足,便是著魔發狂。故經云:不作圣心,謂己已證,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著魔發狂。汝是一不洞事之癡漢,何可將平日用功,與臨終地獄相現之著力哀懇相比喻。如孝子平日思親,雖極懇切,斷不可如親已死之哀痛不顧身命也。汝且按事相,志誠懇切修。若說理而心實不通,則無益而有損矣。
境現而勘,汝謂是分別。汝既能見境,勘又何礙?勘者非特起別種法,乃攝心于佛,不令起二念耳。由汝不識勘之事,意謂另有勘之一法,反成分別。念佛人并不是一籠統,無分曉。乃于一切境,如鏡照相,相來即現,相去即無。
汝所說者,通是未著魔而欲著魔之話,非防著魔之話。以汝躁妄心,急欲得此境,故反成障礙也。當此大劫,好不志心念佛,而妄想紛飛,論說空話乎?密宗之危險,殊非筆墨所能宣。祈死守凈土修持,讓他人通通成佛去。祈慧察。
印光大師:;復溫光熹居士書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念佛所见之境,不可欢喜怖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想成为闻法的殊胜“法器”,这三件事不能做
- 下一篇: 印光法师:欲吃素,熟读《文钞》“南浔放生